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匯聚在浩渺的書卷當中,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延續了燦爛的華夏文明。開展傳統文化閱讀推廣活動能夠更好地促使社會公民了解傳統文化,并讓社會公民承擔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與義務。圖書館應積極發揮自身的優勢作用,整合文化資源,開創全新的閱讀推廣活動,貼合時代發展趨勢,為優秀傳統文化的閱讀推廣提供強大的支撐。
圖書館開展中華傳統優秀文化閱讀推廣工作的不足之處
缺少本土特色
當前,圖書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閱讀推廣工作存在較強的隨機性以及隨意性,缺乏標準的執行框架以及內容,難以體現地方特色。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各地都有著具有地域特色的優秀傳統文化。而圖書館在推廣傳統文化閱讀的過程中忽略了地域特色這一優勢,在打造傳統文化閱讀品牌時缺乏對本土特色資源的利用,并且由于調研不足,僅一味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般內容,沒有迎合當地受眾舉辦閱讀推廣活動,導致傳統文化閱讀推廣效果不佳。
缺乏系統設計
圖書館針對優秀傳統文化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時,僅僅局限于讀者活動以及文獻收集等方面,缺乏標準化、長效化系統設計,導致傳統文化閱讀推廣后續動能不足。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既包括圖書館內在的不足,同時也涉及外界影響因素。
圖書館自身不足:目前,圖書館開展的活動項目較為豐富,但基于傳統文化打造的閱讀活動通常為外包形式。盡管這種形式能夠有效解決圖書館人員緊缺的問題,實際投入資金與效能產出之間卻無法形成正比。圖書館沒有投入充足的時間、精力了解讀者,難以掌握讀者的審美情趣、價值取向以及閱讀需求等,將會導致閱讀推廣活動的實效性較差。
外界影響因素:圖書館開展的傳統文化閱讀推廣活動大多數會參與評優,然而評優時間間隔較短,這將會對圖書館傳統文化閱讀推廣活動的設計效果以及設計思路等產生影響。在短時間內開發設計復雜的閱讀推廣項目,會導致圖書館傳統文化閱讀推廣活動出現形式化、敷衍設計等問題。
缺乏效能評估
在圖書館開展傳統文化閱讀推廣活動的過程中,缺乏效能評估將會影響閱讀推廣活動的有效性。在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的過程中,從采集地方文獻、整合典藏古籍到建設傳統文化閱讀資源庫,再到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的各個環節中,均沒有開展科學有效的效能評估工作,這將導致相關工作人員難以充分了解每一環節的不足之處,無法為后續閱讀推廣活動的開展提供參考。盡管部分圖書館利用調查問卷等方式了解閱讀推廣效果,卻僅僅是針對圖書內容進行總結,缺乏對讀者參與感的調研。
創新傳播不足
眾多圖書館在開展傳統文化閱讀推廣活動時仍舊沿用固有體系,沒有迎合新時期的發展需求進行創新優化,導致閱讀推廣活動創新程度不足。圖書館沒有借助現代先進信息技術創建網絡直播或利用微信公眾號等線上傳播平臺進行閱讀推廣,過去的自上而下的單向推送模式將給受眾帶來不好的體驗。在碎片化信息時代,更快的生活節奏促使人們對信息密度的要求逐漸提高。圖書館若想使傳統文化閱讀推廣活動獲得較高的關注度,應做好創新傳播工作,利用信息時代的信息傳播特點,展現新媒體的傳播效力。
圖書館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閱讀的創新舉措
開展具有本土特色的閱讀推廣活動
圖書館要想更好地開展優秀傳統文化閱讀推廣活動,就要高度重視對本土文化資源的挖掘與利用。開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傳統文化閱讀推廣活動,能夠引發當地群眾的共鳴,圖書館可以利用當地獨特的文化內容吸引更多受眾參與到閱讀活動中。我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少數民族眾多,各地域之間的文化差異較大,眾多鮮明的地方文化共同構成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獻資料具有較強的歷史性,能夠幫助當地民眾充分了解本土特色文化的發源與傳承。
