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組枯燥的數據,是開啟地下油氣藏的“鑰匙”;一串串復雜的代碼,是計算地下油氣藏的“神器” ……30多年來,他每天守在電腦前,指尖跳動,行云流水般馳騁于油藏地質建模、數值模擬技術的廣闊天地里,編寫的油氣藏數值模擬前后處理軟件Simtools,在油氣田開發數值模擬及油藏開發動態分析中創造了一系列奇跡,以真才實干支撐30多個油氣藏高效開發和持續穩產。
他,就是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開發所一級工程師卞萬江。
自主研發創先例
油藏數值模擬是一種數值計算方法,能夠解決油氣藏開發過程中難以求解的極為復雜的滲流及工程問題,是評價和優化油氣藏開發方案的“利器”。
20世紀90年代初,油藏數值模擬技術方興未艾。學石油應用數學出身的卞萬江,由于嚴謹細致、踏實肯干、表現突出,工作第二年就被派往西南石油學院油藏數值模擬原理專業培訓學習,從此開啟了枯燥、艱辛的數模探索研究之旅。
面對涉及地質、物理、油藏工程、測井、數值分析等多個專業學科的油藏數值模擬,最初的卞萬江一頭霧水。他食不知味、夜不能寐,焦慮、煩躁一股腦地襲來。曾以全縣第11名的成績考上大學的卞萬江,骨子里有一股韌勁,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他向老師請教,自學相關科目,一點一點啃下“硬骨頭”,終于掌握了油藏數值模擬技術應用。
回到油田,卞萬江發現花大價錢從國外買來的油藏數值模擬軟件有很多缺陷,不適用地質極其復雜、存在諸多世界級勘探開發難題的塔里木油田,模擬出的圖像變形、失真、準確性差,影響油田開發決策。如何開發出適合塔里木盆地的油藏數值模擬軟件,便成了他日思夜想的事情。
卞萬江一個人對著電腦,從最簡單處入手編寫程序。“剛開始破譯軟件遇到了很多困難,不但要熟悉油藏、地質等實際情況,還要學習計算機語言及專業英語,很多時候會感到力不從心。”
“一個人只要強烈地堅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達到目的。”法國作家司湯達的這句話用在卞萬江身上再恰當不過。一天又一天,他除了正常的建模、數值模擬工作外,全身心地撲在軟件創新上。一次次失敗,一次次站起來,他的斗志一次次升級。
數字、字母、符號……電腦屏幕上一行行程序代碼,在外行人看來單調乏味、毫無趣味,但在卞萬江的眼里,這一行行代碼就像一個個音符。這些音符在他的巧妙組合下,奏出了破解地下油氣成藏機理和運移規律的優美樂章。
“家家戶戶的燈都滅了,只有我家還亮著,找不到問題的答案就睡不著覺。每天學到凌晨三五點,編制數模軟件成了我唯一的業余愛好。”卞萬江回憶起當初的意氣風發,眼睛里閃爍著光芒。
當又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來臨時,卞萬江終于沖出迷霧,編寫出了萬余行油藏數值模擬前后處理指令。
1998年,哈得4井獲得工業油流,拉開了哈得油田開發的序幕。油田首次利用油藏數值模擬技術開發的重任落在了卞萬江的肩上,大家在等著他的模型定井位、編制開發方案。

哈得油田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擺在面前的有地質、鉆井、測井、化驗等方方面面幾萬個數據,用這一個個數據模擬出地下深達5000米的油藏的完整形態和油氣運移規律太難了。卞萬江要先吃透油藏開發的原理,才能改造他的處理軟件,再根據構造圖用軟件把地質模型分出無數個小網格,再把這些小網格拼成準確的數值模型。
制作數值模型非常繁雜,海量的基礎數據不能保證完全準確,建立的模型相比油田歷史生產過程難免出現偏差。這就要憑著經驗重新梳理數據,這一過程漫長又熬人。“失之毫厘,謬以千里。數模必須能重現油田生產歷史過程,才能說明這個數模相對準確。”卞萬江說。制作數模是為了預測未來。只有和生產歷史擬合,數模對油氣藏準確預測的概率才會大。所以,不能有絲毫的馬虎。
那段時間卞萬江幾乎不與人交流,在家很少說話,程序和數據把他的大腦塞得滿滿當當的:有時半夜做夢,腦子突然跳出一個想法,趕緊起來打開電腦;有時回家走到半道上,腦海里跳出新的思路,趕緊折回辦公室。如何將一個個數碼捋順,建立起聯系,制作成模型,是卞萬江唯一思考的事。
那段時間太痛苦了,仿佛淹沒在黑夜里,看不到一絲光亮。愛人擔心這樣下去身體吃不消,硬把他拉去草原散心。卞萬江躺在草地中,嘴里叼著一根狗尾巴草,仰望著藍天白云,忽然一個想法在他的大腦閃了一下。“有了!這次肯定能行。”卞萬江迫不及待地對愛人說,“快回去,我還要工作。”
回到單位的卞萬江勁頭十足。程序一行行增加,經過若干個日夜的不懈努力,當十幾萬條程序像樂譜樣順序排列,一條曲線游走在電腦屏幕上,成功了!
