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層黨組織是黨執政大廈的地基,地基固則大廈堅,地基松則大廈傾。因此,加強國有企業基層黨的建設至關重要。
黑龍江省五建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黑龍江省五建公司)作為黑龍江省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堅持樹立“大黨建”格局,努力完善公司黨建體系建設,通過做好過五關、創五型兩篇文章,積極探索項目臨時黨支部建設實踐,建立長效機制,為打開基層黨建“斷頭路”,暢通“最后一公里”,解決黨建與其他工作“兩張皮”問題提供了有益借鑒。
過“五關”,暢通最后一公里
黑龍江省五建公司黨委高度重視項目臨時黨支部建設,通過“過五關”,打通基層黨建“最后一公里”,使“最后一公里”變為“最暢一公里”。
一是過好“認識關”,強化全員對項目黨組織建設的“認同度”。
“養其根而俟其實,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其光曄。”因此只有基礎堅固,國家大廈才能穩固。
黑龍江省五建公司黨委班子成員一致認為,要夯實公司黨建基礎,使公司黨建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就必須高度重視基層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出黨支部聚人心、暖人心、穩人心的作用,確保項目拓展到哪里、黨的建設就跟進到哪里、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就體現在哪里,使基層組織建設從做到“有形覆蓋”到實現“有效覆蓋”。
為此,公司黨委大力推進項目臨時黨支部建設,堅持項目開發與臨時黨支部建設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突出黨建價值創造,認真開展全員大學習,通過“解放思想,高質量發展”研討進一步明確,在項目上設立臨時黨支部是落實黨對公司全面領導的需要;是落實《黨支部工作條例》規定要求,進一步完善公司黨建體系的需要;是切實解決業務工作與黨建工作“兩張皮”的需要;是通過項目一線的工作落實,切實改進提高和檢驗能力作風的需要。
項目全體同志在工作過程中明確體會到,通過臨時黨支部的建設,能夠更加及時有效地學習領會公司黨委的各項指示要求,能夠隨時隨地校準項目一線黨員干部政治信仰的“定盤星”,能夠更加及時自覺地把“講政治”融入項目建設的全過程,使項目一線各類人員不斷提高思想認識,遇事多想政治要求,辦事多念政治規矩,處事多想政治影響,自覺提高能力,改進作風。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在各種誘惑面前堅守底線,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二是過好“配置關”,選好項目上的“主心骨”。
“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支部班子成員既是項目臨時支部的“主心骨”,又是公司對外的“形象代言人”。只有選準配強這些關鍵角色,才能把黑龍江五建公司的名片亮出來、品牌樹起來,聲譽建起來。
為此,公司黨委決定,將項目經理人選標準與臨時支部班子成員標準有機統一,把公司“口碑好、威望高、作風實、信得過”的黨員干部遴選出來,認真考察,委以重任,派駐一線。首先要具備堅定的政治信念,業務精湛,能夠帶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其次要熱愛工作,具有一定的政策理論水平、組織協調能力和群眾工作本領;再次要具有發展潛力和培養價值,是未來公司骨干和領導層的重點培養對象。
在項目臨時黨支部建設的每一步,公司黨委都及時給予全方位的指導和支持。首先是結合項目特點、人員結構、業務布局變化,堅持配齊配強基層工作骨干,項目人手不夠,就從機關調配,滿足基層黨務工作需求;其次是加大黨建經費、物資、場所等保障力度,堅持整體推進臨時支部的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再次是機關黨委工作部對項目臨時黨支部進行指導幫帶,及時抓好黨建知識和黨建務實培訓;最后是班子成員緊密結合“11139”基層黨建聯系點專深制度,深入項目,加強指導,不斷強化支部的政治引領,使公司從機關到項目一線,整體塑造出“公司黨旗紅,員工心向黨”的良好政治生態。
三是過好“實踐關”,建強項目上的“硬堡壘”。
黨的組織不僅要“鋪天蓋地”建起來,而且要“頂天立地”強起來。公司黨委決定把“支部建在項目上、黨旗插在工地上”,就是要更好地促進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在項目一線得到更充分發揮。這是抓臨時黨支部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為使項目臨時黨支部成為教育黨員的“大熔爐”、凝聚群眾的“吸鐵石”、推動發展的“急先鋒”,項目臨時黨支部在工作實踐中堅持貫徹落實了以下三個原則。一是帶領和督促全體黨員干部主動提高能力,改進作風,提高效率,不斷筑牢國有企業的“根”和“魂”;二是堅持充分發揮出黨的基層組織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保證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組織、任何時候都不能脫離黨的領導,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實際工作中得到全面貫徹和有效執行;三是臨時黨支部雖然名字帶有“臨時”兩字,在設立程序、具體職責等與普通支部略有區別,但臨時支部在作用發揮上不“臨時”、在思想建設上不“臨時”、在責任使命上不“臨時”。其政治組織的本色、戰斗堡壘作用的定位,絲毫不能削弱。
