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論文以2011-2021年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構建研究模型檢驗無形資產對銀行債務融資的影響。結果表明,持有無形資產有助于高新技術企業獲取銀行債務融資,不僅可以提高高新技術企業的銀行債務融資能力,還可以獲得更長時間的銀行借款。進一步研究表明,國有高新技術企業無形資產的銀行債務融資能力優于民營及其他高新技術企業;非高新技術企業的無形資產暫未發現對銀行債務融資有支持能力。
【關鍵詞】無形資產;高新技術企業;銀行債務融資
【中圖分類號】F276.44;F832"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3)11-0179-03
1 引言
由于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強大的研發實力和優質的創新能力,他們的無形資產比例通常較高。這種現象也進一步提升了他們的競爭優勢并增加了公司的價值。銀行債務融資作為國內企業的主要外源融資渠道之一,對上市公司的產能擴張、優化資金鏈等有重要影響。但高新技術企業的固定資產比重較小,這成為難以從銀行取得債務融資的原因之一。而且即便銀行等債權者獲得了無形資產的所有權,他們也不可能充分利用這些無形資產以實現其最大價值。一旦企業出現貸款違約或面臨倒閉的風險,無形資產難以為債權者進行有效保障,會增加他們的經濟負擔,因此降低了企業債務融資的可能性。
盡管如此,伴隨著中國持續優化的無形資產貸款體系和無形資產為公司帶來更多的價值,在當前的經濟背景下,需要更深入地理解無形資產與銀行債務融資的關系,尋找提升高新技術企業使用無形資產融資的可能性。
2 文獻綜述
國內外研究者分別從不同視角研究了無形資產對企業融資活動的影響。鄭海元等[1]在研究中指出,企業的研發投入與企業績效顯著正相關。市場上股權投資者會對研發投入較多的企業的未來預期收益保持樂觀態度,從而降低企業的股權融資成本。余明桂等[2]發現研發投入能夠吸引投資者的關注,使公司管理層提高對研發信息的披露,緩解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從而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而GIGLIO,et al.[3]驗證了擁有無形資產多的企業往往難以獲得債權融資。李桂子[4]選取2011-2017年創業板企業的數據進行實證研究無形資產信息披露對企業融資約束的作用與影響機理,研究表明,無形資產信息披露質量越高,企業所面臨的融資約束就能得到越有效的緩解,原因是提高無形資產信息披露的質量能緩解企業與外界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進而讓更多的投資者了解企業的研究潛力,可以有效緩解企業所面對的融資約束。Lim,et al.[5]表示,無形資產跟其他有形資產一樣有益于公司取得融資,而且這類無形資產對融資的支持能力在那些以實物為主導的公司上尤其突出。王亮亮等[6]通過非債務稅盾的角度揭示,研發投資對于債務融資的稅盾效應存在著替換效應,并且其和公司所承擔的有息債務水平呈現反向關系。
根據現有的國內和國外研究成果來看,對于無形資產與銀行業貸款之間的關系的理解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分歧。因此,無形資產與銀行債務融資的關系仍需要繼續深入研究,才能了解無形資產對銀行債務融資的影響及其變化。本文旨在探討無形資產與銀行債務融資的關系,根據數據結果分析無形資產對高新技術企業的銀行債務融資的影響及原因。
3 理論分析與提出假設
3.1 無形資產與銀行債務融資能力
國內外學者從不同的視角對無形資產的融資能力展開了一系列相關探討。何湘[7]選取了2007-2014年上市公司中的高技術產業公司的數據以驗證了3項假說:一是無形資產能有效地推動銀行向企業發放貸款;二是與固定資產相比,無形資產對銀行債務金額更具影響力;三是專利、非專利技術等技術類無形資產比土地使用權更有助于企業獲得更多的銀行貸款。無形資產具有較高的創利能力,和其他有形資產一樣,無形資產能夠在未來為企業帶來利潤收入的能力是支撐企業償還債務本息的基礎,這將影響企業的融資能力。可以看出擁有大量無形資產的企業,其技術創新能力相對較強,擁有大量無形資產的企業應該受到政府在資金上的扶持,從而提升融資能力。因此,提出假設:
H1:高新技術企業無形資產持有量越多,銀行債務融資能力越強。
3.2 無形資產與銀行債務融資期限
當銀行向客戶提供信貸服務時,對于不同類型的借貸產品(如短期的、長期的),其重點觀察點也會有所差異。當企業申請的是短期借款時,銀行更多地是考慮企業的流動性風險,而在處理長期借款申請時,銀行會對公司的盈利能力及增長潛力給予更多的關注。無形資產本來就是一種具有高風險性的資產,而高新技術公司普遍持有大量的無形資產,這使得銀行在評估風險后可能會選擇拒絕為其提供長期貸款。根據企業資源和能力理論的觀點,無形資產會對公司的企業績效帶來影響。王湘琴[8]選擇2012-2015年中國醫藥制造行業的上市公司數據,證明了無形資產與企業財務績效具有顯著的正相關聯系。顯然,無形資產可以為企業經營提供保障,這都是對銀行等債權人的額外保證,減少了他們對于債務違約的擔憂。所以,本研究提出了以下推測:
H2:高新技術企業無形資產持有量越多,銀行債務融資期限越長。
4 研究設計
4.1 數據來源與選取
本文以2011-2021年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滬深兩市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在初始樣本的基礎上,剔除上市狀態為“*ST”“ST”等狀態的樣本,剔除相關變量存在數據嚴重缺失的樣本。最終運用于實證研究的樣本量為8 683個。為了避免異常值影響實證研究結果,對所有變量進行兩端1%的縮尾處理。本文所使用數據均來自于CSMAR數據庫。
4.2 模型設定及變量定義
文章構建了以下模型來研究高新技術企業的無形資產對銀行債務融資的影響。
建立回歸模型(1)檢驗假設H1:
Loan=α0+α1Intan+α2∑Control+ε" " "(1)
建立回歸模型(2)檢驗假設H2:
Time=α0+α1Intan+α2∑Control+ε" " " " (2)
將被解釋變量銀行債務融資分為銀行債務融資能力和銀行債務融資期限兩個代理變量。銀行債務融資能力的指標是通過銀行貸款總金額對總負債的比例來確定。銀行債務融資期限則采用的是期末長期借款占與年初和年末的長短期借款平均數的比例來測度。解釋變量無形資產,以資產負債表所列示的無形資產凈額與總資產比例衡量。具體變量含義及說明如表1所示。
5 實證結果
5.1 描述性分析
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銀行債務融資能力均值為0.324,高新技術企業的銀行借款總額占負債總額比值均值超過30%。銀行債務期限均值為0.303,可以推斷出高新技術企業的銀行債務融資主要是短期借款,長期借款比重不高。高新技術上市企業無形資產均值為0.045,表明無形資產占總資產的比例均值僅為4.5%,從而可以發現高新技術企業在進行融資決策時,對比于無形資產,有形資產依然是企業作出決定的重要因素。
5.2 回歸分析
表3進行了回歸分析的結果展示。第(1)列對于高新技術上市公司而言,其無形資產對其貸款能力的積極影響是顯而易見的,該影響系數達到了0.463,并且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這證實了假設H1。同時,在控制變量中,資產負債率和新增貸款之間存在著正相關的關系。另外,固定資產占比較高的公司也具有更強的資產保障能力和債務清償能力,從而增加了銀行等債權人的信任。總的來說,公司的財務表現會影響到銀行的態度。根據模型(2)進行回歸,結果如第(2)列所示。對于無形資產和銀行業務借貸時間的關系而言,其關聯度達到1.060,并且該模型的結果已經通過了1%的顯著性檢驗標準。這意味著高新技術公司的無形資產與其從銀行獲取的貸款時長存在積極聯系,符合對假設H2的推測。此研究成果揭示,銀行在做信貸評估時會對擁有更多無形資產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更多關注,能讓高新技術公司在向銀行申請貸款的過程中享受更為寬松的條款。此外,分析還發現,公司規模的影響力高達5.119,并呈現出明顯的正向關系,說明規模大的上市公司更容易吸引到銀行等債權人的青睞。
5.3 穩健性分析
