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為了幫助創新主體選擇適宜組織發展需要的知識產權管理標準,本文基于GB/T 29490-2013、GB/T 33250-2016、GB/T 33251-2016、T/PPAC 701-2021以及《創新管理-知識產權管理指南》(ISO 56005)在標準制定背景、適用范圍、實施方式、實施流程及標準亮點幾個方面進行梳理和分析,為創新主體如何選擇適宜的知識產權管理標準提供一定指導和幫助,從而進一步促進組織知識產權在組織內部的效益最大化。
關鍵詞:知識產權管理,創新管理,科研組織知識產權,高校知識產權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3.24.003
0 引 言
截至2023年9月4日,我國發布的知識產權相關國家標準已達182項,正在進行中的相關國標計劃項目49項,而與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相關的標準包括GB/T29490-2013《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GB/T 33250-2016《科研組織知識產權管理規范》、GB/T 33251-2016《高等學校知識產權管理規范》、T/PPAC 701-2021《企業商業秘密管理規范》以及《創新管理 - 知識產權管理指南》(ISO 56005)等標準,面對眾多的知識產權管理標準,這些標準之間有何異同,本文將基于以上幾個知識產權管理標準,結合目前不同創新主體所面臨的知識產權問題,從標準制定背景、適用范圍、實施方式、實施流程及標準亮點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幫助創新主體(組織)選擇適宜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并為后期標準修訂提供一定參考。
1 標準制定背景
從表1中各標準名稱可看出,五個標準中GB/T 29490-2013、GB/T 33250-2016、GB/T 33251-2016、T/PPAC 701-2021為“規范標準”,《創新管理 - 知識產權管理指南》(ISO 56005)為“指南標準”。規范標準是指“為產品、過程或服務規定需要滿足的要求并且描述用于判定其要求是否得到滿足的證實方法的標準”[1]。指南標準是指“以適當的背景知識提供某主題的普遍性、原則性、方向性的指導,或者同時給出相關建議或信息的標準”[1]。且GB/T 29490-2013、GB/T 33250-2016、GB/T 33251-2016為國家標準,T/PPAC 701-2021為團體標準,而2020年發布的《創新管理 - 知識產權管理指南》(ISO 56005)為國際標準。
2 標準適用范圍
根據標準總描述的適用范圍(見表2),GB/ T29490-2013適用于企業、事業單位及社會團體等其他組織;GB/T 33250-2016適用于科研組織以及具有科研性質的其他組織;GB/T 33251-2016適用于我國各類高等學校及其他教育組織的知識產權管理;T/PPAC 701-2021適用于具有商業秘密管理需求的企業和其他組織;《創新管理-知識產權管理指南》(ISO 560 05)則適用于各類創新活動和行動。
3 實施方式
GB/T 29490-2013、GB/T 33250-2016、GB/T33251-2016、T/PPAC 701-2021作為規范類標準,目前主要通過認證的方式幫助企業實施標準,《創新管理 - 知識產權管理指南》(ISO 56005)作為指南類標準,一般無法直接進行認證,因此基于《創新管理 - 知識產權管理指南》(ISO 56005)標準制定了《創新與知識產權管理能力分級評價指標體系》,采用指標進行分級評價,等級指標分為1-5級。如表3所示。
4 實施流程
本文中列出的5個標準由于在實施方式上主要分為認證審核及分級評級,就兩種實施流程簡要說明如下:
4.1 認證審核流程
GB/T 29490-2013、GB/T 33250-2016、GB/T33251-2016、T/PPAC 701-2021這4項標準由于主要通過認證審核的方式進行實施,因此流程基本一致,如圖1所示。
在正式提交認證申請前,組織還需要開展體系建設工作,一般分為貫標籌備、調查診斷、體系構建、文件編制、宣貫培訓、實施運行、內審管評、認證審核(即圖1)8部分的內容,但組織可根據其規模大小及具體經營情況做調整,以上建設內容可合并或做進一步延伸。
4.2 分級評價流程
按照目前創新與知識產權管理能力分級評價服務系統(https://grading.imspp.org.cn/)發布的評價流程,《創新管理 - 知識產權管理指南》(ISO56005)分為啟動、評級申請、預評價、正式評價、效驗復核、頒發證書6個環節。
4.2.1 啟動、評級申請
參加評價的組織需要在創新與知識產權管理能力分級評價服務系統(https://grading.imspp.org.cn/)注冊并提交申請,評價機構給出評價等級初步建議后與評價機構簽訂分級評價合同,組織在此階段應獲取正版標準并參加創新管理師培訓考試。
4.2.2 預評價
