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02年起,中國移動開始定點幫扶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湯原縣、樺南縣。二十余年來,黑龍江公司佳木斯分公司作為屬地承接單位,深入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集團公司工作安排,始終堅持輸血與造血相結合、扶貧與扶智扶志相結合,相繼實施一大批惠民富民工程,帶動一大批貧困戶脫貧致富,為加快實現脫貧摘帽注入強勁動力。2021年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以來,黑龍江公司佳木斯分公司堅決貫徹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部署,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積極發揮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主力軍作用,深入實施“數智鄉村振興計劃”,自覺將分公司發展融入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融入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進程,為鄉村全面振興和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貢獻移動力量。

選優配強注動能,資金幫扶添助力
二十余年來,集團公司先后選派劉成博、曹陽、孟昭君、張立志、王建軍5名優秀干部掛職樺南縣副縣長;郭步琪、閆冰、王叢剛等11名優秀干部掛職湯原縣副縣長;程俊強、于占軍、王軍、馬芳4名優秀干部到樺南縣柳毛河鎮太平村任“第一書記”。其中,有2任掛職樺南縣副縣長和3任太平村“第一書記”均來自佳木斯分公司,為壓實屬地化幫扶和管理責任以及深化區域公司與兩縣縣委縣政府的交流合作奠定了基礎。此外,佳木斯分公司自2017年起選派由3名黨員組成的駐村工作隊幫扶湯原縣太平川鄉開發村。中國移動的幫扶干部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主戰場上,全身心投入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贏得了干部群眾的廣泛認可和一致好評,被村民們評價為“比兒子都強”。幫扶干部依靠中國移動平臺優勢,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引流作用,將湯原縣農產品推向了全國。二十余年來,佳木斯分公司勇挑重擔、主動作為,配合兩縣縣委縣政府利用集團公司累計投入的幫扶資金2.2億元,幫助實施了城鄉道路修建、農田水利建設、教育設施改善、扶貧產業發展、信息化扶貧等扶貧項目100余個。特別是幫扶資金由原來的每年274萬元增加到現在的每年1600萬元,為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加快實現鄉村振興提供了強大助力。
聚力攻堅甘奉獻,擔當作為踐使命
二十余年來,佳木斯分公司深入貫徹落實集團公司幫扶工作任務,始終堅持從道路基礎設施、橋梁水涵、教育民生等最迫切解決的方面入手,將60%以上的幫扶資金用于解決“三通三有”和“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切實讓項目資金的最大效益得到充分發揮。利用幫扶資金572萬元,在孟家崗鎮永豐村等29個村屯開展自來水管網入戶工程,為旱改水基地打農田井、養殖基地打飲水井,讓9900戶貧困群眾吃上自來水,徹底解決人畜飲水問題。利用幫扶資金388萬元,在松木河等7處開展水利設施建設筑壩引渠,為農業豐產豐收提供保障。利用幫扶資金2752萬元,幫助樺南縣在閆家鎮、石頭河子鎮、大八浪鄉、五道崗鄉等地開展硬化路面、鋪設排污管線、安裝路燈等基礎設施建設。在湯原縣實施了湯旺河渡改橋項目,4萬多名群眾徹底告別幾十年來擺渡過河的歷史,被當地群眾稱為“致富橋”和“連心橋”。
和創共建融百業,心系群眾辦實事
近年來,佳木斯分公司始終致力于將“黨建和創”打造為融入百業的“推進器”和對外溝通和服務的“金字招牌”,進一步彰顯中國移動央企的“頂梁柱”“主力軍”“排頭兵”的企業形象。2019年,佳木斯分公司黨委與湯原縣委簽訂“黨建共建”協議,同年參加湯原縣“黨在我心中,我在居民中”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為貧困群眾捐贈價值2萬余元的老年手機、雨靴、夏涼被等物品,為湯原縣實現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2020年,佳木斯湯原分公司與湯原縣抗聯后代聯誼會黨支部推進“五同共建”,在湯原縣太平川鄉開發村邀請抗聯后代李惠文(東北抗日聯軍第六軍軍長外孫女)講授東北抗聯史專題黨課,讓抗聯精神轉化為鄉村振興的動力源泉。2021年黨史學習教育期間,佳木斯分公司黨委赴抗聯后代聯誼會黨支部開展專題讀書班,并連續兩年開展八一慰問和防疫慰問,為傳承抗聯精神和厚植文化根基貢獻移動力量。2021年,佳木斯分公司扎實推進黨建帶團建工作。分公司團委開展“體驗脫貧成就,助力鄉村振興”主題實踐活動,組織青年員工到佳木斯分公司幫扶的湯原縣太平川鄉開發村,深入無勞動能力的脫貧戶家中開展助潔志愿服務,為鄉村振興貢獻了青春力量。2022年7月,佳木斯分公司黨委與樺南縣委簽訂“黨建和創”協議,在集團公司幫扶的樺南縣柳毛河鎮太平村和黑龍江公司幫扶的樺南縣閆家鎮閆家村均建起了黨建活動室,不僅豐富了群眾精神生活,也進一步增強了農村黨建工作,為數字鄉村建設和加快實現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利條件。
精準發力揚優勢,注智賦能惠民生
二十余年來,為解決農村網絡覆蓋不全問題,充分發揮網絡、技術、數據等優勢,佳木斯分公司累計在樺南、湯原建設5G基站382座,樺南縣、湯原縣脫貧村4G網絡覆蓋達到100%,讓廣大群眾“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移動信息服務。借助集團公司幫扶資金2700萬元,幫助樺南縣開展信息化扶貧項目,打造了黑龍江省首個完整覆蓋縣鄉村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將群眾常用的224項服務事項下沉到鄉鎮、社區服務中心,140項村級服務事項下沉到村屯,為廣大群眾辦事帶來了極大便利。
佳木斯分公司充分發揮在網絡、產品、業務等方面的優勢,為中國移動援建的湯原縣“應急指揮平臺”項目提供信息化支撐和數智化服務,打造縣域綜合運營管理平臺,與110警務平臺、119平臺、應急指揮平臺等形成多中心合一多平臺聯動,將其打造成為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大腦中樞和“樣板間”。

