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大國際體育比賽,尤其是奧運會格斗對抗運動項群比賽的裁判判罰依據與執裁特征,對國內相關裁判員、運動員、教練員而言,具有重要觀摩與訓練比照價值。研究借助文獻資料法、錄像觀察法、數理統計法,對東京奧運會跆拳道項目全部157場比賽的判罰次數和判罰原因進行分類統計和數據分析。結果表明:國際級裁判員的執裁非常準確、客觀、公正;比賽更偏向于讓執裁水平更高的裁判員擔任主裁判員;錄像審議次數較多,但是審議成功的較少;男性運動員被判罰次數較女性偏多。
關鍵詞:東京" 奧運會" 跆拳道" 裁判員" 判罰
引言
跆拳道裁判作為競賽場上的裁決者,其執裁是根據競賽規則和組委會要求,對運動員的行為作出判決。裁判員在一場比賽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多數人都忽略了裁判員在一場比賽中的影響。大量運動員、教練員及學者會花費較多時間研究不同選手的技戰術動作,卻較少研究裁判員的判罰特征。本文通過對2021年東京奧運會跆拳道項目比賽中裁判員的判罰特征進行研究,了解奧運會比賽中裁判員對比賽產生的影響。所得出的結果可為我國運動員和教練員在技戰術制定上擁有新的思路,為我國裁判員的學習提供參考。
1、研究對象及方法
1.1、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2021年東京奧運會跆拳道項目全部157場比賽中的裁判判罰特征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文獻引用法:查找閱讀中國知網等權威論文網站的文獻期刊和跆拳道比賽規則等,查找國內外發表的相關文獻,確立本文的大概框架,理清文章結構;
(2)錄像觀察法:通過央視頻APP觀察2021年東京奧運會跆拳道項目全部157場比賽,了解裁判判罰特征;
(3)數據分析法:通過觀察2021年東京奧運會跆拳道項目的比賽,利用Excel對判罰的相關數據信息進行整理,并用Spss 26.0對信息進行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比賽裁判判罰次數統計與分析
(1)不同性別的裁判員的判罰次數統計與分析。
表1是通過觀看2021年東京奧運會跆拳道項目所有比賽157場影像對里面所出現的判罰按裁判員的性別作出的統計。
如表1,通過對比賽的次數的統計,一共舉行了153場單人比賽和4場混合團體比賽?;旌蠄F體比賽一共有兩局,每局會交換一名主裁判員,因此,裁判員一共上場了161場。本次比賽共有30名裁判員,15名男裁判員,15名女裁判員。其中男性裁判員充當主裁判員一共上場96次,女性裁判員上場61次。男性主裁判員出場次數要多于女性主裁判員,因此,男性主裁判員給出判罰的次數要明顯多于女性主裁判員。男性裁判員共給出414次判罰,女性主裁判員共給出196次判罰。
不同性別對不同判罰原因給出的次數是相似的,男性和女性主裁判員判罰原因最多都為倒地,分別是159次和87次。其次都為出界,分別為72次和47次。最少的判罰原因為“猴踢”或“魚踢”,次數為0次。運用Spss 26.0對數據進行分析,認為不同性別主裁判員對不同判罰原因的判罰次數不存在顯著差異。
(2)不同級別的運動員的犯規次數統計與分析。
如表2 所示,針對下列犯規原因進行了全面分析:出界、倒地、回避或拖延比賽、抓或推對方運動員、提膝阻擋對方運動員進攻、故意踢擊對方腰部以下部位、“分開”口令后進攻對方運動員、用手進攻對方運動員頭部、用膝蓋頂撞或進攻對方運動員、進攻倒地的運動員、不良言行、“猴踢”或“魚踢”等。