預評價階段的工作內容包括對標診斷和試運行兩大內容,包括:管理線和質量線分別組建評價組,制定實施方案;申請組織組建工作領導組、實施組,明確工作機制;召開啟動會;現場調研與對標分析,撰寫報告;質量線評價組進行知識產權質量診斷與提升;管理線評價組制定提升方案,申請組織構建能力提升方案;管理線評價組進行試運行指導和驗證;質量線評價組解讀知識產權質量診斷結果;質量線評價組開展知識產權工具運用指導。
4.2.2 正式評價
正式評價工作內容包括:由評價機構成立正式評價組;正式評價組與預評價組進行資料交接,評價的準備;編制正式評價計劃;開展正式評價。
4.2.3 平臺測評、頒發證書
其工作內容包括:評價機構協助申請組織完成測評工作;工作委員會對評價結構評價等級、平臺測評等級進行評審;頒發證書。
5 標準亮點
標準亮點如表4所示。
6 結 論
創新主體(組織)在實施知識產權管理標準過程中可根據本文列舉的5大方面綜合判斷選擇,目前我國主要的創新主體主要為企業、科研組織、高等學校,因此本文也基于以上內容為創新主體(組織)在實施過程中給出如下建議:
創新主體為企業的:可選擇GB/T 29490-2013、T/PPAC 701-2021、《創新管理 - 知識產權管理指南》(ISO 56005)實施。
創新主體為科研組織性質的:可選擇G B / T33250-2016、T/PPAC 701-2021、《創新管理 - 知識產權管理指南》(ISO 56005)實施。
創新主體為高等學校或教育機構性質的:可選擇GB/T 33251-2016、T/PPAC 701-2021、《創新管理- 知識產權管理指南》(ISO 56005)實施。
同時本文中涉及到的標準部分發布時間較早,例如GB/T 29490-2013、GB/T 33250-2016、GB/T 33251-2016在標準編制時,基于PDCA過程方法的底層邏輯,結構上主要參考了20 08版的質量管理體系國際標準,而隨著2015版本質量管理體系國際標準的發布和實施,例如T/ PPAC 701-2 0 2 1,該標準采用的是目前I S O 管理體系標準(MSS)的高階結構(HLS),而《創新管理 - 知識產權管理指南》(ISO 560 05)基于系統的創新管理體系,參考了ISO90 01、ISO14 0 01及ISO560 02的高階架構,由于創新主體在實施過程中可能涉及多個標準同時實施,因此建議在后續標準換版中能更好地考慮到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標準之間的融合,以使得創新主體在實施過程中能實現知識產權價值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全國標準化原理與方法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 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GB/T1.1-2020[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20:3.
全國知識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GB/T 29490-2013[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3:2.
全國知識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科研組織知識產權管理規范:GB/T 33250-2016[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6:12.
全國知識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高等學校知識產權管理規范:GB/T 33251-2016[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6:12.
中國專利保護協會.企業商業秘密管理規范:T/ PPAC701-2021 [S].
全國知識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創新管理 知識產權管理指南(ISO 56005)中文翻譯稿[S].2023.
中知(北京)認證有限公司.通往標準之路-企業知識產權標準化管理寶典 [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20.
中知(北京)認證有限公司.《高等學校知識產權管理規范》理解與實施 [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20.
北京創業未來傳媒技術有限公司.重磅!黑馬企服參與起草《企業商業秘密管理規范》團體標準發布[EB/OL].(2022-01-11)[2023-09-04].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1638042499095624amp;wfr=spideramp;for=pc.
作者簡介
李娟,本科,高級知識產權師,研究方向為企業知識產權標準化實施及管理。
(責任編輯:張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