科研領軍傳幫帶
地質構造的復雜多變,基礎數據的不確定性,給油藏數值模擬軟件開發帶來一個又一個挑戰。
當年一起學習數值模擬的學員,多數轉行了,能堅持下來的鳳毛麟角。卞萬江懷著對塔里木石油事業的忠誠和熱愛,忘我地解決一個個生產難題。
為此,卞萬江帶領團隊創新建立了黑油模型、組分模型等關鍵模型與算法,并率先提出推廣數值模擬“前后處理+并行計算+批量處理”一體化運行模式,一舉解決了引進油氣藏數值模擬軟件運算速度慢、功能欠缺、“水土不服”的問題。
哈得油田推廣了油藏數值模擬技術,有針對性地注采調整,拓寬注水井點,并采取酸化增注措施,有效降低了遞減率,成為了全國油田家族中的“常青樹”。
30多年來,從萬余行運行指令到25萬行運行指令,卞萬江創新研發的油藏數值模擬前后處理軟件Simtools不斷完善優化,“治愈”了國外引進的數值模擬前后處理軟件的“水土不服”,非常實用,記不清多少次為油田定井位、油氣藏開發方案調整立下汗馬功勞。
曾有外企和國內民企向卞萬江拋出橄欖枝,都被他婉言謝絕:“我是塔里木人,我的研究成果屬于油田。”
作為一級工程師和學術帶頭人,卞萬江充分發揮先鋒模范和傳幫帶作用,在攻關實踐中加強創新團隊建設和青年人才培養。通過“搭臺子、給位子、壓擔子、師帶徒、用中學、學中用”等措施,打造出一支政治站位高、拼搏干勁足、技術能力強的工業軟件創新團隊。
“卞老師幾十年如一日,默默無聞,不為外界所擾,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獨,癡迷于數值模擬,軟件編寫,經常忘了吃飯、忘了下班。”與卞萬江相識13年的邵光強說。他們有啥問題去請教老師,不管再忙他都毫無保留地耐心講解到年輕員工聽懂為止。
2021年,自治區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卞萬江創新工作室”和黨外代表人士“卞萬江建言獻策工作室”先后成立。截至目前,卞萬江已累計培養數值模擬人才20余人,為油田科學高效開發提供了人才支撐。一批批年輕人脫穎而出,斬獲國資委熠星創新創意大賽、中國石油夢想云創新大賽以及全國博士后創新大賽等競賽大獎。
30多年兢兢業業、攻堅克難,卞萬江為中國石油打造陸上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原創技術策源地、勇當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也收獲了榮譽和鮮花。多年來,卞萬江先后獲得塔里木石油會戰30周年勞動模范、塔里木油田公司會戰20周年模范標兵、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重點工程塔里木油田建設3000萬噸大油氣田勞動競賽功勛個人、塔里木油田公司優秀研發人員、塔里木油田油氣藏數值模擬領軍人等榮譽稱號。
卞萬江就是這樣,用不懈追求書寫人生價值,用拼搏創新成就“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夢想。
(作者單位: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