融合本土特色文化資源,打造別開生面的傳統文化閱讀推廣活動,能夠促使圖書館更加深入地向人民群眾推廣傳統文化。例如,蘇州市吳中區可以結合當地文化,選擇相關的民風民俗、名勝古跡等內容,將其作為傳統文化閱讀推廣活動的主題,發動當地人民群眾參與朗讀等活動,積極邀請大眾閱讀有關吳中區的歷史文學資料,并用視頻的形式記錄下來。與此同時,圖書館在開展優秀傳統文化閱讀推廣活動的過程中,需要關注少數特殊群體的閱讀需求。例如,為滿足視障讀者的閱讀需求,可以開展有聲朗讀等活動,邀請視障讀者欣賞吳語講故事或蘇州評話等節目。吳中區圖書館可以通過吳中區的歷史發展,結合有關文獻資料以及文學作品等建設特色地域文化閱讀數據庫,在其中上傳眾多具有當地特色的文學資料,鼓勵人民群眾自主訪問圖書館官方網站,獲取特色優秀傳統文化閱讀資料。或者在每年的“世界讀書日”開展“關愛留守兒童,促進閱讀共享”等主題活動,組織當地文化研究專家走進鄉村地區走訪留守兒童,開展公益講座。向閱讀資源稀缺的地區提供文學作品,向當地民眾闡述當地本土文化,能夠更好地將地方特色文化精髓融入閱讀推廣活動中,促使人民群眾更好地追溯本土地方文化特色,保留歷史記憶,促進地區文化血脈的傳承。
結合現代理念展開系統化設計
圖書館傳統文化閱讀推廣活動如果較為單一,就難以激發廣大群眾的閱讀興趣,讓廣大群眾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也難以打造圖書館閱讀特色品牌形象。圖書館開展優秀傳統文化閱讀推廣活動時,要突破思想壁壘,敢于實踐創新,利用現代化設計思維,基于整體化設計角度展開系統化的活動設計。通過創新手段,全面激發讀者的興趣,吸引讀者積極參與到閱讀推廣活動當中。例如,圖書館可嘗試應用信息化手段,在開展優秀傳統文化閱讀推廣活動的過程中,不將活動本身作為推廣的重點,而是充分利用傳統文化中的各種元素,對其進行優化設計,與圖書館的其他活動相結合,形成全新的閱讀推廣模式。這就要求圖書館為相關活動的開展提供大量專項經費,利用現代設計手段從圖書館館藏古籍中提取資料。例如,以古代各種圖例為基礎,融合古籍中的傳統文化元素,開發具有特色的傳統文化文創產品,如陶瓷杯墊、檀木扇、線裝筆記本等,促使典籍呈現出更具生活化的特征。以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將館藏典籍中的傳統文化傳遞給讀者,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使其能夠全身心投入傳統文化典籍的閱讀過程中。與此同時,圖書館可以開展各類閱讀活動,組織讀者分享閱讀成果,并評比讀者的閱讀成果,選出最佳閱讀者,給予其文創紀念品獎勵,這能夠更好地激勵讀者參與閱讀推廣活動,并積極學習傳統文化,理解傳統文化內涵。
通過開發文創產品,依托更加新奇、有趣的活動平臺,促使圖書館的典藏古籍能夠實現“潤物細無聲”般的推廣,加強讀者與傳統文化之間的聯系。除此之外,傳統典籍以紙質版為主,為了更好地吸引讀者,可以創新出版方式,印制包裝更精美的紙質版文學選集,以外包裝吸引讀者,擴大閱讀推廣范圍;還可以將紙質版書籍轉化為電子展板,在圖書館公益講堂中進行有聲朗讀,利用LED展板與音樂相結合的方式營造古色古香的誦讀畫面,通過新穎的活動方式激發大眾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注重合理評估閱讀推廣活動的效能
為更好地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閱讀推廣活動,圖書館需要檢驗所開展的閱讀推廣活動的成效。以往,圖書館忽略了對傳統文化閱讀推廣活動進行效能評估,其應高度重視活動有效性的科學評估工作。縱觀國際上開展的相關閱讀推廣活動,其均高度重視對推廣效果的科學評估,這樣不僅能夠清晰直觀地了解活動建設成效,還能為下一次活動的開展提供優化參考策略。
根據以往圖書館開展的傳統文化閱讀推廣活動,若圖書館不重視服務管理流程建設以及數據分析等技術的應用,將會導致圖書館舉辦的優秀傳統文化閱讀推廣活動僅僅是表面化、形式化的浮華堆砌,難以從真正意義上發揮閱讀推廣實效,傳統文化也無法深入滲透到讀者的生活當中。基于這樣的問題,圖書館應高度重視閱讀推廣活動的效能評估工作,創建完善且客觀的評價體系。
