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肺部疾病伴抗環瓜氨酸肽抗體陽性者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風險。方法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2例抗環瓜氨酸肽抗體陽性肺病患者為研究對象,12例患者均行肺部CT檢查、肺功能檢查,確診為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或支氣管擴張,比較患者肺病確診時和隨訪5年后的抗環瓜氨酸肽抗體水平、類風濕因子(總)和類風濕因子分型、炎癥介質水平以及5年后患者類風濕關節炎發生情況。結果 確診5年后,抗環瓜氨酸肽抗體陽性肺病患者的抗環瓜氨酸肽抗體和類風濕因子指標水平均顯著高于肺病確診時(P<0.05);確診5年后,抗環瓜氨酸肽抗體陽性肺病患者的紅細胞沉降率水平、C反應蛋白和白細胞介素-6水平均顯著高于肺病確診時(P<0.05);入選的12例患者均發展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結論 慢性肺部疾病可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早期觸發啟動因素之一,抗環瓜氨酸肽抗體陽性患者發病風險較高,臨床應積極治療肺部疾病,并做好抗環瓜氨酸肽抗體監測,降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生風險。
關鍵詞: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肺部疾病;抗環瓜氨酸肽抗體;類風濕因子;自身免疫性疾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臨床常見的自身免疫系統炎癥性疾病,隨著社會老齡化的發展,患者數量隨之增加[1]。該病的主要癥狀為手、足小關節的多關節、對稱性、侵襲性關節炎癥,患者常伴關節外器官受累及血清類風濕因子陽性,可導致患者關節畸形、功能喪失[2]。隨著疾病的進一步發展,患者將出現關節畸形、功能損害及全身多系統(心、肺和神經系統)受損,嚴重影響其身心健康。早期確診、及時選用最佳治療方案可有效控制疾病進展,降低患者致殘率。
類風濕性關節炎早期,可在患者體內監測到不同滴度的抗環瓜氨酸肽抗體,對類風濕性關節炎存在高度的特異性,并與關節破壞程度呈正相關,滴度越高,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越明確。經研究后證實,蛋白的瓜氨酸化以及抗環瓜氨酸肽抗體的形成要早于類風濕性關節炎主要癥狀的出現。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自身抗體極有可能先在肺組織中生成,但是抗環瓜氨酸肽抗體陽性合并慢性肺部疾病患者發生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具體風險及機制尚不明確,有待深入分析[3]。本研究旨在分析肺部疾病伴抗環瓜氨酸肽抗體陽性者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風險。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2例抗環瓜氨酸肽抗體陽性肺病患者為研究對象,12例患者均行肺部CT檢查、肺功能檢查,確診為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及支氣管擴張。12例患者中,男3例,女9例;年齡49~75歲,平均年齡(61.93±12.83)歲;病程2~8年,平均病程(5.53±2.45)年。
納入標準:簽署知情同意書;可配合隨訪5年;至少于5年前患慢性肺部疾病;抗體陽性患者肺部疾病就診時抗環瓜氨酸肽抗體檢測陽性,但當時無類風濕性關節炎癥狀;臨床資料完整,可配合隨訪復查。
排除標準: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史;各臟器存在嚴重疾病;合并內分泌疾病;存在免疫系統疾病;認知、精神狀態異常;5年內使用影響免疫系統藥物。
1.2 方法
采集入選肺病患者臨床數據,研究其病史及相關生化指標。統計患者就診時抗環瓜氨酸肽抗體水平(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檢測結果>5 U/mL為陽性)和類風濕因子(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包括類風濕因子和類風濕因子分型;檢測相關炎癥介質(采用免疫比濁法檢測),包括白細胞介素-6和C反應蛋白;采用魏氏法檢測紅細胞沉降率。對患者隨訪5年,參照《2018中國類風濕關節炎診療指南》評估患者是否出現類風濕關節炎[4]。
1.3 觀察指標
(1)比較患者肺病確診時和隨訪5年后的抗環瓜氨酸肽抗體水平、類風濕因子(總)、類風濕因子分型。(2)比較患者肺病確診時和隨訪5年后的炎癥介質水平:包括白細胞介素-6、C反應蛋白和紅細胞沉降率。(3)觀察5年后患者類風濕關節炎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肺病確診時及確診5年后抗體及風濕因子比較
確診5年后,抗環瓜氨酸肽抗體陽性肺病患者的抗環瓜氨酸肽抗體和類風濕因子指標水平均顯著高于肺病確診時(P<0.05)。見表1。
2.2 肺病確診時及確診5年后炎癥介質比較
確診5年后,抗環瓜氨酸肽抗體陽性肺病患者的紅細胞沉降率水平、C反應蛋白和白細胞介素-6水平均顯著高于肺病確診時(P<0.05)。見表2。
2.3 肺病確診5年后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生情況
隨訪5年顯示,抗體陽性組入選的12例患者均發展為類風濕性關節炎。
3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及支氣管擴張癥患者有向類風濕性關節炎轉化的傾向已在臨床上達成共識。以人類遺傳易感性為基礎,在各種發病原因,包括細胞內、病毒及煙草因素等的參與下,在肽酰精氨酸脫亞胺酶參與催化下,經過翻譯后修飾而形成的多種瓜氨酸化蛋白,引起各種淋巴細胞、細胞因子等的活動,引起自身免疫性反應、關節組織侵蝕損傷和血管翳產生等,引起了類風濕關節炎的出現。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及支氣管擴張癥患者的實驗室檢查可見抗環瓜氨酸肽抗體和類風濕因子的滴度增高、炎癥反應蛋白質增加,最后發展為類風濕性關節炎[5]。