項目臨時支部在工作實踐中,嚴格按照公司黨委的統一部署,時刻了解群眾的關切和需求,注重實際實效,靈活方式方法,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
首先是嚴格堅持“第一議題”制度,及時領會落實上級各項指示要求,在把好項目方向關的同時,針對工作實踐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定期開展研討交流,共同把脈、集體會診,確保思想統一、行動一致和軍令政令暢通。
其次是結合“兩精兩金”,不斷提升工作質量。根據工程現場實際,通過深入開展“安康杯”競賽活動,廣泛開展“當好主人翁、建功新龍江,展建工風采”為主題的“五個百萬”職工技能和勞動競賽活動,不僅營造了團結互助、力爭上游的良好氛圍,而且有效提升了能力作風,保證了工程質量。
再次是及時挖掘選樹項目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并上報給公司黨委進行表彰獎勵。在調動優秀黨員工作積極性的同時,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有效凝聚了力量,促進了各項工作高標準高質量完成。
四是過好“制度關”,抓好項目上的“硬約束”。
組織是“形”,思想是“魂”。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既要“塑形”又要“鑄魂”。公司黨委一直強調,在臨時支部制度建設上要強化“硬約束”,把工作落腳點放在“務實管用”上,時刻體現出支部組織生活的政治性、嚴肅性和戰斗性。
為此,臨時支部不僅能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談心談話、民主評議等各項基礎制度,而且能通過積極總結探索,努力在活動載體、工作方式和運行機制上進行創新,特別是圍繞長期困擾一線組織建設的重點難點問題,比如黨員數量少、群眾人數多、文化素質不高、政治意識不強而導致的黨課集中組織難、理論學習效果不好、征求意見少等問題,努力找癥結、出實招、求新解,從實際情況、實際效果出發,對組織制度進行靈活落實。比如把黨課的課堂安排在工地上,把生澀的理論“翻譯”成大白話,用真心貼心的關懷讓群眾主動和組織“掏心窩子”,確保制度在基層黨支部立得住、行得通、管得了。
通過一年的運行、調整和改進,各項組織制度較好地融入了中心工作、融入黨員需求、融入群眾關切,充分體現出哪里有黨組織哪里就有健全的組織生活和黨組織作用的充分發揮。
五是過好“培養關”,建好項目上的“蓄水池”。
黨員是黨的肌體細胞。黨員隊伍的能力作風建設是黨的先進性的重要基礎,項目臨時黨支部建設要步入良性發展軌道,就必須抓牢黨員隊伍這個基礎工程,不斷增強黨員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項目上人員流動性大、黨員數量少、后繼乏人是無法回避的事實。公司黨委為了突破這個瓶頸,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理念,按照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提出的“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任人唯賢”的方針,把政策向項目一線傾斜,把優秀人才吸納到基層黨組織中來,努力打造一支“懂基層、愛基層、愛人民”的隊伍,激活人才“蓄水池”。
2022年年初開始,公司黨委就決定把黨員發展計劃優先向項目一線傾斜,在突出政治標準的基礎上按照《黨章》和《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有關規定,嚴格執行發展黨員工作5個階段25個步驟,堅持成熟一名、發展一名,把好“入口關”的同時,不斷壯大基層黨員隊伍。不斷強化黨員管理,利用全國黨員信息管理系統,對項目上的黨員定期進行排查,及時完善信息,對黨員崗位、去向等動態和繳納黨費、參加組織生活等情況全掌握全覆蓋。充分發揮黨員示范作用。持續深入開展“共產黨員示范行動”,建立“黨員亮牌服務”制度、“積分評星”制度等機制,有效地引導了廣大黨員在工作崗位上爭做貢獻、爭當表率,在服務群眾中主動奉獻、爭當標兵,用行動踐行共產黨員“四講四有”標準,使黨員群體成為插在項目上的一面面指引方向的紅旗。
黑龍江省五建公司通過對項目臨時黨支部建設的積極探索實踐,不僅使基層黨組織作用得到了有效發揮,暢通了基層黨建的“最后一公里”,而且對充分發揮國有企業獨特政治優勢、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奠定了基礎,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創“五型”,努力建長效機制
黑龍江省五建公司在建設項目臨時黨支部的實踐中感到,“小支部”能夠發揮“大作用”,支部組建雖然“臨時”但作用發揮并不“臨時”。隨著公司經營資質不斷提升、市場不斷拓寬,積極探索針對項目臨時黨支部運營特點的長效機制,保證項目臨時黨支部規范運行,充分發揮應有作用,成為新的課題并具有長遠的現實意義。
為此,黑龍江省五建公司黨委著眼項目實際,在研究總結已有經驗的基礎上使黨建工作和中心工作緊密結合,堅持思想同心、目標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以創建“效能型、規范型、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的臨時支部為目標,不斷夯實發展基礎,促進公司黨建體系建設良性運轉。
