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通過對自貿港背景下海南省與東盟部分國家(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沖浪賽事產業的外部環境的對比分析,和對以三亞市、萬寧市、陵水黎族自治縣為代表的海南省沖浪賽事產業內部環境分析,明確了海南省三亞市、萬寧市、陵水黎族自治縣三地在自貿港建設中的戰略定位應凸顯各自獨特的發展優勢,其中三亞市應定位在潮流、智能沖浪產業發展上,萬寧市應定位在沖浪賽事專業化帶動產業化上,陵水黎族自治縣應定位在沖浪動力沖浪賽事與休閑沖浪產業發展上。
關鍵詞:海南省" 東盟" 萬寧市" 三亞市" 陵水黎族自治縣
1、調查研究對象
在對自貿港背景下海南省沖浪賽事產業與東盟國家(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沖浪賽事產業對比下,以海南省沖浪產業、沖浪賽事集中的東線沿海城市沖浪賽事產業發展環境為研究對象,其中海南省三亞、萬寧、陵水黎族自治縣三地為代表。
2、調查研究方法
2.1、文獻資料法
全面搜集海南省與東盟沖浪賽事產業的文字、媒體以及旅游信息平臺的資料,獲得海南省三亞、萬寧、陵水黎族自治縣的沖浪產業的信息分析內部環境,東盟部分國家(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沖浪賽事產業背景信息資料分析外部環境。
2.2、實地調查法
走訪海南省三亞市、萬寧市、陵水黎族自治縣三地沖浪賽事產業,了解以上三個市縣的相關沖浪賽事活動,并與三個市縣沖浪賽事和沖浪節活動相關的工作人員進行溝通交流,獲得了三個市縣開展有關的沖浪賽事產業發展的經驗和認識等,幫助作者完成了海南省沖浪賽事產業發展的內部環境分析。
2.3、SWOT 分析法
通過對自貿港建設的海南省與東盟部分國家(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沖浪賽事產業發展在優勢、劣勢、機遇、挑戰四個維度上(SWOT分析)的分析,即態勢分析,建立矩陣,清晰羅列分析自貿港背景下海南省沖浪賽事產業發展的外部環境,進而為海南省沖浪賽事產業發展戰略規劃提供決策依據。
2.4、PEST分析法
結合海南省自貿港的建設,對海南省萬寧市、三亞市、陵水黎族自治縣沖浪賽事產業發展背景做PEST分析(P代表到當地政策,E代表經濟,S代表社會,T代表技術),為以上三個市縣能夠精準有力地緊抓各自沖浪賽事產業發展的著力點提供支撐。
3、自貿港背景下海南省沖浪賽事產業發展外部環境分析
《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中提出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有世界規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超過1.2萬美元,居民消費優化升級同現代生產方式相結合,是全球最具成長性的消費市場,消費潛力巨大。通過擴大旅游消費,促進群眾體育消費,提升新型市場化體系建設。在此之前海南省為了深化國際國內市場化建設自由貿易港,著力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我國賦予海南省戰略定位其中之一便是建設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充分發揮海南省自然資源豐富、地理區位獨特以及背靠超大規模國內市場和腹地經濟等優勢,以發展旅游業、現代服務業等為焦點,在建設中大力推動旅游與文化體育等的深度融合。
海南省沖浪賽事產業是依托自然地理環境優勢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大市場,通過深化沖浪賽事產業變革,完善沖浪賽事產業鏈條,在沖浪賽事帶動下加大沖浪培訓和沖浪旅游的分量。通過對海南省與東盟的沖浪賽事產業發展情況進行SWOT分析比較,清晰展現海南省沖浪賽事產業發展外部環境——局部國際環境的競爭。
通過表1分析得知,海南省沖浪賽事產業主要競爭對手是東盟部分國家(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發展外部環境即國際上沖浪賽事產業定位在“沖浪賽事+旅游”,沖浪賽事和沖浪節等大型活動舉辦頻繁,沖浪賽事產業鏈逐步完善。東盟部分國家(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主要依靠旅游產業,在旅游產業上添加沖浪賽事,強化了沖浪賽事在量(賽事參與的人數、賽事舉辦的次數)上的發展。但沖浪賽事產業發展的外部環境如社會治安、基礎設施建設、內部深耕沖浪賽事產業鏈等方面比較薄弱。海南省與東盟存在量與強度的不同,海南省著重提升“旅游+”的擴展,如“旅游+體育”、“旅游+沖浪”不僅
在量上改善明顯,而且在強度(賽事級別的高度、沖浪隊伍發展規劃的遠度、沖浪賽事種類的寬度)上提升快速。
4、自貿港建設背景下海南省沖浪賽事產業發展內部環境分析
海南省沖浪產業發展自2000年開始出現,主要以國外游客傳授沖浪技術為主,帶動了最早的一批浪人的逐浪之旅和競浪之潮。2016年沖浪項目入奧,進一步刺激我國國內沖浪產業的發展,海南省沖浪產業尤其是沖浪賽事產業發展在此機遇下突飛猛進。