一是運動員總體被判罰情況。無論是哪個級別,倒地都是犯規次數最多的一種,共判出246次。男性運動員被判罰133次,女性運動員被判罰93次,混合團體比賽被判罰20次。其次是出界,總計判出119次,男性運動員總計被判罰60次,女性運動員被判罰53次,混合團體比賽被判罰6次。第三是抓或推對方運動員,總計判出82次,其中男性運動員總計被判罰53次,女性運動員被判罰26次,混合團體比賽被判罰3次。倒地這一判罰出現次數多大多是因為運動員們想通過倒地方式來得分或者是躲避攻擊,其中男性運動員更喜歡使用旋轉技術進行進攻,旋轉動作導致重心不穩以至于摔跤,所以男性運動員摔跤犯規的次數比女性運動員多。再者很多運動員喜歡在大比分領先的情況下在比賽結束前幾秒用出界這一犯規動作拖延時間,導致出界出現次數較多。
二是不同性別運動員被判罰情況。男性運動員總體被判罰次數比女性運動員要多,男性運動員總共被判罰344次,女性運動員總共被判罰227次。每個不同級別也是男性運動員要比女性運動員被判罰的總次數要多,男性運動員被判罰次數最少的是80公斤級以下,共計被判罰68次,女性運動員被判罰次數最多的是67公斤級以下,共計被判罰65次。除了提膝阻擋對方運動員進攻和進攻倒地的運動員外,所有判罰種類中男性運動員被判罰的次數也比女性運動員要多。雖然總數上存在一定差異,但不同性別的運動員對于不同原因判罰的次數在總判罰次數中的占比是非常相似的。運用Spss 26.0進行相關性分析認為不同性別的運動員對于不同原因判罰不存在顯著差異。
三是不同級別運動員被判罰情況。男子被判罰次數最少的級別比女子被判罰次數最多的級別還要多。男子被判罰次數最多的級別是68公斤級以下,共計被判罰115次;女子被判罰次數最多的級別是67公斤級及以下,共計被判罰65次。被判罰次數最少的男子級別是80公斤級以下,共計被判罰68次;女子級別是67公斤級以上,共計被判罰50次。男性運動員在比賽中更為主動,旋轉腿法使用次數更多,因此,倒地這一判罰出現的次數明顯比女性運動員多。再者女性運動員更喜歡使用前腿進行遠距離進攻,抓或推對方和故意踢擊對方腰部以下部位的次數相對較少。男性運動員較女性運動員更喜歡近距離攻擊,男性運動員雙方身體接觸更多,犯規次數也會更多。
(3)不同判罰目的次數的統計與分析。
如表3所示,通過分析判罰目的,可分為四種類型:公平性、安全性、觀賞性和體育道德性。其中抓或推對方運動員和“分開”口令后進攻對方運動員代表公平性。故意踢擊對方腰部以下部位、用膝蓋頂撞或進攻對方運動員、用手進攻對方運動員頭部和進攻倒地的運動員代表的是安全性。懲罰出界、倒地、回避或拖延比賽、提膝阻擋對方運動員進攻和“猴踢”或“魚踢”是為了提升觀賞性。懲罰不良言行是為了提倡體育道德。
代表觀賞性的判罰次數最多共427次,其中代表公平性的判罰共115次;代表安全性的判罰共62次;代表體育道德性的判罰共6次。通過不同性質判罰的次數可見本次奧運會跆拳道項目比賽最重要的目標是提高比賽的觀賞性,說明運動員在比賽中為了不失分,大多采用保守的進攻方法,有大量的消極行為,這也可能是跆拳道比賽觀賞性有待于提高的原因。裁判對安全性的判罰很少,是因為跆拳道運動員專業素養很高,安全意識高、安全防范能力強、對規則的了解深入。公平性的判罰有115次,占所有判罰的19%,說明在比賽中還是有些運動員為了獲利而采用不當行為,但比例不是很高,說明了奧運會的運動員職業素養很高。體育道德性的判罰只有6次,說明國際比賽非常文明且有素質的。
