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的:探討標準化加速康復外科對老年病人結直腸癌根治術后氧化應激狀態及其康復的影響。方法:研究對象為2019年01月—2022年08月就診于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安慶第一人民醫院腫瘤內科行單結直腸癌根治術的140例老年患者,術前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70例。對照組在手術治療期間采取常規康復治療,實驗組采取標準化加速康復外科治療,對比兩組患者術后的氧化應激狀態及康復效果。結果:就患者術后4 h、8 h、12 h、24 h、48 h的疼痛評分比較。實驗組患者各時段疼痛評分均遠低于對照組(P<0.05);就術后24小時的氧化應激狀態比較,實驗組患者丙二醛、氧自由基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且實驗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結論:老年患者行結直腸癌根治術期間應用標準化加速康復外科治療可顯著減輕其術后疼痛,增加患者術后氧化應激狀態,促進患者快速恢復。
關鍵詞:老年病人,結直腸癌根治術,標準化加速康復外科,術后氧化應激狀態,術后早期康復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3.24.062
對于結腸癌、直腸癌患者來說,結直腸癌根治術已被證實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手術治療方法[1]。加速康復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surgery,ERAS)[2],是一種以促進患者病情康復為目的,在手術期間對患者實施有效手段來避免術后應激反應的發生以及降低術后并發癥的治療方法。該方法可從患者生理角度、心理角度降低手術導致的創傷和應激,提高治療效果,降低病死率,同時加快患者病情好轉,使其及時出院。而在結直腸癌根治術后,圍手術期的疼痛及產生的氧化應激反應是不可避免的。在一般情況下,患者難以忍受圍手術期的疼痛,而氧化應激狀態將影響患者的康復水平。近年來,有學者提出加速康復外科[3],其目的是在促進患者及早康復的同時,降低臨床阿片類藥物的使用,減少患者止痛類藥物依賴性并緩解疼痛。
標準化加速康復外科是指,將加速康復外科(ERAS)按照標準化操作流程(SOP)進行操作的護理措施。有研究認為,將此護理措施應用于臨床具有一定的應用意義[4]。本研究旨在探討標準化加速康復外科對老年病人結直腸癌根治術后氧化應激狀態及其康復的影響。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2019年01月—2022年08月就診于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安慶第一人民醫院腫瘤內科行結直腸癌根治術的140例老年患者。對照組和實驗組各70例,其中對照組男性36例,女性34例,年齡65歲至86歲,平均年齡為(79.32±3.67)歲,實驗組男性40例,女性30例,年齡為66至89歲,平均年齡為(80.21±3.85)歲。經研究,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組間比較顯示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均是在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下所進行的,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接受結直腸癌根治術的老年病人;符合美國麻醉學醫師協會(American Society ofAnesthesiologists,ASA)分級的Ⅰ-Ⅲ級;可以配合做功能鍛煉的患者;依從性比較好的患者。
排除標準[4]:患者伴有血液系統疾病出現凝血功能異常者;伴有心、肺、肝、腎等器質性病變危害生命健康者;有嚴重藥物過敏或藥物使用禁忌證者;精神疾病患者;認知功能不全患者;依從性比較差的患者。
1.2 方法
1.2.1 結直腸癌根治術
手術均由同一麻醉師、臨床醫師完成,麻醉方法均為全身麻醉,結合術前評估情況、手術過程中的具體情況酌情適當調整手術方案,記錄手術時間及術中出血量。
1.2.2 標準化加速康復外科處理
術前進行宣教、體格檢查、完成術前評估,和患者進行醫患溝通,簽署術前知情同意書,交代本次治療的意義和相關注意事項,對患者講解視覺類比評分(Visual analog scales,VAS評分),對疼痛進行講解,讓患者了解術后疼痛是正常現象,囑咐患者禁食,若有必要術前進行導尿,術前30 min給患者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術前常規補液。術后鼓勵患者進食,盡早下床活動。
1.2.3 鎮痛治療方法
對照組:靜脈留置鎮痛泵,靜脈泵配方為枸櫞酸芬太尼150 μg聯合鹽酸昂丹司瓊注射液 8 m g加生理鹽水至總量100 mL,2 mL/h泵注;根據術后具體疼痛評分按需使用帕瑞昔布鈉/氟比洛芬酯靜脈鎮痛。
