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再次明確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
“回想過去七年的學習與競賽,我有過失敗,有過彷徨,但最終我超越了自我。這塊金牌離不開國家的平臺、學校的培養、教練的指導與團隊的幫助。”2022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國家最佳獎”、移動應用開發項目金牌獲得者楊書明分享自己在入學萌生世賽夢、備戰世賽不氣餒、接受挑戰向新領域進發、成為“卷王”終奪金牌的技能成才路上的心得感悟。
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的舞臺上,廣東共有11位選手代表國家參加了11個項目的比賽,獲得7金、1銀、1銅和2優勝獎,參賽項目全部獲獎,金牌數占全國三分之一,金牌數及獎牌數繼續穩居全國第一。此外,移動應用開發項目冠軍楊書明榮獲中國代表隊“國家最佳獎”,數控銑項目實現我國在該賽項上的“四連冠”,數控車項目、電子技術項目分別實現“兩連冠”,充分展現了廣東青年技能人才的精湛技能和職業風采,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強烈反響。
制造業,一向為廣東強省之根,廣東是職業教育大省,越來越多學子主動選擇接受職業教育。截至2022年9月,廣東擁有職業院校625所、在校生280.5萬人,每年為社會輸送70萬以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職業教育是“工匠搖籃”,也是“成長橋梁”。職業院校的辦學水平和能力是社會關切焦點。廣東著力提升職業院校辦學水平,重點發揮示范典型的引領作用,增加優質職業教育資源供給。截止2022年9月,已建成14所國家優質專科高職院校、29所省級以上示范性高職院校、62所國家示范中職學校,以及建設45所省域高水平高職學校(其中14所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學校)、10所高水平技師學院、88所省高水平中職學校,示范引領全省職業院校高質量發展。一所所高水平職業院校“拔地而起”,既滿足區域產業發展所需,又幫助企業站得穩、走出去,登上國際舞臺,展示廣東職業教育硬實力。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的生命力。產教融合是職業教育的特色所在,也是推動產業轉型發展的“金鑰匙”。近年來,面對廣東省產業不斷轉型升級的需要,職業教育適應性不斷增強,產教同頻共振正在南粵大地上奏出時代強音。廣東先行先試現代學徒制,首創技工院校“校企雙制”辦學模式。去年有63所高職與451家單位參與現代學徒制試點,規模位居全國前列。
(綜合《南方日報》《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