推動和保障工程項目高品質履約是建筑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作為以電力建設為主要業務的中央企業,隨著企業規模擴充、項目數量增多,管理風險和難度逐漸增大,破解管理鏈條的“中梗阻”、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成為改革發展的痛點和難點。
葛洲壩電力公司黨委認真貫徹落實中國能建《若干意見》和“1466”戰略,切實將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融入企業治理各環節,壓實到項目建設最前線,堅持“干好在建工程就是硬公關”的理念,以政治引領型、共享融合型、人才輩出型、價值創造型“四維”黨建模型,全面提升項目治理能力、管理能力和價值創造能力,加強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競爭優勢和創新優勢。
基本做法
(一)筑牢“政治引領型”思想覺悟,把穩項目發展“主航向”
推動項目發展方向與黨中央總體部署和上級黨委要求同頻共振,是項目高品質履約的根本保障。公司黨委將政治理論學習作為“第一任務”。建立“第一議題”和“業務知識”對照落實動態臺賬,下發月度學習資料包、開設項目講堂、建立項目研學評估和黨建主管月度領學機制,以“一站式”服務推動理論學習與業務淬煉“雙融互促”,保障上級精神落到實處。將傳承紅色基因作為“第一文化”。堅持把黨建文化融入項目治理,總結提煉電力“藏中聯網項目”紅色精神內核,列入黨員年度“必修課”,以“文化上墻”、主題黨日、基層宣講、項目故事會等形式持續推介黨建品牌和文化,引導項目黨支部對標對表,以紅色文化鍛造紅色精品工程。將抓黨建作為黨員領導干部“第一責任”。細化領導抓黨建履職清單,將合同分包、印章管理、資金支付、安全管理等重要事項納入“監督事項”清單,建立領導包保責任機制、新任黨支部書記約談和“大監督”機制,實現對項目黨支部包保、督導、監管全覆蓋。
(二)構建“共享融合型”聯動機制,建強項目黨建“主陣地”
保障項目黨支部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充分發揮,是項目高品質履約的重要前提。公司黨委強化管理聯動完善適應性組織建設。聚焦發揮項目管理效能最大化的目標,出臺《項目黨支部適應性設置及動態管理指導意見》,構建以“一套共享信息作支撐,協同、保障、激勵三項機制為平臺”聯動管理模式,對正式黨員不足3人的項目,成立聯合黨支部,以項目履約成效檢驗組織設置的科學性并進行動態調整。強化指導聯動完善黨支部標準化建設。由“大黨建”部門與業務部門建立項目管理策劃和實施策劃會商指導和新設項目黨建工作交底機制,設置新建項目黨建聯絡員,將人員配備、經費保障、工期節點、風險防控等關鍵要素納入會商重點內容,在推進支部標準化建設中同步保證項目標準化建設,實現公司職能部門與基層單位在新建項目履約上“同題共答”。強化機制聯動壓實黨支部管理職責。將項目黨建管理與企業治理有機結合,理清項目黨支部與其他治理主體權責邊界,實現項目黨支部對招標采購、資金計劃等重大事項的規范前置,建立項目治理“定期培訓、隨機抽查、及時通報、督促整改”的全流程機制,為項目履約建立風險防控屏障。
(三)完善“人才輩出型”培養模式,發揮項目人才“主動性”