2.2、錄像審議次數統計與分析
(1)不同種類判罰的錄像審議中成功與失敗次數統計與分析。
據表4所示,本次比賽共有57次關于判罰的錄像審議,其中49次失敗,8次成功。從比例上看裁判判罰的準確度較高,但依然有誤判情況。12種判罰中共有7種被提出錄像審議,回避或拖延比賽、故意踢擊對方腰部以下部位和用手進攻對方運動員頭部這3種判罰無成功次數,其余3種均有審議通過的情況。倒地和“分開”口令后進攻對方運動員這兩種判罰均有3次審議成功,出界和抓或推對方運動員這兩種判罰僅有一次審議成功。抓或推對方運動員是錄像審議次數最多的,共有22次,其中失敗21次,成功1次。從審議的次數來看,抓或推對方運動員這一判罰是最具有爭議性的,但審議的成功率不高,說明裁判員在這一判罰上還是非常準確的。
(2)主裁判員漏判和錯判次數的統計與分析。
通過反復觀察錄像研究對比2021年東京奧運會跆拳道比賽項目錄像和比賽規則統計出本次比賽上裁判員漏判或錯判的次數。其中漏判一共有53次,其中提膝阻擋對方運動員進攻次數最多,共12次。其次是倒地有10次漏判,再是抓或推對方運動員有9次。錯判較漏判的數量要少很多,共4次,其中回避或拖延比賽有2次,占比最多。
本次比賽裁判判罰基本都是在有明顯犯規情況下才給予判罰,模棱兩可的動作一般不給予判罰,因此判罰準確度較高,相應會漏掉一些模糊的判罰,例如抓或推對方運動員和提膝阻擋對方運動員進攻這些較為模糊的判罰原因漏判的情況出現次數較多。裁判員也會出現一定的明顯失誤,例如倒地和出界是最好界定的判罰種類,12號裁判員漏判一個出界,教練員舉牌進行錄像審議,最終的結果是審議成功追加一個出界的判罰。
再者奧運會比賽的參賽運動員都是世界頂尖級水平,能力非常強且動作非??欤袝r會難以辨別其是否犯規。例如有一名裁判員判罰一方運動員倒地犯規,但經過錄像審議后判定該運動員并未倒地。其次運動員對比賽規則的了解程度非常高,有一部分運動員會利用裁判員的視覺死角來進行犯規動作,因此會出現一些漏判的情況。通過觀察錄像可以很明顯發現有運動員在裁判的另一邊會做出抓腿和抓人的犯規動作。
在比賽進行中運動員有個別犯規動作但未影響比賽的順利進行,裁判通常不進行判罰。如提膝阻擋對方運動員進攻和故意踢擊對方腰部以下部位出現多次但未影響比賽的順利進行所以未給出相應的判罰。出界這種明顯犯規也可能會出現不判罰的情況,例如25號裁判員在雙方運動員都出界的情況下選擇雙方都不給予判罰。
2.3、不同裁判作為主裁判員上場次數及相關數據的統計與分析
(1)不同裁判上場作主裁判員次數統計與分析。
據表5所示,所有裁判員一共上場161次,其中5號裁判員和12號裁判員作為主裁判員上場次數最多,都為11次。其次是10號、16號和30號裁判員作為主裁判員上場9次。作為主裁判員上場次數最少的是4號裁判員,僅上場一次。1號、6號和22號裁判員作為主裁判員也只上場了2次。
不同裁判員的執裁水平存在差異性。通過反復觀察錄像,5號裁判員作為主裁判員期間判罰非常準確,控場能力強,判罰手勢給出果斷有力。12號裁判員控場能力和氣勢都非常強,判罰的準確度非常不錯,但稍遜于5號裁判。反觀1號裁判,判罰手勢有猶豫的情況。她執裁的其中一場,紅方運動員被踢中手臂后出現明顯無法進攻的情況,并未第一時間暫停比賽,導致比賽的安全隱患增加。
