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區優秀共產黨員、公司優秀員工、公司優秀黨務工作者、防城港市工匠等一個個榮譽,是他扎根基層十幾年的勛章和證明;立足車間崗位,投身制糖事業,成為生產一線的佼佼者、工匠精神的傳承人等“實干家”,是對他奮戰一線的最佳詮釋。他就是廣西糖業集團防城精制糖有限公司生產管理部部長鄧先勇。
奮戰一線的“帶頭人”
從車間工藝員、中控員、班長、工段長到如今的生產管理部部長,鄧先勇一共走了16年。
2007年,畢業于廣西大學制糖專業的鄧先勇,懷揣著為家鄉做貢獻的心愿,毅然選擇到防城精制糖公司制煉車間,從普通的車間員工干起。面對制煉車間老舊落后的設備和生產工藝,鄧先勇明白困難巨大,但他沒有氣餒,而是在摸索中不斷進步。2009年,他多次主持煮糖工段自動化、節能降耗和提升增效小技改。在制煉車間自動化改造中,他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運用在精制糖車間自動煮糖總結的實踐經驗,制定了煮糖自動化改造方案,主持制定自動煮糖控制邏輯,協助供應商技術人員對原自動煮糖的程序進行修改,使防城精制糖成為農墾糖業集團幾家上馬該自動煮糖系統的企業中唯一成功的案例。
“辦法總比困難多”,是鄧先勇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在2012年精制糖1500噸填平補齊項目中,制煉車間煮糖工段是主要改造對象。鄧先勇精心制定煮糖生產工藝和設備完善方案,幫助制煉車間煮糖工段生產設備與工藝實現了質的飛躍,同時具備了原糖生產、硫法一級糖生產和煉糖碳法一級糖生產的功能,極大地提升了設備利用率,滿足了市場不同客戶對各類糖的需求,提高了公司產品的市場份額和競爭力。
在鄧先勇的帶頭作用下,短短幾年時間,制煉車間煮糖工段從原來的老舊落后變成了廣糖集團下屬糖廠煮糖中的先進典型。
科技攻關的“有心人”
“鄧先勇敢于擔當,履職盡責。有他在,我們非常放心。”說到鄧先勇,防城精制糖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楊文海贊不絕口。
2021年,是防城精制糖公司“產品質量提升年”。為破解產品易結塊、有黃黑點這個老難題,從異物防控到完善產品熟化工藝,鄧先勇嚴把每一環節的質量關,精細組織技術改造,不斷規范、強化生產現場的精細化管理,推動產品質量取得了新突破。2022年防城精制糖公司成為廣西糖業集團唯一通過FSSC審核認證的制糖公司,產品質量在全國糖業評比大賽中取得佳績,獲得了廣大客戶和行業人士的認可。
為進一步發揚工匠精神,帶領公司員工團結協作、攻堅克難。2023年5月,在廣糖集團工會的關心和支持下,防城精制糖公司創建了鄧先勇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工作室以公司生產技術骨干為主要成員,緊密圍繞企業總體安全生產經營制定目標和工作計劃,設立公司的多晶冰糖技改項目、精制糖幼砂副產品直接生產綿白糖項目、小包裝擴能及提升自動化改造、鍋爐摻燒精制糖濾泥技術攻關等技改攻關項目,用勞動精神引領職工立足崗位,凝聚全員智慧和力量大膽創新,使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成為生產技術的攻關隊和推動公司創新發展的強勁動力。
“公司首次生產的綿白糖各項指標全部達標!”2023年5月,煉糖生產期一開始,防城精制糖公司微信生產工作群就傳來喜訊。為滿足公司客戶產品多樣化的需求,公司在原生產線基礎上增加綿白糖、多晶冰糖生產線及各種規格小包裝的分裝生產線。接到任務后,“白加黑”“5+2”幾乎是鄧先勇的工作常態。“技術方案、開會研討、反復論證、組織實施,每一步都要做細做實。”鄧先勇總是這樣強調。正是他的這種工作態度,讓每個新產品生產線的試產總是喜訊連連。在鄧先勇帶領的技術團隊的努力下,公司實現了產品多樣化的新突破。截至10月,直營店銷售額3253.00萬元,利潤115.7萬元。公司年內前三季度完成營業收入9.97億元,預計年度實現營收14億元、利潤214萬元。

