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乳腺癌術后化療伴肝郁脾虛型抑郁綜合征患者行逍遙散加減方治療,對其生存質量、抑郁情況及不良反應的影響。方法 選取北京星辰中醫醫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70例乳腺癌術后化療伴抑郁綜合征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給予阿普唑侖片治療)和研究組(給予逍遙散加減方治療),各35例。兩組患者均治療8周。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簡表(WHOQOL-BREF)、抑郁自評量表(SDS)、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經營養因子-3(NT-3)、白細胞介素-6(IL-6)、鈣結合蛋白(S100β)、去甲腎上腺素(NE)、5-羥色胺(5-HT)水平,以及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相較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更高;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WHOQOL-BREF各維度評分均升高,SDS、HAMD評分均降低,且與對照組比,研究組患者WHOQOL-BREF各維度評分更高,SDS、HAMD評分更低;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5-HT、NE、NT-3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血清Hcy、IL-6、S100β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均Plt;0.05)。結論 乳腺癌術后化療伴抑郁綜合征患者行逍遙散加減方治療,可促進機體分泌神經遞質,改善患者神經功能,從而穩定情緒,改善抑郁程度,提高生存質量,療效顯著且安全性較好。
【關鍵詞】逍遙散加減方 ; 乳腺癌 ; 化療 ; 抑郁綜合征 ; 抑郁情況 ; 神經功能 ; 生存質量
【中圖分類號】R73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3.09.0079.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3.09.026
目前臨床治療乳腺癌以手術為主,術后給予化療以抑制病灶進展,但化療藥物具有毒副作用,同時患者也要面臨乳房缺失、上肢功能障礙等問題,加重身心負擔,出現抑郁綜合征,從而影響患者治療依從性。阿普唑侖片是治療抑郁綜合征的常見藥,能夠減輕抑郁狀態并穩定病情,但長期服用存在內分泌與代謝、神經系統等不良反應。中醫認為,乳腺癌術后化療并發抑郁綜合征屬于“臟燥”“百合病”“郁證”等范疇,以肝郁脾虛型多見,病機為長期憂郁不解,肝失疏泄,脾失健運,導致心失所養,神志失于內守。逍遙散加減方中含有郁金、香附等多味中藥,具有寧心安神、健脾養血及疏肝清熱的功效,可改善抑郁綜合征癥狀,改善患者生存質量[1]。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逍遙散加減方在乳腺癌術后化療伴肝郁脾虛型抑郁綜合征治療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北京星辰中醫醫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70例乳腺癌術后化療伴抑郁綜合征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5例。對照組患者年齡36~70歲,平均(51.28±5.42)歲;病程3~12年,平均(5.75±1.41)年;BMI 18~25 kg/m2,平均(23.29±0.35) kg/m2;未婚9例,已婚26例;初中及以下17例,中專和高中13例,大專及以上5例。研究組患者年齡35~69歲,平均(51.14±5.36)歲;病程2~10年,平均(5.39±1.34)年;BMI 19~26 kg/m2,平均(23.36±0.42) kg/m2;未婚10例,已婚25例;初中及以下16例,高中和中專14例,大專及以上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組間可比。納入標準:西醫診斷與《CCMD-3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 [2]中抑郁綜合征的診斷標準相符;中醫診斷與《抑郁癥中醫證候診斷標準及治療方案》 [3]中“臟燥”的相關診斷標準相符,且辨證為肝郁脾虛型;主癥為情緒抑郁、煩躁易怒及胃脘脹痛,次癥為多疑善慮、腹痛欲泄及失眠多夢;卡式評分≥ 70分等。排除標準:精神分裂癥導致抑郁的其他軀體病癥者;因自殺傾向則需規范藥物治療者;精神活性物質過度依賴或濫用者等。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口服阿普唑侖片(北京益民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0890,規格:0.4 mg/片)治療,0.4 mg/次,2次/d。研究組患者口服逍遙散加減方治療:黃芪、黨參各20 g,白芍15 g,茯苓、白術、柴胡、郁金、香附、當歸各10 g,甘草5 g。隨癥加減用藥,伴睡眠欠佳者,上述中藥材中加入30 g酸棗仁、20 g合歡皮、10 g遠志;伴食少納呆者,上述中藥材中加入10 g雞內金,20 g炒麥芽和20 g炒谷芽。冷水浸泡上述中藥材30 min后,加水煎煮30 min,取汁200 mL,分早晚服用,1劑/d。兩組患者均持續用藥8周。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肝郁脾虛證的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或明顯改善,證候積分減少≥ 70%為顯效;肝郁脾虛證的臨床癥狀、體征均有好轉,30% ≤證候積分減少lt;70%為有效;肝郁脾虛證的臨床癥狀、體征均無明顯好轉,甚或加重,證候積分減少lt;30%為無效[3]。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生存質量:參照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簡表(WHOQOL-BREF) [4],其包含環境、心理、社會關系及生理4個維度,各個維度總分均為100分,分值越高,生存質量越好。③臨床指標:參考抑郁自評量表(SDS) [5]、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 [6]評估抑郁程度,SDS總分100分,HAMD總分54分,分值越低,精神狀況越好。④血清指標:采集患者治療前后空腹靜脈血2 mL,離心取血清待檢(3 000 r/min,10 min),采用循環酶法檢測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神經營養因子-3(NT-3)、白細胞介素-6(IL-6)、鈣結合蛋白(S100β)水平,采用電化學法檢測血清去甲腎上腺素(NE)、5-羥色胺(5-HT)水平。⑤不良反應:統計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出現頭暈乏力、皮疹及惡心嘔吐的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通過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 例(%)]表示,采用χ2檢驗;使用S-W法檢驗證實計量資料數據均服從正態分布,以( x ±s)表示,采用t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對照組患者顯效、有效、無效分別為18、9、8例,研究組分別為24、10、1例。研究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為97.14%(34/35),高于對照組的77.14%(27/3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590,"Plt;0.05)。