第一,在加強“效能型”黨建上下功夫。項目臨時黨支部是公司黨委的“代言人”和“執行者”。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能否深度融合,直接決定支部效能的體現與發揮。在項目臨時黨支部長效機制建立上,首先要解決“授權”的問題,明確臨時黨支部在項目上的領導核心地位,使項目臨時支部更好地發揮出“橋梁紐帶”的作用,對內成為與相關職能部門的“協調器”,快速解決內部合作問題,對外成為屬地政府、屬地社區及其他優秀企業的“連心橋”,互通有無,協同共建。其次要明確第一責任人,落實項目負責人黨政“一肩挑”,細化臨時支部參與決策管理的權責分配,從既便于加強組織領導又有利于中心工作增效出發,做深做實項目黨建的內嵌治理。再次要保證“應建盡建”。項目開工與臨時支部建設同步進行,按照《黨支部工作條例》進行科學規范設置,遇有人員變動及時做好支部成員的調整和增補,確保班子充實完備。

第二,在加強“規范型”黨建上下功夫。針對臨時黨支部因支部人數少、項目地點偏、自身認識低、黨務不熟練等方面造成的運行不夠規范的問題,在制度、流程、培訓等黨建要素上多下功夫,重點抓好“建、管、查”三個環節。在“建”的環節,明確制度的嚴肅性和可操作性,強化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在“三會一課”、“第一議題”、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建立與落實上,既不可省也絲毫不能含糊,努力夯實制度基礎;在“管”的環節,針對項目之間出現的黨建發展不均衡的實際情況,通過試點的示范作用抓點帶面,堅持“創先進”與“幫后進”并舉,實現基層黨建工作質量全面提升;在“查”的環節,通過巡查、檢查方式,提高對基礎薄弱黨支部的幫帶指導的精準性和力度,及時補足弱項,提升臨時支部成員操作黨務工作的能力。
第三,在加強“學習型”黨建上下功夫。在項目上組織學習不是一件難事,但要保證學得及時、學得有效、學得自覺,卻不容易。為此,保證抓好項目上的學習落實的長效機制必須注重兩個方面。一方面要壓實主體責任,細化責任鏈條,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領導干部以身作則,嚴格落實到每一名黨員,形成“上下聯動、責任清晰,清單管理、全員參與”的責任體系,明確“抓什么、如何抓、誰來抓、抓到什么程度”,列出學習任務清單,讓每名黨員在推動支部學習上。都有清晰的職責,能主動落實任務。另一方面要用好主題黨日等載體,通過聯合黨日、調研走訪、交流研討、情景黨課等方式,與項目實際、實踐緊密結合起來,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依托紅色教育基地、黨史紀念館等場地,采取互動式、開放式、體驗式、研討式的學習方式,增強在項目上組織學習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四,在加強“創新型”黨建上下功夫。抓基層黨建要與時俱進,在項目臨時黨支部建設過程中,要積極進行探索創新,用新的觀念、新的思維、新的手段,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才能適應形勢的不斷變化,使項目臨時黨支部的工作始終處于主動地位。要在思想觀念上擺脫束縛,用前瞻性、開放性的思想觀念,奠定創新的思想基礎;又要根據項目施工的客觀實際,確立臨時支部的工作內容、活動方式、工作重點,尋求與項目的最佳結合點,充分體現出臨時支部工作的針對性、特色性、靈活性和實效性;還要創新黨建載體,用好新手段,緊密結合“一張網、一朵云、一個大平臺”建設,加強對項目臨時黨支部數字化建設的頂層設計,用好集團“紅色建工”黨建教育、管理、服務的一體化平臺,實現項目臨時支部工作全過程、全周期無縫管理。

第五,在加強“服務型”黨建上下功夫。項目臨時黨支部要充分發揮服務保障作用,就要主動增強內生動力,架通黨員與職工群眾的“連心橋”,成為職工群眾的貼心人。一方面要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常態化,堅持聚焦黨員職工群眾關心關注的重點難點問題,加大幫難解困力度,大力解決員工后顧之憂;另一方面,要加大基層文化建設力度,在持續抓好黑龍江五建公司“家文化”內涵的持續豐富與挖掘的同時,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基層文化活動,在豐富員工業余文化生活中抓好企業文化的普及與推廣。此外,密切關注員工思想情況,持續密切黨群關系、干群關系,及時解決傾向性、苗頭性問題,不斷增強思想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
根基健,則枝繁葉茂。基層黨組織的輻射力量影響和著、決定著“戰斗堡壘”作用的發揮,但基層的情況是變化的,黨組織建設沒有捷徑可走,只有以積跬步致千里的韌勁,在做優、做實、做活、做強基層黨建上持續用力,才能不斷筑牢公司黨建基石。近年來,公司黨委及所屬黨支部多次被省國資委黨委和集團黨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標準化黨支部”;公司先后獲得“AAA級黑龍江省建筑業信用企業”、黑龍江省工程建設“30強企業”、哈爾濱市建筑施工“二十佳”企業等榮譽稱號。黑龍江省五建公司將繼續多措并舉,不斷創新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的做法,為實現“千億建投”“品質建工”“百年建工”宏偉目標,提供更加堅實有力的組織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