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會計集中核算模式是企業財務管理領域的一項重要變革,對于提高財務信息的準確性、規范企業會計基礎工作和提高企業資金使用效率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在會計集中核算模式下,電力企業財務管理仍存在諸多問題,如對會計集中核算的認識不到位、會計核算責任主體不明確、弱化企業會計監督職能和資產管理與會計核算脫節等,因此,加強會計集中核算模式下電力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鑒于此,論文以Z電力新興業務企業財務管理為例,針對會計集中模式下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系列高效開展財務管理的策略,以期促進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增強企業競爭力。
【關鍵詞】會計集中核算模式;電力企業;財務管理;會計監督;資產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5"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3)11-0191-03
1 引言
電力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當今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的地位愈發重要。會計集中核算模式作為一種新的財務管理模式,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和可操作性。Z企業為電力新興業務企業,是綠色智慧能源開拓者,積極響應國家綠色發展政策,圍繞用戶能源和信息化需求,為客戶提供多元化的能源、通信信息服務。近年來,隨著電力市場環境的變化,增加了電力新興業務行業的競爭壓力,Z企業要想高質量發展必須做好會計和財務管理工作。Z企業雖然重視新型財務管理,并設立了儲能項目投資運營、碳資產管理等,但由于其制度體系并未完善等,在實際應用中仍存在些許問題。因此,本文以Z電力新興業務企業為例,對會計集中核算模式下電力企業財務管理問題進行如下研究。
2 會計集中核算模式概述
會計集中核算模式是一種財務管理方法,它將企業或組織的會計工作集中在一個中心部門進行統一管理和處理。這種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將分散在各個部門或個人的會計業務整合起來,形成一個統一的會計體系,以提高財務管理的效率和準確性,其要求各部門和個人將自己的會計業務報告給這個中心部門,由其進行匯總、分析和報告,具有提高財務管理效率、提高會計信息的準確性、便于企業決策、降低企業成本、規范會計行為等優點[1]。
3 會計集中核算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3.1 提高財務信息的準確性
在傳統的分散式核算模式下,不同部門、子公司或分支機構往往獨立進行財務核算,導致數據的重復錄入和不一致。而通過會計集中核算,企業可以將各個核算單位的數據集中到一個平臺上進行統一處理和核對,從而減少了數據錄入的誤差和差異。同時,集中核算還能夠實現企業內部數據的實時共享和傳遞,使財務信息更加及時、準確地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
3.2 規范企業會計基礎工作
在分散式核算模式下,不同單位的會計人員可能存在不同的操作習慣和標準,導致會計基礎工作的不規范和不一致。而通過會計集中核算,企業可以制定統一的會計準則和操作規程,對各個核算單位進行規范化的管理和指導。會計人員需要按照統一的規范進行數據錄入、賬務處理和報表編制,這有助于提高企業會計基礎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3.3 提高企業資金使用效率
在傳統的分散式核算模式下,不同單位可能存在著重復的資金賬戶和支付方式,導致資金的浪費和低效使用。通過會計集中核算,企業可以實現資金的統一管理和監控,減少不必要的資金賬戶和支付方式。同時,集中核算還能夠實現資金的統籌調配和優化利用,使企業能夠更好地應對市場的變化和風險的挑戰[2]。
4 會計集中核算模式下電力企業財務管理現狀
結合相關財務管理經驗,對會計集中核算模式下Z企業財務管理現狀總結如下。
4.1 對會計集中核算的認識不到位
一方面,Z企業對會計集中核算模式的概念理解不清晰,認為會計集中核算只是一種簡單的賬務處理方式,而忽視了其背后的財務管理理念和方法。這種認識上的偏差會導致企業在實際操作中無法充分發揮會計集中核算模式的優勢,影響財務管理的效果。
另一方面,在會計集中核算模式下,Z企業進行財務管理過程中,只是簡單地將各個部門的財務信息集中到一個部門進行處理,沒有考慮到不同部門之間的業務聯系和數據共享[3]。
4.2 會計核算責任主體不明確