相關研究表明,肺可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早期啟動部位。炎癥導致肺組織出現瓜氨酸化自身抗原,從而產生相關自身抗體,在早期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和部分健康者(未患病,但有類風濕性關節炎家族史或抗環瓜氨酸肽抗體陽性)的痰中都出現了抗環瓜氨酸肽抗體/類風濕因子,但血清中抗體為陰性或水平較痰液低[6]。這意味著抗環瓜氨酸肽抗體等的自身抗體極有可能在肺部組織中產生,又或者將肺部作為自身免疫性紊亂的首發部位。此外,醫務人員還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支氣管肺細胞和滑膜細胞中鑒別了結構一致的瓜氨酸化肽分子及瓜氨酸化的波形蛋白,有力支持了上述觀點[7]。可以發現,在肺部中首先出現自身免疫紊亂,當自身抗體在肺部中形成后就可和滑膜中瓜氨酸化的抗原進行交叉反應,從而導致關節炎等損害,這些瓜氨酸化抗原也可能成為新型藥物靶點[8]。但是,肺部疾病中抗環瓜氨酸肽抗體陽性患者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潛在風險尚不明確,有待深入分析。
本研究對抗環瓜氨酸肽抗體陽性的慢性肺部疾病進行了長期隨訪,入選的12例抗環瓜氨酸肽抗體陽性的慢性肺病患者均發展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可知抗環瓜氨酸肽抗體陽性的慢性疾病患者后續發生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風險較高,但是其發生機制尚不明確。此外,本研究發現,確診5年后,抗環瓜氨酸肽抗體陽性肺病患者的抗環瓜氨酸肽抗體和類風濕因子指標水平均顯著高于肺病確診時(P<0.05);確診5年后,抗環瓜氨酸肽抗體陽性肺病患者的紅細胞沉降率水平、C反應蛋白和白細胞介素-6 水平均顯著高于肺病確診時(P<0.05)。可知,抗環瓜氨酸肽抗體陽性的慢性肺部疾病患者出現了抗環瓜氨酸肽抗體,且其類風濕因子指標水平升高伴炎癥介質升高,因此增加了患者疾病發展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風險,需高度警惕。因此,應密切監測慢性肺部疾病患者的抗環瓜氨酸肽抗體水平,積極防控類風濕性關節炎。
本研究已經證明,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及支氣管擴張的患者存在抗環瓜氨酸肽抗體陽性的人群有發展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風險。因此,臨床應長期監測此類群體機體是否出現對抗環瓜氨酸肽抗體。早期篩選出陽性患者后,應積極治療其原發病變,并嚴格戒煙,培養良好生活習慣,以阻斷肺部炎癥,阻滯患者向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轉化進程。此外,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對預防、遲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生具有積極意義,而頑固性的惡習會對疾病的發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其中,吸煙的危害不容小覷。香煙中有多種有害物質,被吸入肺內可導致人體肺部發生異常炎癥反應。有研究指出,吸煙提高了患者支氣管的肺泡灌洗樣本中瓜氨酸水平,從而形成高滴度的抗環瓜氨酸肽抗體,進而導致了呼吸道黏膜和肺實質的自身免疫性反應。抽煙也可能增加樣本中多肽酰精氨酸脫亞胺酶-2的表達,該酶會參與蛋白質瓜氨酸化過程,導致抗環瓜氨酸肽抗體的增加,進而提高了肺病患者群患上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可能危險性。因此,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同時應指導患者戒煙,摒棄惡習,并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
綜上所述,慢性肺部疾病可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早期)觸發啟動因素之一,抗環瓜氨酸抗體陽性患者發病風險較高,臨床應積極治療肺部疾病,并做好抗環瓜氨酸抗體水平監測,降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生風險。
參考文獻
[1]薄娜娜,劉丹丹,張蓓,等.抗氨基甲酰化蛋白抗體聯合抗環瓜氨酸肽抗體診斷類風濕關節炎的價值[J].江蘇醫藥,2022,
48(9):879-882,886.
[2]蔡軍.聯合檢測類風濕因子類風濕因子IgM-RF、IgG-RF、IgG-RF及抗環瓜氨酸肽抗體對早期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價值研究[J].貴州醫藥,2021,45(4):522-524.
[3]張銀環.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血清抗環瓜氨酸肽抗體、類風濕因子、C-反應蛋白水平變化及診斷意義[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22,6(3):93-96.
[4]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2018中國類風濕關節炎診療指南[J].中華內科雜志,2018, 57 (4):242-251.
[5]葉華英.類風濕因子、抗環瓜氨酸肽抗體及紅細胞沉降率指標檢測在類風濕性關節炎早期診斷與篩查中的價值[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22,6(2):91-93.
[6]孫慧瑩,劉曉敏,王永福,等.IVC、HA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繼發間質性肺病的相關性研究[J].臨床肺科雜志,2022,
27(2):174-178.
[7]許望東,王禹婷,李文鈺,等.抗環瓜氨酸肽抗體陽性人群中炎癥因子的表達及意義[J].成都醫學院學報,2022,
17(1):29-33.
[8]葛修芹,張金山,張忠誠.類風濕性關節炎并間質性肺病的影響因素分析及其風險預測列線圖模型構建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21,29(9):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