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年銜接過渡期做好農村閱讀推廣工作,對鞏固拓展文化扶貧成果以及助推鄉村文化振興具有重要意義。現首先概述五年銜接過渡期以及農村閱讀推廣的內涵,其次總結農村閱讀推廣現狀及問題,最后提出充分發揮農家書屋作用、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豐富閱讀推廣形式等建議,以期為全民閱讀工作在農村地區的縱深發展以及助推鄉村文化振興提供有益參考。
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成為全國關注的熱點問題。經過全國人民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精準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的不懈奮斗,我國取得了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歷史任務。然而,脫貧摘帽不是終點,隨之而來的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征程。國家要復興,鄉村必振興。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之魂,在經濟文化發展相對滯后的農村地區加強閱讀推廣是推動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抓手,在五年銜接過渡期做好農村閱讀推廣工作對促進農村地區的精神文明建設、經濟發展以及鄉村文化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五年銜接過渡期背景下農村閱讀推廣的內涵
五年銜接過渡期的內涵
2021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提出在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后,設立5年過渡期。這意味著我國廣大農村的發展形勢發生了變化。與此同時,在五年銜接過渡期如何鞏固脫貧成果、做好政策接續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認為五年過渡期的設定不僅是對脫貧攻堅成果的鞏固,更是平穩過渡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征程必不可少的環節。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從“輸血式”扶貧到“造血式”扶貧,從單純的資金扶貧到“扶智”和“扶志”的精神扶貧,扶貧工作的效果顯著提升,激發了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脫貧內生動力。我國為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付出了巨大努力,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因此,必須牢牢守住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中共中央審時度勢,決定設置五年銜接過渡期,這是一項經過全面調研、深度考慮、立足實際且符合科學發展規律的重大決策。五年銜接過渡期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提供了充足的緩沖時間,在這段時間內,相關部門應科學制定規劃,堅持不放松、不懈怠的態度,落實好中央的各項政策,從而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農村閱讀推廣的內涵
對于閱讀推廣的內涵,學界有著不同的看法。陳幼華認為,閱讀推廣是一種為傳承文化、提升素質,由組織或者個人以閱讀為主題開展的各種活動實踐[1]。周秋菊、王月娥認為,閱讀推廣是由社會組織、團體或個人采用特定的方法和途徑開展的文化活動,旨在實現促進個人和社會發展的目標。閱讀推廣通過擴大閱讀的受眾范圍,提升個體的閱讀意識和影響力,促使更多人主動加入閱讀行列[2]。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閱讀推廣可以被視為一種文化傳播手段,其采用多種閱讀主題和推廣形式,旨在普及閱讀文化,培養人們對閱讀的興趣和自主閱讀的意識。農村閱讀推廣作為全民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受眾是農村民眾。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我國總人口為14.43億人,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5.09億人,占36.11%[3]。因此,加強農村閱讀推廣對推動全民閱讀具有重要意義。加強農村地區的閱讀推廣有助于提升農村民眾的閱讀素養,推動全民閱讀的高質量發展,進而推動鄉村精神文明建設和鄉村文化振興。