培養高素質人才隊伍,激發項目人才活力是項目高品質履約的內生動力。公司黨委將黨務經歷作為干部實踐錘煉的重要平臺,以干部選拔培養長效機制保障人才儲備。分別建立黨支部書記、黨建專責選拔培養制度,下發《黨建人才雙向交流培養方案》,在關鍵崗位、業務骨干中選拔黨建人才入庫管理,推選90余名業務骨干實行“一人一檔”的精細化和動態化管理,既注重黨建素養又考核業務能力,將干部晉升與個人年度黨建考核結果掛鉤,每年至少推薦10名優秀骨干提拔晉升或崗位交流,實現業務骨干主動進入黨務隊伍、黨建人才逐步步入領導崗位。以激勵約束機制激發人才動力。近三年來,共十余名優秀黨支部書記晉升至公司本部履職。制定《黨建專責管理細則和考評細則》,明確考評為優秀的黨建專責,獎勵上一年度工資總額的2%~5%,對從事黨建工作滿兩年且表現優異的項目黨建專責在崗級晉升和崗位選擇上予以傾斜,促進黨務干部用心用情開展黨建工作、推動項目發展。以載體創建為平臺激發人才活力。倒排黨委書記與項目黨支部書記談心談話計劃,實現書記“一對一、面對面”溝通交流全覆蓋,建立直達一線聯絡平臺。出臺《黨員“崗區隊”創建指導意見》《一支部一品牌實施方案》,對個人和集體進行季度性考核通報表彰,為項目黨員干事創業和基層黨支部融合創效提供方向和平臺保障。

(四)強化“價值導向型”考核體系,賦能項目創效“主戰場”
保障項目順利實施,實現效益最大化是項目高品質履約的最終目標。公司黨委堅持以價值創造為導向,構建“大黨建 強黨建”考核體系,以融入項目治理深化價值創造內涵。堅持將黨建工作考核與項目生產經營考核融合推動,修訂《公司黨建工作考核評價辦法和指標體系》,將“安全、質量、進度、技術、隊伍”五個項目建設關鍵點細化分解作為黨建考核指標,賦予20%的分值并列為降檔項進行綜合考量,以項目體量和施工階段為區分進行差異化考核,鼓勵引導全體項目以黨建為引領持續降本增效。以閉環管理機制激發價值創造活力。圍繞項目建設重點和難點,建立項目推進“掛牌督戰”機制,實行對項目建設節點和重要舉措的清單化管理和公開化監督;制定黨建“334”責任清單,明確職能部門及黨支部圍繞項目建設協同創效的工作舉措30項,下發《黨建工作常態化檢查方案》,建立對相關事項的督查督辦機制,有力保障項目黨支部黨建融合創效舉措落地見效。以考核結果運用壓實各級履職責任。建立黨支部、支部所在單位、黨支部書記、黨建專責、黨員“五者聯動”的考核結果運用體系,將支部考核結果與個人考核及績效兌現等緊密掛鉤,五者履職情況相互影響和約束,形成各層級互相監督、黨支部齊抓共管的“大黨建”格局。
實踐成效
首先,項目履約取得新進展。2022年,動態調整53個黨支部,實現對79個項目的黨建管理全覆蓋,黨支部牽頭壓實決策程序、管理職能、重點任務,實現項目黨建達標率超90%和項目安全隱患、風險敞口同比下降24%、42%。以項目管理效能提升為根本,重構決策體系、授權放權事項清單、領導審批流程,優化決策管理事項30%,精簡管理制度20%,有力提升項目建設速度和質量。其中,田西遷改項目再次刷新“田西速度”,提前半年完成全部施工任務,獲上級單位和業主高度認可。原“藏中聯網項目”思政案例入選光明網《最美企業之聲》專欄展播,成為文化賦能項目發展的新標桿。
其次,項目履約展現新作為。近三年,黨建人才與生產經營人才雙向交流達35人,提拔晉升16人,其中9名黨建骨干步入項目經理等關鍵崗位,在激勵和培養機制下,2023年黨建從業人員同比三年前增長46%,為項目履約提供了優質人才保障。黨建骨干以主題黨日等黨建平臺圍繞項目建設提供針對性舉措10余條,為項目高品質履約提供了長遠之策。
再次,項目履約實現新突破。2022年,項目黨支部聚焦考核要點和項目實際,分解任務和責任,將考核壓力傳導至黨員個人。在建項目黨支部以“一支部一品牌”“聯學聯建”等為載體,破解難題114個,難題破解率達97%,辦理暖心實事101件,辦結率達93%,收到表彰通報26份,實現項目營收和利潤同比增長13%、23%。尾工項目黨支部以“崗區隊”“專項行動小組”為載體,推行尾工項目攻堅包保清理機制,尾工項目清理完成率達100%,收回尾款及質保金約5億元,切實以價值創造成效檢驗黨支部履職成效,實現項目高品質履約的良性循環。如,阜新風電項目貫徹綠色發展理念,101天完成63臺風機吊裝施工,按期并網發電緩解地區電力供需和改善能源結構;亳州風電項目堅守為民服務初心,開展助農搶收、助農排澇工作助力地方鄉村振興,在實際行動中擦亮央企履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