1.3 評價指標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4 h、8 h、12 h、24 h、48h、72 h以及出院時的疼痛評分及術后氧化應激狀態的評價指標。
1.4 統計學方法
對所有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5.0進行處理分析,療效評價指標數據符合正態分布,以( )表示,組間比較采用 t 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疼痛評分比較
經分析,就患者術后4 h、8 h、12 h、24 h、48 h的疼痛評分比較,實驗組的患者遠低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兩組患者術后72 h以及出院時的疼痛評分并無明顯差異(P >0. 05),詳細數據如表1所示。
2.2 兩組患者術后氧化應激狀態及住院時間的比較
經比較,實驗組患者丙二醛、氧自由基及住院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據如表2所示。
3 討 論
結腸癌、直腸癌是臨床上多見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5],近年來有較高的發病率,多發于老年患者。結直腸癌根治術是治療結腸癌、直腸癌的首選方法,也是恢復和改善患者腸道功能的主要臨床治療方法。但是圍手術期疼痛、術后氧化應激狀態是影響手術治療效果的重要指標,因此臨床格外重視[6]。標準化加速康復外科是近幾年新興的一種臨床治療手段,多與手術治療聯合應用,通過健康宣教、微創手術、麻醉、鎮痛、早期進食、早期康復訓練等一系列操作來降低患者的術后疼痛及氧化應激反應,幫助患者盡快康復[7]。
本研究探討了標準化加速康復外科對老年病人結直腸癌根治術后氧化應激狀態及其康復的影響,結果發現,實驗組患者術后4 h、8 h、12 h、24h、48 h的疼痛評分遠低于對照組(P<0.05),且實驗組患者丙二醛、氧自由基及住院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結果與其他研究結果一致[8],老年患者在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期間經標準化加速康復外科處置后,其疼痛顯著改善且氧化應激指標顯著提高。
綜上所述,標準化加速康復外科在老年病人結直腸癌根治術中應用,可明顯緩解圍手術期患者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質量;為保證患者手術效果和術后康復提供條件,最大程度上減輕患者疼痛,降低手術對患者的氧化應激反應,促進患者快速恢復。
參考文獻
賀育華,楊婕,蔣理立.加速康復外科模式下結直腸癌患者術后早期下床活動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21,28(12):1599-1603.
劉引.標準化快速康復護理在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標準化,2021(24):240-243.
王娜,侯蘭香,蔡靈樂,等.護理人員規范化加速康復外科培訓現狀及干預研究[J].臨床研究,2020,28(6):147-148.
李衛國,馬翔宇.腦深部電刺激術(DBS)日間/加速康復外科(ERAS)標準化操作流程(SOP)[C]//中國醫師協會,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醫師分會.第十六屆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醫師年會摘要集.[出版者不詳],2022:100-102.
李守超,孫菲菲,崔景利,等.加速康復外科對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后患者免疫功能及近期結局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23,20(5):151-155.
吳成四,孫雪峰,張笑石,等.加速康復外科干預對腹腔鏡進展期結直腸癌患者術后療效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21,18(26):100-103+110.
郭瑞,楊麗娜, 鄭曉艷.加速康復外科在腹腔鏡結直腸癌切除術圍手術期的應用效果[ J ] .河南醫學研究,2021,30(32):6109-6112.
馮武國, 潘定宇. 加速康復外科對老年病人結直腸癌根治術后氧化應激狀態影響的研究[ J ] . 腹部外科,2017,30(3):229-233.
作者簡介
劉道利,碩士研究生,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為普外科疾病基礎與臨床。
黃德勝,通信作者,本科,主任醫師,研究方向為胃腸外科。
(責任編輯:劉憲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