近年來,佳木斯分公司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充分發揮在網絡、產品、業務等方面的優勢,加快推進分公司數智化轉型,助力數字鄉村建設,先后為湯原縣應急指揮平臺、樺南縣縣域醫共體、樺南縣應急指揮中心森防監測預警系統建設和湯原縣傳染病救治互聯網+醫療信息化建設等信息化項目提供支撐和服務,走出了一條以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新路子。
因地制宜謀發展,壯大產業促振興
二十余年來,佳木斯分公司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道路上,不斷挖掘縣內產業優勢,提高脫貧致富造血能力。在樺南縣,援建的樺南鎮“湖羊養殖”基地,結合“物聯網+數字化+移動互聯網”方式,利用傳感設備、視頻設備、二維碼、信息平臺等技術建立智慧養羊管理系統,實現養殖智能化、數據化。如今,湖羊由200頭發展到1200頭,樺南鎮湖羊養殖基地已成為樺南縣的示范產業項目。
佳木斯分公司和幫扶干部積極利用網絡平臺優勢,拓展線上、線下多元化銷售渠道,真正讓兩縣地方特色產品走出全省、面向全國。線上完成了中國社會扶貧網、卓望福利站等20多個平臺對接,線下完成了中國移動30余家單位,以及40余家合作企業對接,累計幫扶湯原縣銷售地方特色產品超7000萬元,幫扶樺南縣銷售超5000萬元,讓農家“小園菜”“農特產品”走上了“大市場”。
在佳木斯分公司派駐工作隊的幫助下,湯原縣太平川鄉開發村利用幫扶資金102萬元,于2022年5月實施了鮮食玉米加工項目,村集體年增收10萬元并帶動就業30人。佳木斯分公司第一時間采購了8萬元的黏玉米,在幫助開發村增收創效的同時,將脫貧攻堅的碩果搬上了移動員工的餐桌。
傾情扶智顯擔當,捐資助學暖人心
二十余年來,在佳木斯分公司的有效推動下,湯原縣利用幫扶資金為湯原縣高級中學新建了一棟6000平方米的綜合教學樓,為湯原縣第三小學新建一棟2085平方米的食宿樓,配備60臺電腦、1151冊圖書和部分辦公桌椅,引進社會資金30萬元為17所學校捐贈籃球架24座,改善了7600名小學生體育鍛煉環境。
2019年,佳木斯分公司團委邀請中國移動研究院團委、黑龍江公司團委共同赴湯原縣振興鄉學校開展“和你在一起”捐資助學及“和苗”專項支教活動,累計為22名學生發放助學金2.2萬元,并為學校的孩子們送上了價值8000元的學習用品。

2021年,中國移動聯合教育部、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中國移動慈善基金會,發起了“全球通藍色夢想公益計劃”,在湯原縣第一小學舉行了“全球通藍色夢想公益計劃”授牌儀式,向湯原縣第一小學贈送了“寬帶、智能設備、云視訊同步課堂”等信息化教育物資,并將150份文具盒、書包等學習用品分發到困難家庭學生手中。中國移動援建湯原縣云階學校,項目總占地面積37462平方米,為優化縣城內學校網點布局、有效分流在校學生和滿足城鎮化發展需要提供了有力支撐。
2022年,湯原縣高級中學迎來了喜訊。畢業生杜庚通過勤奮學習和不懈努力,在當年的高考中取得了優異成績,被清華大學社會科學試驗班錄取。在湯原縣委書記徐鳳軍的陪同下,佳木斯分公司黨委書記孟昭君看望慰問考入清華大學的優秀學子杜庚及其家人,為她送去助學金和美好祝福。
二十余年來,佳木斯分公司始終牢記使命、踐行初心,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偉大進程中貢獻了獨特的“移動力量”,切實提升了兩縣人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美好畫卷正在三江大地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