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討調劑藥師應用AIDET溝通模式進行床旁用藥衛教標準化溝通的效果分析。方法:選取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明基醫院2022年6-10月兒科、消化內科住院患者床旁衛教100份問卷調研數據進行分析,干預前為未實施AIDET溝通模式的常規藥學服務,干預后為實施藥學服務AIDET溝通模式,比較兩組的多方面影響。結果:實驗數據表明,以AIDET溝通模式干預后患者衛教多方面影響顯著提升,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調劑藥師應用AIDET溝通模式,對住院患者進行床旁衛教服務時,可顯著提升患者對用藥衛教內容的理解程度,提高用藥依從性,降低患者住院期間的焦慮情緒,使藥學服務滿意度顯著提升。
關鍵詞:AIDET標準化溝通模式,衛教藥師,藥學服務,滿意度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3.24.053
藥學服務是指藥師應用藥學專業知識向民眾(包括醫護人員、患者及家屬)提供直接的、負責任的與用藥相關的服務,以保證藥物治療的安全、有效、經濟和適宜,改善和提高民眾的生活質量。區別于醫師、護士提供的醫療服務,藥學服務側重于指導正確、合理地用藥及用藥教育[1]。在藥學服務轉型的當下,藥學服務與臨床診療接洽、與患者有效溝通互動成為必然。調劑藥師不僅僅需掌握一線藥品調劑、核發等基礎工作技能,還需進一步提升溝通技巧。本文探索AIDET藥學服務溝通模式效果。
AIDET溝通模式包括A(問候)、Ⅰ(介紹)、 D(過程)、E(解釋)、T(致謝)5 個步驟。該模式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狀態[2]。AIDET溝通模式是美國Studer Group創立的一種溝通方法,能夠應用于臨床護理中,且證實能夠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調動其主觀能動性[3-4]。本文就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明基醫院調劑藥師現階段開展床旁用藥衛教的兒科、消化內科為調研對象(以下簡稱調研對象),調劑藥師為主體執行者,采用藥學服務AIDET溝通模式對住院患者床旁用藥衛教服務的效果展開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明基醫院2022年6-7月及2022年9-10月的兒科、消化內科住院患者,在調劑藥師已進行床旁用藥衛教的患者中,選取100份調研問卷。2022年6-7月未實施AIDET溝通模式者為干預前,2022年9-10月實施AIDET溝通模式者為干預后,各50例。干預前對象的患者總數為440例,調研占比為11.36%,其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13例,平均年齡41.43歲;干預后對象的患者總數442例,調研占比11.31%,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平均年齡40.37歲。干預前后患者的基本信息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
1.2 標準
納入標準:(1)兒科、消化內科住院期間使用藥物治療的患者;(2)愿意接受床旁藥學服務者;(3)自愿完成調研問卷者;(4)具備自主行為能力者(兒科患者調研主體為陪護家屬)。排除標準:(1)兒科、消化內科住院期間無藥物治療的患者;(2)不愿接受床旁藥學服務者;(3)不愿進行調研問卷者;(4)不具備自主行為能力者。
1.3 衛教方法
1.3.1 干預前
根據時間段回溯,調劑藥師未采取AIDET溝通模式的常規床旁用藥衛教服務。調劑藥師對患者基本情況進行整理。床旁用藥衛教時,確認患者身份后,針對患者所用藥品的品名、規格、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事項等內容進行用藥指導及建議。
1.3.2 干預后
針對調劑藥師采取藥學服務AIDET溝通模式培訓6個多月,并不斷模擬演練至實際床旁衛教服務。(1)基于A-acknowledge 問候,與患者面對面的溝通首先奠定良好的溝通基調;(2)I—introduce 介紹,主動向患者介紹自己的角色是藥師,助力于建立信任和增強患者對藥師用藥建議的信心;(3)D—duration 持續時間過程,床旁衛教過程中需向患者明確其所使用的藥品(口服、靜脈、檢驗檢查用等)所起到的作用,包括藥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項等,讓患者能夠釋疑;(4)E—explain 解釋,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表述,這過程中可以建立與患者的互信互認,并表達出對患者的同理心;(5)T—t hank 感謝,在完成床旁衛教時,感謝患者/家屬對衛教服務的配合與支持。