2018年《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海南省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指導意見》、《海南省關于發展水上運動指導意見》進一步促進“旅游+體育”的發展,借助海南省的水上運動發展自然地理優勢,促進體育產業與旅游的進一步交叉融合發展。2020年《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為海南省發展旅游與文化體育加入更強大的政策動力。
表2、表3、表4分別是通過PEST分析法(P代表當地政策、E代表經濟、S代表社會、T代表技術)對海南省三個代表市縣(即海南省三亞市、萬寧市、陵水黎族自治縣)做沖浪賽事產業分析。分析三地發展沖浪賽事產業的內部環境(國內),以求自貿港大背景下海南省發展沖浪賽事產業在不同地區的精準定位與發展過程中能夠發掘地方的優勢潛力,為三地沖浪賽事產業規劃提供科學助力。
通過表2得知,海南省三亞市在沖浪賽事產業發展管理(包括監管、法規建設、民間組織發展、技術進步和投入)上加快了腳步,進入“沖浪+智能”。對尾浪沖浪、滑板沖浪、VR沖浪和比賽消費娛樂健身等需求產品呈多樣化發展趨勢。其定位集中在初級沖浪者、尾波沖浪兩個角度發展沖浪賽事產業。隨著市場的不斷擴展和發展,以及相關規章制度和產業政策的不斷完善,沖浪賽事產業逐步由成長期進入成熟期。若傳統沖浪賽事產業發展是第一次跨越,“沖浪+智能”將是第二次跨越,是可持續發展的有益嘗試或改進。
通過表3得知,海南省萬寧市當地政策上注重項目規劃,沖浪專業發展以沖浪賽事發展為點,以沖浪橫向產業鏈的輻射范圍為面,發揮以點帶面的作用。但萬寧市沖浪產業只有建設政策卻無相關管理規定,有戰略規劃方向與項目落地,但行業管理交由鄉鎮管理的方式整合度不夠。經濟上“沖浪+旅游”作為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使第三產業的生產總值提升,沖浪的增加值提升。社會上帶動了沖浪產業從業人員數量和服務質量的提升。技術上有別于三亞的休閑、娛樂,傾向專業化帶動市場化的提升。
萬寧市長期保持與WSL、ISA在競技水平和裁判評定等方面的民間交流與合作,是沖浪賽事、沖浪培訓、沖浪娛樂、沖浪會展、沖浪用品制造等為一體的集成地,隨著國家沖浪隊落戶萬寧市,國家級沖浪賽事也不斷在此開戰,促使沖浪賽事產業縱深化發展。
通過表4得知,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將打開“體育+旅游”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主打休閑、娛樂,定位在動力沖浪賽事產業開拓,向動力沖浪賽事和槳板沖浪賽事方面深耕。因處于剛剛起步階段,大部分參與者是從三亞市或萬寧市轉站,屬于東南線待有效開發的地帶。但在沖浪賽事帶動下價值才慢慢體現,建議與三亞市、萬寧市形成沖浪賽事產業區域合作,提供優惠條件和支持,在地理位置上形成東南線沖浪賽事產業群。另外,有別于前兩者,可專注于動力沖浪賽事產業和休閑沖浪產業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海霞,梁仁春.自貿港建設背景下海南沖浪賽事產業化發展路徑調查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2,10.
[2]王南,周恩生,戴敬東.賽事活動視域下的沖浪度假區規劃策略——以萬寧日月灣沖浪度假區為例[J].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學報,2021,28(02).
[3]胡文鳳.我國沖浪短板項目后備人才培養現狀與對策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22.
[4]崔文皓,高平. 沖浪運動發展的國際經驗與中國啟示[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第十二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墻報交流(體育社會科學分會,2022.
[5]張倩,亓元.三亞沖浪旅游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旅游與攝影,2022(09).
[6]王霖.美國、澳大利亞沖浪運動發展的經驗與啟示[J].大理大學學報,2021,6(06).
[7]陳政.三亞市休閑體育旅游發展現狀分析及建議[J].產業創新研究,2022(19).
[8]三亞市統計局.三亞市統計局統計年鑒2021年年鑒[M].海南:三亞市,2022.
[9]萬寧市統計局.萬寧市人民政府統計數據2021年年鑒[M].海南:萬寧市,2022.
[10]陵水黎族自治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陵水黎族自治縣人民政府關于陵水黎族自治縣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R].海南:陵水黎族自治縣,2021,4.
[11]陵水黎族自治縣人民政府.陵水黎族自治縣人民政府陵水黎族自治縣旅游人才發展規劃(2021-2025)[R].海南:陵水黎族自治縣,2021,4.
基金項目:海南省高等學校科學研究資助項目,項目編號:Hnky2021-76。
作者簡介:趙海霞(1986-),碩士,助教,研究方向:體育學;
通訊作者:梁仁春(1983-),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