決賽會選擇判罰準確度更高的裁判員作為主裁判員上場。就本次比賽而言,作為主裁判員上場次數越多,說明判罰的準確度越高。女子49kg級及以下和男子68kg級及以下的決賽均由5號裁判員作為主裁判員,女子57kg級及以下由26號裁判員作為主裁判員,女子67kg級及以下的決賽均由8號裁判員作為主裁判員,女子67kg級以上的決賽均由29號裁判員作為主裁判員,男子80kg級及以下的決賽均由12號裁判員作為主裁判員,男子80kg級以上的決賽均由10號裁判員作為主裁判員。以上裁判員在本次比賽中均執裁5次及以上,5號和12號裁判員是作為主裁判員次數最多的兩人。
(2)不同裁判員作為主裁判員上場遇到關于判罰的錄像審議次數統計與分析。
教練員一共提出了91次錄像審議,30名裁判員中有22名裁判員有過錄像審議的記錄。從總數上10號裁判在作為主場裁判期間教練員舉牌次數最多,共有10次,審議成功次數只有1次。11號和26號裁判錄像審議次數最少,都只有1次。從審議成功次數來看,22名裁判員中有10名裁判員錄像審議成功次數為零,4名裁判員錄像審議成功次數為1次,3名為兩次。12號裁判員成功次數最多,共成功了4次。且他也是錄像審議成功率最高的裁判,當主裁判員期間一共收到9次錄像審議,成功4次。
(3)裁判員手勢準確度和規范度。
裁判手勢的準確度非常高,絕大多數的手勢都完成得非常準確。但主裁判員會出現一些漏手勢的情況,例如30號裁判員在一次雙方運動員都倒地的情況下未做出手勢,1號裁判員出現兩次運動員倒地后漏做起立手勢。邊裁在出現突發狀況例如教練員舉牌、機器故障等需要提醒主裁判員暫停比賽時舉手非常及時,舉手動作也非常標準。打分的準度也非常不錯,只有少數漏加和錯加的情況。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1)不同性別的運動員,男性運動員被判罰次數較女性偏多。男性小級別運動員被判罰次數明顯多于大級別,女性運動員各級別則較為平均;
(2)主裁判員在給出判罰時最注重的是比賽的觀賞性與流暢性,其次才是判罰的精細化與客觀性;
(3)錄像審議次數較多,但是審議成功的較少。其次通過觀看比賽視頻回放可看出,裁判員漏判錯判的次數也較少。說明國際級裁判員的執裁非常準確、客觀、公正;
(4)30名裁判員都擔任了主裁判員,但不同裁判員上場的次數差距明顯。說明比賽更偏向于讓執裁水平更高的裁判員擔任主裁判員,特別是決賽的主裁判員。
3.2、建議
(1)國內教練員應通過觀看國際賽事,針對國際賽事上裁判員的判罰尺度及判罰側重點對運動員進行賽事戰術調整和制定相應的訓練計劃;
(2)國內裁判在執裁時的判罰尺度及判罰側重點需要向國際賽事靠攏,增強國內賽事判罰的規范性;
(3)國內裁判員在進行培訓時,可以選取本次奧運會視頻作為素材進行裁判規則的講解。
參考文獻:
[1]向冉冉,鄧羅平,王冠博.《體育法》中關于青少年體育修訂內容的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2,30(10).
[2]姜熙.新修訂《體育法》“競技體育”章的條文解讀、立法評析和配套立法完善[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22,56(09).
[3]吳明軒.基于四段指標評估法對我國優秀乒乓球運動員孫穎莎的技戰術分析[D].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疆師范大學,2022.
[4]楊曉晴.基于Interbrand評估法的體育品牌價值評估研究——以李寧公司為例[D].遼寧?。簴|北財經大學,2022.
作者簡介:龔雨竹(1999-),女,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