“實踐出真知。我要不斷刻苦鉆研,積累經驗,為‘甜蜜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鄧先勇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不折不扣實踐的。為解決精制糖廢鹵水無法徹底處理及處理成本高的問題,他自己購買了十幾種藥劑獨自進行試驗,在化驗室一待就是一天,從小試到中試再到完善,最終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物理、化學、生物廢鹵水綜合處理系統,并申請了發明專利。為解決精制糖濾泥環保風險問題,他帶領技術骨干開展了“循環流化床鍋爐摻燒煉糖濾泥技術的研究及應用”,成功通過摻燒解決了精制糖濾泥處理難題,每年可為公司降低廢鹵、濾泥水處理成本近百萬元,實現了公司環保生產的新突破。
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在公司取得商務部30萬噸原糖備案后,生產原料供應大幅提高,公司生產線需要進行升級。作為生產管理部部長和主要技術骨干,在公司1600噸/天綠色節能改造中,鄧先勇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完成了70多個技改項目的論證、技術方案和組織施工,成功地將噸糖耗汽從近1.2噸下降到1噸以下,噸糖降本30多元/噸。煉糖能力從1200噸/天提高到1800噸/天,實現了產能及降本增效的新突破。鄧先勇利用自身的專業技術不斷創新突破,補足企業發展短板,不斷挖掘生產潛力,是科技攻關的“有心人”。
黨建引領的“舉旗人”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作為精制糖黨支部書記,鄧先勇帶領黨員以“黨建引領生產經營”為建設主線,以“黨建+工作小組”為實踐方法,細化各黨組織目標責任,成立了生產管理優化小組、檢修突擊隊和技改攻關小組。
由動力車間、制煉車間、精制糖車間黨員技術骨干、防糖工匠、糖修班成員組成的檢修突擊隊24小時待命。哪里有需要,他們就服務到哪里。“精制糖車間08V14風機突然振動,影響安全生產!”煉糖生產時,突然接到任務,檢修突擊隊黨員骨干立刻出動,現場診斷,快速找出了問題的源頭,及時組織加班搶修,保證了車間生產順利進行。
“爸爸去哪里了,為什么這么久不見他?我想爸爸,我要他回來。”鄧先勇7歲的兒子哭喊著說。殊不知,此時的鄧先勇已有很多天沒有回過家了。“車間的生產不正常,我怎么能離開?”生產初期,剛開機調試總有一些不穩定的因素。為了各項生產參數的平穩有序,他在公司蹲點守候,全程關注,指導員工精心操作,直到生產平穩。
“師傅,現在這糖漿的濃度和色值可以投粉了嗎?”為提高員工技能操作水平,在鄧先勇的提議下,精制糖“紅色車間”實行師徒管理制度。各工段技術熟練的老黨員、老師傅,深入一線傳授實踐經驗,紅色車間帶出了一批技術工人和業務骨干,為公司的提質增效做出了重要貢獻,真正做到以黨建促生產,充分發揮了黨員“傳幫帶”的模范帶頭作用。
“這期的培訓主要給大家講解聯軸器調校時的測量方法及計算和調整方式。先進水平,再同軸,這個要點大家必須牢記。”每年檢修期,由專業技術突出的骨干黨員擔任義務講師,對工段員工進行專業技能培訓,毫無保留地為員工傳授實踐經驗,帶動其他員工共同進步。
以“黨建+工作小組”為載體,精制糖黨支部持續推進黨建與生產經營的深度融合。2022年各“黨建+工作小組”共完成“黨組工程”15項,實現降本增效100多萬元;2023年各“黨建+工作小組”共完成“黨組工程”18項,實現降本增效300萬元以上。通過“黨建+工作小組”的示范引領作用,充分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既提高了生產設備性能又提高了員工技術水平,為節能降耗、提質增效和挖潛增效奠定了堅實基礎,實現了黨建引領和生產經營“同頻共振”。
“作為一名黨員,我要時時刻刻牢記入黨初心,立足崗位,創新突破,將企業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用實際行動詮釋廣糖人的責任與擔當,為農墾集團打造現代一流食品企業貢獻力量。”鄧先勇堅定地說。
(作者單位:廣西糖業集團防城精制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