為了檢驗結果的穩健性,替換測算方法。通過銀行貸款總額與全部資產的比例以衡量銀行債務融資能力,利用長期借款占借款總額比作為指標來測量銀行債務融資期限。結果如表4所示,結果與基準回歸所示一致。
6 拓展研究
6.1 產權性質異質性分析
在向銀行貸款融資過程中,國有企業與民營及其他企業呈現出顯著的不同。表5中的(1)、(2)列以國有高新技術企業為樣本,(3)、(4)列則選擇了民營及其他高新技術公司作為研究對象。從整體結果來看,無論是國有高新技術企業還是民營及其他高新技術企業,無形資產都能促進企業的銀行債務融資能力和延長銀行債務融資期限。但看具體系數大小,不管是銀行債務融資能力還是銀行債務融資期限,國有高新技術企業都要優于民營及其他高新技術企業。
6.2 非高新技術企業無形資產與銀行債務融資
如表6所述,選取了非高新技術企業作為研究對象,并通過他們的無形資產來分析其對貸款融資的影響。無形資產的影響非常微弱,而固定資產的比例對其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系數分別為0.482、0.258,并且這兩個相關系數都呈現出正相關的關系,并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保持著這種關系。說明非高新技術企業進行銀行債務融資時,一般不依靠無形資產,債權人可能更看重非高新技術企業的有形資產的比重。
7 結論啟示
本研究得出以下結論:第一,高新技術企業擁有更多無形資產可以提高銀行借貸的能力,而且還能幫助企業延長銀行借款時間;第二,國有高新技術企業通過無形資產獲得銀行債務融資能力比民營及其他高新技術企業強,獲得銀行借款期限更長;第三,銀行更認可高新技術企業用無形資產獲得債務融資的方式,非高新技術企業在進行銀行債務融資時優先選擇并不是無形資產。
根據研究結果得出的建議是:首先,企業必須持續精進自身的科研實力并調整投資組合,以增加無形資產的規模并提高其品質,公司需要進一步優化并增強對于無形資產信息的公開透明度,以此來減少銀行等債權人與公司之間的信息差距,并且還需要確定無形資產的經濟效益,及時發現他們用于抵押的價值,從而擴大公司的融資途徑;其次,銀行等債權人也應當更加注重對無形資產價值的考察,要加強對財務報告中的無形資產信息的分析,特別是在無形資產的創新、盈利能力和持續發展的潛力上作深入了解,這樣才能使無形資產信息發揮最大的效果;最后,政府監督部門需增大對有高創新力的企業的支持力。政府監管部門應對具有強大研發能力的企業提供更多的稅收減免或激勵計劃,同時規范和完善企業無形資產信息披露制度,強化知識產權保障工作,不斷完善無形資產貸款、知識產權質押等融資模式。
【參考文獻】
【1】鄭海元,李興杰.研發投入、市場競爭與企業績效[J].財會通訊,2018(18):38-42.
【2】余明桂,鐘慧潔,范蕊.分析師關注與企業創新——來自中國資本市場的經驗證據[J].經濟管理,2017,39(03):175-192.
【3】GIGLIO S, SEVERO T. Intangible capital, relative asset shortages and bubbles[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12,59(3):303-317.
【4】李桂子.盈余管理、無形資產信息披露與企業融資約束[J].財會通訊,2020(18):39-42.
【5】Lim S C,Macias A J,Moeller T.Intangible assets and capital structure[J].Journal of Banking amp; Finance,2020.
【6】王亮亮,王躍堂.企業研發投入與資本結構選擇:基于非債務稅盾視角的分析[J].中國工業經濟,2019(11):125-140.
【7】何湘.創新驅動下無形資產狀況及與銀行信貸的關系:來自我國高科技行業的經驗數據[J].財務與金融,2016(05):15-20+26.
【8】王湘琴.企業無形資產對財務績效的影響研究[D].南昌:江西農業大學,2017.
【作者簡介】朱瑋玥(1998-),女,湖北宜昌人,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無形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