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發沈陽發動機研究所(以下簡稱動力所)黨委在深入推進落實中國航發黨建“鑄心”工程中,堅持“大抓基層、大抓支部”的鮮明導向,凝聚起攻堅克難的強大力量。以基層黨建工作為主體,將黨建“鑄心”工程建設與基層黨支部建設緊密相連,以建強一座堡壘、建好一個班子、建深一套機制、建實一支隊伍的黨支部“四個一”建設助推黨建“鑄心”工程深入實施,結合黨支部組織生活不斷豐富黨建“鑄心”工程實踐載體,同步帶動支部黨建工作水平提高,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提升“三個意識”,建強一座堡壘
動力所黨委在基層黨組織建設中以政治建設為核心,以“黨建融入科研意識”“黨建責任落實意識”“群眾路線意識”為牽引,系統夯實黨建“鑄心”工程的實施根基。
提升黨建融入科研意識。各基層黨支部聚焦型號攻關、科研生產、創新驅動,做到黨建工作與科研任務在全流程上精準契合,實時跟蹤工作進展,分析難點、痛點、堵點,研究制定相應措施。將“三會一課”與班組例會、科研任務部署會、工作研討會等相結合,推動黨建工作效能提升。結合動力所“黨建+科研”聯動機制,設立“政工員”“聯動員”,作為黨建與科研互聯互通的執行者,共享科研進展,協調問題解決。組織“黨建+質量”專項提升行動,持續加強零部件、基礎管理、供應商管理,運用系統思維和AEOS管理方法,助力試驗“一次成功”。
提升黨建責任落實意識。動力所從黨委層面統籌設計,層層壓實黨建責任,將落實黨建“鑄心”工程要求以規章制度的形式明確下來。黨委與基層支部簽訂黨建責任書,厘清建設職責,將每名黨員納入責任體系之中,立足“先鋒崗”“責任區”發揮作用,劃分責任網格,表彰星級黨員。強化過程監管,召開黨支部書記例會,跟蹤督促落實情況,防止組織斷層和責任盲區。持續完善黨支部工作負面清單,堅持問題導向,通過黨支部書記約談、黨支部建設督導懲前毖后正衣冠,舉一反三“治未病”,促進工作標準化規范化開展。
提升群眾路線意識。各黨支部持續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堅持調查研究,構建“察民情、訪民意”調研網絡,杜絕“四風”問題,在工作中求真務實、高效推進。完善黨建帶群建的工作機制,定期研討和職工息息相關的問題,結合主題教育,落實“基層聯系點”“一線帶班”等模式,開展家屬開放日、大型義診、職工流動宣講團等暖心活動,將黨委的關心關愛送到科研主戰場。
發揮“三個作用”,建好一個班子
動力所黨委讓支委會當好“上接天線”“下接地線”的重要角色,讓支部書記、支部委員、黨小組長拿好“指揮棒”,當好“領唱員”、演好“協奏曲”。
發揮支部書記“指揮作用”。將支部書記作為黨員干部培養的重點,培育好“領頭雁”。把黨中央決策部署、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本支部黨建工作實際以及黨員群眾的需求結合起來,落實到黨支部工作的全流程中。堅持用創新理論解決發展難題,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在實踐中自覺提升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把支部工作做細、做精。上好支部書記任職“第一課”,選派新履職的書記前往貴州省委黨校、大慶鐵人學院等地進行系統學習,堅定政治信仰。
發揮支部委員“領跑作用”。著力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黨支部委員隊伍,嚴把“入口關”,將具備良好政治素質,在黨員群眾中有較高威信的優秀黨員、業務骨干選拔出來充實到黨支部委員中。強化交叉任職、雙向負責,建立基層委員履職考評機制,從“功能作用、組織生活、自身建設、清正廉潔、工作質量”等方面進行考量,強化黨支部委員的引領帶動作用。
發揮黨小組長“協奏作用”。充分發揮黨小組長與黨員接觸最多、聯系最密切的優勢,形成基層在推進黨建“鑄心”工程中的關鍵點。探索把握黨小組“小”的特點,更好地發揮在組織建設中的“大”作用。不斷優化黨小組配置,考慮多方因素,合理劃分黨小組,將黨建工作與行政業務相結合,將黨小組建在生產單元上。明確黨小組職責任務,規范黨小組工作程序,建立健全制度標準,讓黨小組真正成為支部工作最具活力的有力支撐點。