圖書館可以根據現階段創建的數字化傳統文化數據資源庫,統計活動開展階段圖書館傳統文化資源的點擊使用頻次,通過對比預期活動開展效果,評估圖書館舉辦的傳統文化閱讀推廣活動的實際成效;也可以通過問卷調查等方式了解讀者對傳統文化閱讀推廣活動的反饋,了解閱讀推廣活動中的不足之處;還可以根據讀者的閱讀需求制訂有針對性的閱讀推廣計劃。圖書館應在每次活動結束之后進行效能評估,為下一次的閱讀推廣活動做準備,打造更符合讀者需求的閱讀推廣活動。
迎合新時期發展需求,創新閱讀推廣方式
為了真正實現傳統文化的廣泛傳播,使其深入人心,達到預期的宣傳推廣成效,圖書館應注重現代社會發展的新特征,迎合新時期讀者的需求,創新閱讀推廣方式,把握當前全媒體時代下的全新優勢,掌握讀者的閱讀需求。同時,開展網絡特色閱讀推廣活動,將傳統文化通過發達的網絡系統傳遞給網民,使其參與到傳統文化閱讀中來。這就要求圖書館在開展傳統文化閱讀推廣活動的過程中尋找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之間的契合點,利用更前沿的技術手段,更好地將傳統文化滲透到受眾當中。結合當前階段的網絡媒體發展情況,越來越多民眾參與到互聯網空間中,圖書館應積極借助這一發展趨勢,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在圖書館建設、管理等活動中的有效作用,利用前沿信息傳播技術手段,為圖書館各項活動的開展提供更高的服務效能。
近年來,圖書館充分利用網絡開放空間以及線上傳播平臺等積極探索傳統文化閱讀推廣活動建設。例如,某圖書館在喜馬拉雅聽書軟件上注冊官方平臺賬號,創立傳統文化閱讀電臺,以音頻方式與聽眾進行互動,從而實現了對傳統文化閱讀的有效推廣;其在該網絡媒體平臺上上傳各種特色傳統文化文獻資源,以音頻方式傳播特色歷史文化以及當地民間習俗等,全年累計互動量高達2000萬次。同時,圖書館可以利用短視頻軟件制作傳統文化短視頻課程,將典籍中的文化內容進行轉化,并利用前沿信息傳播技術傳遞給公眾,有效擴大傳統文化閱讀推廣范圍,提高傳統文化閱讀推廣效率。
做好市場調研,完善傳統文化資源結構
為推廣傳統文化閱讀,促使公眾深入了解傳統文化,圖書館應當積極開展市場調研工作,依據不同人群的閱讀需求,優化傳統文化資源結構,創建符合公眾閱讀需求的傳統文化資源結構。比如,圖書館管理人員可以統計當前傳統文化圖書的銷售情況,充分掌握公眾傳統文化閱讀的實際情況,并適當增加傳統文化圖書的購買量,為傳統文化閱讀推廣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時,為了方便大眾閱讀,除了需要對傳統文化圖書資源進行合理配置之外,還要針對不同人群的閱讀心理特點,從讀者的視角展開深入分析,合理調整館內圖書排架,盡量將優秀傳統文化圖書擺放在醒目的位置,讓讀者能夠在第一時間發現這類圖書。此外,還可以依據不同的主題對館內的圖書書架進行合理的劃分,開展不同主題的傳統文化閱讀推廣工作。例如,依據圖書館的建設規模、館內圖書類型建立“小說專區”“讀史專區”等,并在相應的專區內放置類型相同但版本不同的優秀傳統文化圖書,以及與傳統文化圖書相關的解讀類小冊,并將其推薦給讀者。這種將傳統文化圖書進行分區放置的方式能夠讓讀者充分結合自身興趣全身心地投入閱讀過程中,有效提升傳統文化閱讀推廣的效果。
圖書館開展傳統文化閱讀推廣工作具有鮮明的優勢。圖書館通過整合館內典籍等傳統文化資源,做好精確的定位服務,利用創新手段開展閱讀推廣活動,能夠有效擴大閱讀推廣范圍,促使社會公眾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傳統文化閱讀活動中,不斷激發公眾對傳統文化的閱讀興趣,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使其了解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進而成為傳統文化的傳播者與弘揚者,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齊齊哈爾市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