一方面,Z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職責劃分不明確。在會計集中核算模式下,會計部門負責處理和記錄財務數據,而其他部門則負責提供相關的業務信息。然而,由于缺乏明確的溝通渠道和責任分工,各部門之間往往存在信息傳遞不暢、責任推諉等問題。例如,采購部門在采購物資時可能沒有及時向會計部門提供相關信息,導致會計部門無法準確記錄相關費用,從而影響了財務報表的準確性。
另一方面,會計人員的職責不明確。在會計集中核算模式下,會計人員需要承擔大量的核算工作,包括賬務處理、報表編制等。然而,由于缺乏明確的工作指導和標準,會計人員往往面臨工作任務繁重、時間緊迫的情況。
4.3 弱化企業會計監督職能
會計監督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夠對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全面、客觀、準確的分析和評價,為企業決策提供有力的支持。然而,在會計集中核算模式下,Z企業的會計監督職能卻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弱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會計監督職能的執行需要有明確的責任分工和有效的激勵機制。然而,在會計集中核算模式下,Z企業的會計監督職能往往被簡化為僅僅是對財務報表的審查和核對,缺乏對企業經營狀況的全面了解和深入分析。
另一方面,會計監督職能應該是獨立、客觀、公正的,它應該不受其他利益相關方的影響。然而,在會計集中核算模式下,企業的會計監督職能往往受到管理層和股東的影響,導致會計監督職能的獨立性受到威脅。這種獨立性不足的情況下,企業的財務報告可能存在虛假和誤導性的情況,給企業和投資者帶來潛在的風險。
4.4 資產管理與會計核算脫節
在Z企業中,資產管理部門主要負責資產的登記、評估、處置等工作,而會計核算部門則主要負責編制財務報表、進行財務分析等工作。由于兩個部門的工作職責不同,導致資產管理與會計核算之間存在一定的脫節現象。這種脫節現象的產生有多種原因。
一方面,Z企業在資產管理和會計核算方面缺乏統一的信息系統支持。目前,Z企業在資產管理和會計核算方面仍然采用傳統的手工操作方式,沒有建立起統一的信息系統。這使得資產管理和會計核算之間的信息無法實現共享和交流,進一步加大了兩個部門之間的脫節程度。
另一方面,Z企業在資產管理和會計核算方面缺乏有效的溝通機制。由于兩個部門的工作職責不同,導致了他們之間的溝通不暢。在資產管理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需要會計核算部門提供數據或報表的情況,但由于溝通不暢,無法及時獲取所需的信息,從而影響了資產管理的準確性和及時性[4]。
5 會計集中核算模式下高效開展財務管理的策略
5.1 轉變觀念,提高對會計集中核算的認識
一是從Z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深入理解會計集中核算模式的內涵和優勢。在實施會計集中核算模式之前,Z企業應該充分認識到會計集中核算的優勢,包括提高財務信息的及時性、準確性和可靠性,降低財務管理成本,增強財務決策的科學性和精確性等。
二是需要加強組織架構和人員配備的優化。在進行會計集中核算模式下的財務管理之前,Z企業應該對現有的組織架構進行評估和優化,確保總部能夠承擔起集中核算的職能和責任。同時,還應該加強對人員的培訓和引進,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和綜合能力,確保他們能夠勝任財務管理工作。
三是需要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統和技術平臺。會計集中核算模式的實施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因此,Z企業應該加大對信息系統和技術平臺的投入,確保財務信息的采集、傳輸和處理都能夠高效地進行。同時,還應該加強對信息系統的維護和管理,確保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5]。
5.2 完善內部制度,明確責權關系
在實施會計集中核算模式的過程中,企業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內部制度,以確保財務管理的規范性和有效性。這套內部制度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財務管理體制,明確企業財務管理的組織架構、職責分工和決策程序;二是財務控制制度,確保企業財務活動的合規性和風險可控性;三是財務信息系統,提供準確、及時、完整的財務信息支持,滿足管理者和相關利益方的信息需求。通過完善內部制度,可以使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更加規范、有序,提高財務管理的效率和質量。
完善內部制度的實施過程是一個動態的、持續改進的過程。企業應根據自身的發展戰略和外部環境的變化,不斷完善內部制度和調整責權關系,以適應財務管理的需求。同時,企業還應加強財務管理人員的培訓和素質提升,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和管理能力,為企業的高效財務管理提供人才保障[6]。
