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建校90周年慶祝大會暨202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強調,“為黨育才,是黨校的獨特價值所在”。山東能源集團黨校(以下簡稱能源集團黨校)于2022年10月28日掛牌成立,同年11月7日經批準成為中共山東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山東能源集團分校。學校成立以來,依托能源集團深厚紅色歷史底蘊和豐富黨建優勢資源,充分利用行業優勢、區域優勢和周邊地區紅色資源,創新黨員教育管理形式,著力打造了獨具山能特色的黨校教育品牌,為加快建設清潔能源供應商和世界一流企業貢獻黨校智慧和擔當。

建好黨校陣地,讓黨員“有地方學”。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校是干部教育培訓的主陣地。我們黨當初為什么要創辦中央黨校?就是為人民解放事業培養骨干力量。”能源集團黨委現有基層黨組織2937個,黨員近5萬名,分布在21個省市區、10個國家和地區。為充分發揮黨校在黨員教育培訓中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能源集團黨委根據黨組織和產業分布情況,成立能源集團黨校,下設濟寧、濟南、棗莊、菏澤、淄博5個校區,以及新疆、陜甘、內蒙古3個教學點。其中,濟寧校區即原兗礦黨校,源于1976年成立的兗州礦區生產建設指揮部黨校。濟南校區即原新礦黨校,始建于1962年。棗莊校區,即原棗礦黨校,創建于1958年。菏澤校區,即原臨礦黨校,成立于2017年。淄博校區,即原淄礦黨校,始建于1953年,前身為中共淄博礦務局委員會黨訓班。這些校區普遍建校早、歷史長、底蘊厚,在長期辦學實踐中積累了較為豐富的辦學經驗,為企業培養了大量的高素質干部和專業技術人才。在以往工作基礎上,能源集團黨校針對整合后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統籌制定黨校工作細則、年度工作要點、教育培訓計劃等,科學規劃黨校發展藍圖,理順黨員教育培訓管理體制,優化黨員教育培訓資源布局,邁開了新時代企業黨校高質量發展的堅實腳步。2023年,能源集團黨校將為24家二級公司(直屬公司)和總部機關培訓黨員、干部395934人次,覆蓋黨辦、組織、紀委、宣傳、群團等領域。同時,堅持“對內服務集團、對外回饋社會”定位,依托“企業黨支部書記學院”等品牌特色,積極承辦省內外企業有關黨建類培訓,黨校社會知名度、美譽度進一步提升。
創新教育形式,讓黨員“愿意學”。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是黨員教育管理的首要政治任務。圍繞講全講準、講深講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能源集團黨校加強傳播手段和授課方式創新,努力把徹底的理論講徹底、把鮮活的思想講鮮活,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根據行業特點和培訓需求,現已形成理論教育、黨性教育、國企改革、業務實操、企業管理、文化素養六大教學模塊120余門課程。構建了以“講授教學、案例教學、情景教學、沙盤教學、分享教學、互動教學、現場教學、車載教學、視頻教學、激情教學”10種教學形式。探索形成了“理論黨課”“紅色黨課”“先鋒黨課”“業務黨課”“文藝黨課”“現場黨課”6類黨課。深化規范了朗誦黨章、交納現金黨費、義務勞動等10類主題黨日活動。積極借助VR虛擬現實技術,建成集“黨性教育、文化體驗、現場觀摩、成果展示”于一體的“星火體驗館”。組建由14名巾幗骨干教師組成的理論宣講團,探索打造了“15分鐘微課”“60秒微發言”等新型授課模式,滿足員工碎片化學習需要。開設黨組織生活系列情景模擬課程,打造了以《長征凱歌·支部黨建沙盤》為代表的精品課,讓學員在情景模擬、沙盤演練中學知識提技能,增強了學習的代入感、參與度和實用性。在“煤炭行業第三屆微黨課”比賽中,能源集團黨校選送的《深刻把握黨的二十大的重大意義》《組織上入黨一生一次 思想上入黨一生一世》獲特等獎,《從四個維度看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等獲一等獎。
