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大,腦卒中患者數量也在不斷增加。我國每年新發的腦卒中患者在200萬以上,其中有70%~80%因為殘疾不能獨自生活。為降低腦卒中的致殘率,積極進行康復訓練非常重要。
良肢體位擺放
良肢體位是指為了保持肢體的良好功能而將其擺放在一種特定體位的方法。對于卒中患者,待生命體征穩定后,要進行良肢體位擺放。不論是平臥位或是側臥位狀態,都需盡量保持上肢肩關節前伸、肘關節伸直,然后將前臂旋前、腕關節背屈,保持指關節處于伸展;下肢要保持膝關節微微屈曲的狀態,能夠防止肢體痙攣在狀態下,出現髖關節外旋的表現。
如何移動患者
在搬動患者,或幫助患者翻身、穿衣服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對患側上肢的保護,因為牽拉患肢極有可能造成肩關節脫位。患者在乘坐輪椅的過程中,需避免患側上肢懸垂致損傷程度加重。患者坐在輪椅上時,可在其肘部下方用軟枕將患側上肢墊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護肩關節,并為后期肩關節訓練做好準備。
進行被動運動
若患者不能活動側的機體,長時間處于受限狀態下,肌力水平會一直下降。因此,要用軟枕將患側上肢墊高,并在肢體還處在軟癱期進行被動活動訓練。如右側肢體癱瘓,家屬可幫助患者臥位,并將其雙手握住,使得雙肘關節保持伸直,并輕柔緩和地進行雙上臂舉起動作。此外,應盡早幫助患者坐起,有利于呼吸功能和肌肉力量的重建。被動運動的方式具有保護患者關節功能、改善偏癱側肢體軟組織及肌肉狀態的效果,為日后機體恢復打下堅實的基礎。需要注意的是,在幫助患者訓練的過程中,手法一定要輕柔,在無痛的前提下讓關節在正常范圍內活動。由于患者發病時,多是一側肢體出現偏癱,另一側能夠自由活動。此時,可讓患者用健側手輕揉按摩患側手,以消除腫脹,刺激感覺恢復;并且可起到刺激神經元,促進主動運動的效果。
軀干核心力量訓練
胸背腰腹區域是人體的核心區域。軀干核心力量的穩定是人體各種姿勢變換的基礎。如果一個人出現了核心力量減弱,翻身就會較為困難。核心力量得到恢復后,后續進行訓練的難度會大為減少。軀干核心力量訓練的內容較為簡單,主要是翻身、起坐等。可在早期要求患者躺在床上,做兩下肢屈曲支撐,臀部抬起的動作,以訓練核心肌群和下肢的力量,為后期步行及站立打下良好的基礎。
進行主動運動
生活中經常會遇到腦卒中患者出現“上肢挎籃,下腿劃圈”的異常姿勢,需要重點進行干預,也就是在家人的輔助下,讓患者主動進行訓練。后期若病情允許,可根據功能恢復程度,多鼓勵患者在家做力所能及的活動,如洗漱、穿衣、吃飯,甚至參與一定程度的家務勞動等,盡量達到生活自理。
結束語
對于腦卒中患者,雖然任何時候開始康復訓練都是有效果的,但還是應強調越早開始,效果越好,并且一定要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