5.3 轉變管理職能,發揮會計監督職能
在會計集中核算模式下,為了能夠高效地開展財務管理工作,企業應當明確會計管理職能的定位,并將其轉變為以發揮會計監督職能為核心。會計監督職能是指會計人員對企業的經濟活動進行監督和控制,確保企業資產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會計監督職能的充分發揮,能夠為企業提供更有價值的管理信息,對企業經營管理、決策制定提供有力保障,從而確保企業持續、健康、穩定地發展。
為了實現會計監督職能的轉變,會計人員需要關注資產的使用效率和效益,發現并改進資產分配不合理的現象,確保企業資產能夠創造最大價值;評估合同的法律合規性和風險點,確保企業權益不受損害;確保企業財務報告的準確性和完整性,確保企業及時、公正、公開地披露信息,保障投資者的利益。
5.4 建立清查管理制度,保證資產完整
清查管理制度的建立,旨在通過對企業各項資產的全面、系統的核查和核實,確保企業資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從而為企業決策提供準確的財務信息支持。
為了建立有效的清查管理制度,Z企業需要從各個方面進行規劃和落實。例如,制定完善的資產管理制度,包括資產分類、登記、計量、評估、處置等各個環節的規定。通過明確資產管理流程和責任分工,確保資產管理工作有序進行;建立定期的資產清查機制,包括年度、半年和季度的資產清查計劃。通過定期的資產清查,及時發現和解決資產丟失、損壞等問題,保障資產的安全和完整。
為了確保清查管理制度的持續改進和完善,Z企業需要建立有效的反饋機制。一是定期組織對清查管理制度的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和總結,發現問題和不足,及時進行改進和調整;二是建立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機制,及時了解其他部門對資產管理的需求和意見,為清查管理制度的優化提供參考和支持。
5.5 引入質量管理體系,強化會計核算質量
質量管理體系是一套旨在規范和管理企業各項工作流程的體系,以確保產品和服務的質量達到要求。在會計集中核算模式下,Z企業引入質量管理體系可以有效地提高會計核算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引入質量管理體系的第一步是建立質量目標和指標。質量目標應該與企業的戰略目標相一致,并且可以量化和衡量。例如,財務報告的準確性可以作為一個質量目標。指標可以是報告錯誤率、核算準確率等。
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后,需要建立監控和改進機制。監控機制可以通過定期的質量審核和內部審計來實施。這些審核和審計可以發現問題和潛在的風險,并提出改進措施,可以引入六西格瑪質量管理工具,通過數據分析和過程改進來提高會計核算的質量。
6 結語
綜上所述,會計集中核算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通過將各個部門的會計核算工作集中在一個部門進行,提高了財務信息的準確性和規范性,有利于企業資金的有效利用。其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提高財務信息的準確性、規范企業會計基礎工作、提高企業資金使用效率。在會計集中核算模式下,針對電力企業財務管理目前的現狀,本文提出了轉變觀念、完善內部制度、轉變管理職能、建立清查管理制度、引入管理體制等高效開展財務
管理的策略,這樣,會計集中核算模式下的電力企業財務
管理將得到明顯改善,幫助企業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增強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盛亦晨.企業財務會計中的集中核算問題分析[J].財會學習,2023(29):95-97.
【2】潘思宇.企業財務會計中的集中核算問題和對策[J].中國產經,2023(18):56-58.
【3】李詩堯.會計集中核算模式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探究[J].今日財富,2023(18):158-160.
【4】薛楠.探究國有企業會計集中核算下的財務管理策略[J].商場現代化,2022(21):141-143.
【5】徐蔚冰.會計集中核算模式下集團公司財務管理問題研究[J].大眾投資指南,2022(16):107-109.
【6】顧娟.企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財務管理問題及措施[J].現代企業文化,2022(19):49-51.
【作者簡介】趙文玲(1981-),女,廣東肇慶人,會計師,研究方向:電網新興產業預算管控及投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