2.2 兩組患者生存質量評分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WHOQOL-BREF各維度評分均升高,且研究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1。
2.3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SDS、HAMD評分均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4 兩組患者血清指標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Hcy、IL-6、S100β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血清NT-3、5-HT、NE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2.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對照組患者頭暈乏力3例,皮疹3例,惡心嘔吐4例,總發生率為28.57%(10/35);研究組患者頭暈乏力、皮疹各1例、惡心嘔吐發生1例,總發生率為8.57%(3/35),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629, Plt;0.05)。
3 討論
乳腺癌患者術后化療出現抑郁綜合征,將嚴重影響乳腺癌的治療和預后。 阿普唑侖片屬于苯二氮?類藥物,可通過激活γ-氨基丁酸A型受體,促進氯離子流入神經元,從而增加細胞去極化的閾值來發揮抗焦慮、抗抑郁的作用,但其具有耐藥性和成癮性,患者依從性差。
肝郁脾虛型為常見的抑郁綜合征類型,肝、脾、心為其主要病位,甚至涉及肺腎,其病機為肝氣郁結引起氣機瘀滯、功能失常,導致悲憂善慮、情志抑郁,心神失養、日久則心脾兩虛及氣血虧虛,呈一系列軀體、精神癥狀,故應以寧心安神、健脾養心及疏肝解郁治療為主[7]。逍遙散中柴胡具有透表泄熱散火、疏肝解郁利膽功效;白芍、當歸養血斂陰、柔肝緩急;白術補脾益胃、燥濕和中;茯苓寧心安神、健脾益氣;香附、郁金活血散瘀、清熱涼血;黃芪、黨參具有加強補益脾氣之功;甘草有健脾益氣、調和諸藥功效,諸藥聯合應用起到寧心安神、健脾養血及疏肝清熱的功效[8]。本研究中,相較對照組,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總有效率、WHOQOL-BREF各維度評分均更高,SDS、HAMD評分均更低,說明逍遙散加減方治療可抑制抑郁程度,穩定情緒,提高患者生存質量,療效顯著。
Hcy可激活神經細胞中凋亡程序激活,使細胞膜內鈉離子活性下降,產生抑郁情緒;NT-3可影響神經元 - 氨基丁酸,促進患者神經細胞增殖、分化,增強神經保護作用;高濃度的S100β和IL-6能介導神經細胞損害而影響神經的發育,加速病情發展;5-HT、NE是與抑郁癥有關的腦中單胺類遞質,其水平缺乏可引起抑郁癥狀。逍遙散加減方中柴胡的有效成分是柴胡皂苷,可對機體組胺、5-HT等分泌水平加以改善,減緩慢性心理應激損害,同時增強機體免疫,對肝組織起到保護作用[9];當歸可調節下丘腦 - 垂體 - 腎上腺皮質軸分泌功能,緩解患者精神異常、躁動不安現象,改善病情[10]。同時逍遙散中的藥材藥性平和,且可改善機體內環境,增強機體抗病作用,因此不良反應較少。本研究中,治療后研究組患者血清Hcy、IL-6、S100β水平及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總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血清NT-3、5-HT、NE水平均高于對照組,表明逍遙散加減方可促進機體分泌神經遞質,改善患者神經功能,緩解病情,且安全性較好。
綜上,乳腺癌術后化療伴抑郁綜合征患者行逍遙散加減方治療可促進機體分泌神經遞質,改善患者神經功能,從而穩定情緒,改善抑郁程度,提高生存質量,療效顯著且安全性較好,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焦蕉, 羅康華, 黎月恒, 等. 逍遙散加減方治療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肝郁脾虛型抑郁綜合征的臨床觀察[J]. 腫瘤藥學, 2019, 9(1): 107-111.
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分會. CCMD-3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M]. 3版. 濟南: 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 184-188.
中華中醫藥學會腦病專業委員會,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國腦病重點專科抑郁癥協作組. 抑郁癥中醫證候診斷標準及治療方案[J].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1, 34(12): 810-811.
李佳玲, 趙艷霞, 顧菁, 等. 基于項目反應理論修訂生存質量測定量表簡表WHOQOL-BREF[J]. 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 2015, 36(2): 284-293.
李紅, 陳瑩, 李淼鋆, 等. 圍絕經期非器質性失眠肝郁患者血清5-HT水平、SDS、SAS積分的相關性研究[J]. 中華中醫藥雜志, 2016, 31(6): 2334-2336.
任布聰, 王宏燕, 楊保勝. 鹽酸帕羅西汀聯合丁螺環酮對抑郁癥患者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及血清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5-羥色胺水平變化的影響[J]. 中國臨床實用醫學, 2017, 8(6): 37-41.
金津津, 余志怡, 徐斌. 扶正解郁湯治療乳腺癌術后抑郁癥肝郁脾虛型的臨床觀察[J]. 中國現代醫生, 2016, 54(16): 123-126.
孫士玲, 楊麗萍, 張紅瑞, 等. 逍遙散加味對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抑郁癥的影響[J]. 中華中醫藥雜志, 2016, 31(4): 1499-1502.
周榮仙, 熊磊, 王納. 中藥抗抑郁機制研究進展[J]. 云南中醫學院學報, 2019, 42(1): 98-102.
宮文霞. 當歸及其活性成分的抗抑郁作用及機制研究[D]. 太原: 山西大學,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