1.4 觀察指標
自行設計《患者-問卷》的調研問卷,比較實行AIDET溝通模式前后的兩組患者的床旁衛教效果,包含衛教時長、衛教內容理解度、患者用藥依從性、降低患者焦慮心理幫助度、衛教服務滿意度以及患者對床旁衛教服務標準化的評價等內容。問卷評分分為四檔:完全理解(100分)、大部分理解(80~90分)、部分理解(60~70分)、不太理解(<60分)。衛教時長同評分四檔,得分越高表明衛教服務效果越好。根據各項評分均值計算其干預后提升率。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6.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 ± 標準差”表示,組間均數比較行t 檢驗;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1)干預前后的床旁衛教時長比較:干預后的患者衛教時長明顯增加,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據如表1所示。
(2)干預前后對床旁衛教內容理解度的比較:干預后比干預前提升15.94%,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據如表2所示。
(3)干預前后對床旁衛教服務的標準化程度的評價進行比較:干預后比干預前的患者對衛教服務標準化的評價提升16.8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據如表3所示。
(4)干預前后對床旁衛教降低住院期間焦慮心理的幫助程度進行比較:干預后比干預前對患者焦慮心理幫助度提升16.8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據如表4所示。
(5)干預前后對床旁衛教提升患者用藥依從性進行比較:干預后比干預前對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幫助度提升17.4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據如表5所示。
(6)干預前后對床旁衛教服務的整體滿意度進行比較:干預后比干預前對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幫助度提升17. 3 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據如表6所示。
3 討 論
在標準化的服務模式建立中,參考建立標準化復合型專業人才隊伍培養。將AIDET標準化溝通模式應用至藥學服務中,促使藥學服務不再局限于窗口發藥,深入臨床、直面患者成為民眾需求趨勢。AIDET作為與患者溝通的有效策略,已成為藥學部上崗培訓的重要組成部分[5]。
藥學部的調劑藥師在職教育課程經過規范化的培訓與演練,通過考核選拔后擔任衛教藥師。在此過程中,藥學部建立了《南京明基醫院藥學部AIDET服務標準作業書(1)》《南京明基醫院藥學部AIDET服務標準作業書(2)》,根據藥學服務的不同場景,貫徹“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采用場景模擬、實物演練、視頻用藥教育及“微信公眾號+用藥指導”等多種形式促進藥師與患者建立互聯互信。同時,調劑藥師兼任衛教藥師參與患者床旁衛教的模式,不僅彌補了臨床藥師配比不足的實際問題,運用高效的溝通模式,提升個人業務水平的同時提高了衛教的服務效果,成為患者在住院期間接受藥學服務的重要環節。亦在調劑藥師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同時,提升患者用藥依從性、保證患者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藥。
參考文獻
田塬,唐貴菊,王繼婷,等.藥學服務發展歷程及價值體現[J].中國藥房,2021,32(23):2924-2929.
田霞,胡芳寧.基于A I DE T溝通模式的護理對腹腔鏡闌尾切除術 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J ].腹腔鏡外科雜志,2019,24(2):111+134.
楊洛浠,劉芳芳.“A I DET”溝通模式用于改善藥物臨床試驗中受試者依從性的臨床研究[ J ] .現代醫藥衛生,2021,37(18):3203-3205.
賴文華,林靜華,鐘建美,等.基于AIDET溝通的醫護一體化護理干預在普外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1,18(12):1834-1836.
徐超,應玉玲,程晴,等.基于服務當地特色產業的標準化信息服務平臺建設研究[J].中國標準化,2022(5):172-174+188.
作者簡介
李平,本科,主管藥師,研究方向為藥事管理。方蕓,通信作者,碩士,主任藥師,研究方向為醫院藥學管理。
(責任編輯:劉憲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