用好“三個平臺”,建深一套機制
動力所黨委結合黨建基礎性工作,形成立體評價體系,從達標到示范分級打造“前沿陣地”;以黨支部工作目標考核為保障,不斷調整工作方法;注重實踐過程中“人”的作用,通過黨員教育體系優化黨建“鑄心”工程實施效果。
用好黨支部達標及示范建設平臺。對照各級巡視巡察要求,開展黨支部工作自查,實施動態管理,保證黨支部達標建設“全覆蓋”,選樹先進典型,打造各級示范黨支部,以點帶面,不斷拓展黨建“鑄心”工程實施的內涵。開展黨支部達標建設“回頭看”、黨支部書記“示范行”,積極參與集團“鑄心”論壇,創新建立支部協同的“紅色驛站”,支部聯合“同上一堂黨課”、舉辦“總師講堂”,在完成規定動作的同時創新自選動作,扎實開展“一支部一品牌”“一支部一案例”“一支部一課堂”等活動。
用好黨支部考核驗收平臺。將黨支部工作目標考核作為對黨建“鑄心”工程推進情況的有效檢驗,通過“PDCA”模式實現支部工作從策劃、安排部署、監控推進到考核驗收的有效閉環。在考核過程中增加“黨建融入科研成效”所占比重,通過周期性檢查,實現對工程推進情況的“透視”。強化考核工作的信息化支撐,借助黨建平臺實現考核管理“全景化”,對基礎較為薄弱的支部開展專題輔導,始終保持工程的肌體健康。
用好黨員教育培訓平臺。深入實施基于“四力”模型的黨員教育培訓體系,基于2019—2023黨員教育培訓規劃完善所黨員教育培訓大綱,繪制黨員教育培訓圖譜,分層級、有側重地設計課程內容,以黨校教授、黨員干部、勞模專家為主體組建內訓師隊伍。設立黨建“微課堂”“云書屋”,組織黨員及時進行“再學習”“再消化”,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渠道豐富黨員學習路徑,培養復合型人才。
堅持“三個貼近”,建實一支隊伍
各黨支部堅持“一線文化”,及時走進黨員群眾,了解相關需求,促進團隊效能最大化。在日常工作中,做到貼近黨員的思想動態、實際困難、成長訴求,將工作做到實處,為深化黨建“鑄心”工程提供最廣泛的群眾基礎。
堅持貼近思想動態。各支部深入推進黨建“鑄心”工程,深化過程中的思想建設,進行積極的輿論引導。特別是針對思想波動及時進行疏導教育,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通過為黨員過“政治生日”、組織千人重溫入黨誓詞、承諾踐諾等形式,培養一支意志堅定、信念穩固的黨員隊伍。結合“黨課開講啦”“鑄我中國心”等活動,傳承吳大觀、張恩和等老一輩航發人的精神血脈,探索新時代航空發動機精神。
堅持貼近實際需要。注重提升團隊合力,達到思想和認識的高度契合,通過談心談話、座談交流等多種渠道發揚黨內民主、純潔同志關系、增進相互情感,黨員干部帶頭問需求、解難題,收集意見建議,尊重個體差異。對于影響職工工作和生活的因素,及時制定相應對策,合理運用關懷、慰問等手段,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響。
堅持貼近成長訴求。以提升廣大職工的滿足感、幸福感為根本目標,注重人才的成長與培養,堅持“四為”創新觀,為所內青年提供發展平臺。堅持黨建帶工建、黨建帶團建,發揮黨員骨干的“傳幫帶”作用,做好知識的傳承。以“一體兩翼”為方向,通過參與青年“領航”工程、“百團大戰”“百青路演”等,孵化青年創新成果,加強與高校、地方等合作,建立科學成熟的人才成長體系,拓寬青年視野,將成長“紅利”轉化為事業發展的動力。
動力所黨委在深化黨建“鑄心”工程提升行動中,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重要思想,不斷探索和實踐具有新時代特色的黨建方法,以建設“政治功能強”“支部班子強”“黨員隊伍強”“作用發揮強”的“四強”黨支部為目標,以黨支部“四個一”建設為載體,推動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為各項改革事業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助力航空發動機研制再攀高峰。
(作者單位:中國航發沈陽發動機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