堅持問題導向,讓黨員“帶著任務學”。黨的二十大報告把“堅持問題導向”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重要內容之一,并指出“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回答并指導解決問題是理論的根本任務”。能源集團黨校將“堅持問題導向”自覺運用到黨員教育中。針對工作標準不一、業務不熟、程序不規范等現象,編撰了《百個優秀黨建品牌》《百個優秀突破項目》《基層黨組織生活典型案例》《新時代黨支部書記工作標準化手冊》等書,讓學員學有目標、干有抓手、趕有方向。立足把問題變課題、經驗變教材,聘請50余名企業內部黨建業務素質過硬、管理經驗豐富的黨務工作者和優秀黨組織書記作為兼職教師,用身邊的人講身邊的事,分享他們的工作經驗和教訓,讓學員見賢思齊、舉一反三,提升了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借鑒健康查體模式,以“學、檢、查、改”為主要路徑,創新構建黨組織政治體檢、黨員黨性體檢“雙體檢”工作體系,讓虛擬的黨性教育“可視化”。黨組織體檢分別從“政治建設”“作用發揮”“意識形態”等10個方面制定43項指導標準;黨員黨性體檢從“政治合格”“執行紀律合格”“品德合格”等4個方面制定20項指導標準。能源集團黨校現場教學點“棗礦集團黨建基地”中心,2018年1月建成投入使用以來,已經連續接待學習參觀單位300多個,接受“雙體檢”的黨員近30000人,營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態和黨建氛圍。
傳承紅色基因,讓黨員“帶著感情學”。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和國是紅色的,不能淡化這個顏色。”能源集團有著底蘊深厚的紅色基因。1921年,中共一大代表王盡美、鄧恩銘就到淄博礦區開展建黨工作。1924年7月,直屬中共中央領導的山東煤礦第一個黨的基層組織中共淄博礦區支部委員會建立。位于鐵道游擊隊故鄉的中興公司(棗礦集團的前身)礦工,在中共地下黨的領導下,積極參加抗日義勇軍和鐵道游擊隊,譜寫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地處沂蒙革命老區的臨礦集團,其前身是竹園煤礦。革命戰爭年代,因這里出產的無煙煤煤質好、熱量高,一度成為八路軍和解放軍兵工廠造炸藥、地雷和土槍土炮的重要原料來源,為抗日戰爭勝利和新中國成立做出了積極貢獻。由郭沫若同志提名的“淄博煤礦博物館”,被命名為省黨史教育基地。建黨百年吸引了許多黨員前來“打卡”,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為此進行了報道。能源集團黨校注重發揮好這些獨有的紅色文化資源和紅色教育基地的作用,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組織學員到現場接受教育,在汲取紅色養分中傳承信仰、提振精神、錘煉黨性。編寫《山東能源百年黨建史》《中興紅色家譜》等紅色教育讀物,拍攝《紅色山能》《百年恰風華》等紅色主題紀錄片,排演反映棗莊地區第一個黨組織創建發展的舞臺劇《煤城星火》等紅色旋律舞臺劇。目前,能源集團黨校擁有兗礦能源東灘煤礦員工精神文化家園等19處內部現場教學點和焦裕祿紀念館等35處周邊紅色教育資源。從烽火硝煙的戰爭年代一路走來的山東能源集團,把彌足珍貴的紅色基因融入血脈,成為企業不斷開辟新境界、走向新勝利的不竭力量源泉,引領一代代山東能源人攻堅克難、百折不撓、砥礪前行。
黨員教育是黨的建設的重要基礎工作和長期戰略任務。能源集團黨校將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建校90周年慶祝大會暨202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決扛起為黨育才的使命擔當,傳承黨校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不斷加強和改進新時代黨員教育工作,全面提高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積極凝聚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