五年銜接過渡期背景下加強農村閱讀推廣的必要性
鄉村振興是脫貧攻堅工作的延續,鞏固好脫貧攻堅成果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基本前提。在五年銜接過渡期,相關部門應對脫貧攻堅的各項政策、工作方案進行有序分類和優化,積極推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雖然我國在當前階段已經成功實現了所有貧困縣脫貧摘帽,但是相對貧困問題仍然存在。隨著脫貧攻堅的成功,我國民眾告別了絕對貧困,實現了整體小康。與此同時,廣大農村民眾的物質生活得到保障后,其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長。因此,要重點鞏固文化扶貧取得的成果,加強宣傳和引導,防止出現精神返貧。加強農村閱讀推廣有利于民眾獲取知識、啟迪智慧,豐富其精神文化生活,進而鞏固文化扶貧取得的成果,改善整個鄉村的精神風貌。
五年銜接過渡期背景下農村閱讀推廣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地方政府重視不足,農村閱讀推廣成效不明顯
當前,我國部分地方政府過度重視經濟發展,對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農村閱讀推廣的成效并不明顯。由于缺乏足夠的重視和資金支持,因此農家書屋等公共文化服務基礎設施建設不足。農家書屋作為推動農村閱讀推廣的主要陣地,無法發揮其相應的作用。僅依賴地方政府撥款,農家書屋很難開展廣泛且豐富的閱讀推廣活動。在一些經濟和文化發展相對落后的偏遠地區,農家書屋往往半年甚至一年才開展一次閱讀推廣活動。此外,部分地方政府對農村閱讀推廣的政策支持不夠。雖然國家出臺了閱讀推廣的相關政策和指導文件,但是地方政府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制訂的方案與這些政策存在較大差異,沒有考慮實際情況,相關宣傳工作沒有從上到下進行統籌和引導,導致農村閱讀推廣工作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農村地區的閱讀推廣是一項系統復雜、流程繁多的工作,要想做好這份工作,地方政府就必須對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給予足夠的重視,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從而推動農村閱讀推廣的發展。
社會力量參與不足,缺乏專業的閱讀推廣人才
由于社會力量參與不足,大多數農村地區的閱讀推廣工作進程緩慢。農村閱讀推廣需要社會力量的持續參與,為其注入強大的發展活力。社會力量可以為農村閱讀推廣提供人力、物力和財力支持,從而實現更廣泛的宣傳和推廣。然而,在具體實踐過程中,企業、事業單位、志愿者等社會力量沒有深入農村參與閱讀推廣活動,使得農村閱讀推廣活動的覆蓋面和影響力有限,難以保持長期穩定[4]。另外,缺乏專業的閱讀推廣人才已成為農村閱讀推廣工作面臨的普遍問題。一方面,教育資源的不均衡使得農村民眾缺乏高質量教育和專業培訓,限制了農村民眾在閱讀推廣領域的專業能力培養,導致農村閱讀推廣人才隊伍建設不足;另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在專業人才培養方面的工作落實力度不夠。作為農村文化陣地的農家書屋缺乏專業的管理人才,其管理員大多由村委會的工作人員或大學生村官兼職,缺乏足夠的管理能力,無法為讀者提供良好的服務。農村地區要想做好閱讀推廣工作,就必須建設一支專業的閱讀推廣人才隊伍。因此,地方政府應制定相應的政策,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吸引和培養更多專業人才,助推農村閱讀推廣的可持續發展。
農村閱讀推廣形式單一,閱讀活動參與率低
在農村閱讀推廣過程中,閱讀推廣形式的單一引發了一系列問題。首先,部分農村閱讀推廣活動仍然采用傳統宣傳形式,如拉橫幅、貼海報等。這些傳統宣傳推廣形式缺乏創新,難以激發農村民眾對閱讀推廣活動的興趣。其次,缺乏個性化推廣策略。部分閱讀推廣活動未能充分考慮農村地區的文化差異、農村民眾的綜合素質和實際閱讀需求,推廣策略創新性不足。這導致農村閱讀推廣活動難以引起農村民眾的興趣,沒有達到預期推廣效果。此外,農村閱讀推廣過程中缺乏有效的溝通和互動機制,農村民眾只能被動接受閱讀推廣內容,其實際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導致其對閱讀推廣活動的參與積極性不高。
五年銜接過渡期背景下加強農村閱讀推廣的策略
地方政府應加強重視,充分發揮農家書屋的文化陣地作用
農家書屋對農村閱讀推廣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農家書屋是一項龐大的系統性惠民工程,是農村閱讀推廣的主陣地。因此,地方政府應高度重視農家書屋的建設工作,加強政策支持,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促進優質資源的供給和共享,同時加強監管,以確保各項措施有效實施[5]。地方政府要充分發揮農家書屋的作用,廣泛開展農村閱讀推廣活動,如農技類知識講座、親子閱讀等,讓更多人參與到農村閱讀推廣活動中來。此外,農家書屋還是培育良好家風、倡導文明鄉風和弘揚淳樸民風的重要平臺。通過推動閱讀推廣活動和傳統文化相結合,可以引導農村民眾積極傳承與弘揚鄉村傳統文化,助推鄉村文化振興。
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開發農村閱讀推廣服務新模式
在農村閱讀推廣過程中,地方政府應鼓勵公共圖書館、地方高校、企業和志愿者協會等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形成農村閱讀推廣的幫扶聯盟,以相互學習、經驗分享和資源共享的方式共同促進農村閱讀推廣的發展。同時,地方政府應積極引導社會力量組建符合地方特色的農村閱讀推廣隊伍。一方面,要鼓勵廣大高校師生作為志愿者參與到農村閱讀推廣活動中,為農村閱讀推廣注入全新的活力;另一方面,應加大挖掘農村地區人才資源的力度,聯合農村退休干部、返鄉鄉賢、大學生村官等組建農村閱讀推廣隊伍。針對農村閱讀推廣隊伍,要組織系統、專業的培訓,以提升他們的專業水平,使其更好地為農村民眾提供專業的閱讀服務。此外,要深入推進農家書屋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融合發展,推進文明實踐活動和閱讀推廣活動互促共融,積極打造群眾便于參與、樂于參與、主動參與的活動服務模式,助推鄉村文化振興。
豐富閱讀推廣形式,提升農村閱讀推廣活動的參與率
推廣農村閱讀,既要豐富推廣形式,又要因地制宜,結合地方特色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激發地方農村民眾的參與熱情。首先,閱讀推廣活動內容要緊密結合農村民眾的生產生活,滿足他們的精神文化需求。通過組織農村閱讀講座和研討會,邀請專家學者深入農村地區,就農業科普、環境保護、鄉村產業振興等與農民切身利益相關的話題進行講解和交流。這有利于吸引農村民眾的關注,增強他們對閱讀的興趣。其次,閱讀推廣活動要注重挖掘地方鄉土文化,可以利用當地的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組織書畫展覽、手工藝品展銷等活動。這些活動既能展示農村地區獨特的文化魅力,又能吸引農村民眾前來參觀,進而引導他們閱讀相關書籍。最后,可以開展以脫貧攻堅為主題的農村文學創作比賽和閱讀分享活動,鼓勵農村民眾以個人的視角分享自己的“脫貧故事”,以此激發農村民眾的創作熱情,加深其對脫貧攻堅意義的理解,為鞏固脫貧成果和推進鄉村振興提供精神動力。
五年銜接過渡期是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上承脫貧攻堅成果的鞏固,下接鄉村振興的全面推進。農村閱讀推廣作為鞏固脫貧成果和全面推進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抓手,應在五年銜接過渡期得到高度重視。在社會各界的努力下,再加上農村民眾勤奮好學、艱苦奮斗的精神,定能在廣大農村形成閱讀之風,從而促進農村地區的精神文明建設以及鄉村文化振興。
本文系吉首大學研究生創新基地開放項目“協同治理視角下武陵山民族地區農家書屋閱讀推廣運行機制創新研究”(項目編號:LGJD202209)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單位:吉首大學旅游學院)
[1]陳幼華.論閱讀推廣的概念類型與范疇界定[J].圖書館雜志,2017,36(04):19-24+18.
[2]周秋菊,王月娥.閱讀推廣助力文化精準扶貧的創新模式探析——以武陵山民族聚居區5所高校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2021(07):58-63.
[3]寧吉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情況[J].中國統計,2021(05):4-5.
[4]邢磊,李少惠.社會組織參與鄉村閱讀推廣:實踐機制與策略選擇——以“三加二讀書薈”為例[J].圖書館雜志,2022,41(04):64-72.
[5]王宇,胡永強,王磊.全民閱讀新階段的推進策略與圖書館的作為[J].圖書情報工作,2022,66(22):6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