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玉玲
(泰安市岱岳區水利局,山東 泰安 271000)
泰安市屬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區域降水時空分布不均,且年際間變化大;空間上降水量由東向西遞減。全市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16.97 億m3,人均水資源占有量311 m3,不足全國人均占有量的1/7;按耕地面積計算,單位水資源占有量為329 m3,僅為全國平均占有量的1/6,水資源利用形勢嚴峻。
泰安市從水資源管理制度建設入手,出臺《泰安市節約用水管理辦法》《泰安市水資源管理辦法》,2022 年又將《泰安市水資源管理辦法》升級為條例,將節約用水工作納入法治軌道。累計出臺了取水許可、水資源費征收、用水總量控制等方面配套法規近20 部,初步建立了以《水法》為核心、多層次的節約用水配套法規體系。
2017 年12 月,泰安市啟動水資源費改稅,對577 家取用水單位進行了信息核實,清查252 家非法取用水單位;嚴格對取用水戶申報的用水量進行審核,確保核定量與實際取用水量相符,稅收剛性約束作用顯現。
一是科學編制技術指標。編制完成多部規劃,基本建立起了“三條紅線”控制指標體系。二是強化水資源論證,同時加強論證審查,在山東省率先開展了規劃水資源論證與灌區水資源論證,嚴控高耗水、高污染項目。三是規范取水許審批。對于新增取水項目,嚴把論證報告審查、取水工程驗收、取水許可發證“三個關口”,嚴格控制區域用水總量;對于辦理變更和延續審批的單位,許可水量必須與實際用水量、水資源稅(費)繳納數額相一致,不符合條件的不予審批。
一是強化節水宣傳。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及“城市節水宣傳周”期間,通過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領導署名文章等形式,持續營造節水愛水護水的濃厚氛圍。二是推進節水載體建設。重點開展節水型單位、節水型企業、節水型學校、節水型社區創建,形成覆蓋各行業、各領域的節水載體建設體系。三是實行階梯水價。水利、物價、財政等部門制定了泰安市城區生活用水階梯水價,利用價格杠桿推進節約用水進程。
用水效率控制指標進一步降低,截至2022年底,萬元GDP 用水量32.5 m3(按可比價),較2020 年下降16.7%,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14.01 m3,較2020 年下降8.1%,農田灌溉水利用系數提高到0.662 7,均超額完成省定目標。
泰安市順利創建為全國節水型城市,并通過國家節水城市復核驗收。6 個縣(市、區)全部通過山東省水利廳技術評估與水利部檢查復核,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實現全覆蓋。
山東康平納集團有限公司的“筒子紗數字化自動染色成套技術與裝備”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實現噸紗節水27%、節約蒸汽19.4%、節電12.5%、減少污水排放26.7%。山東阿斯德科技有限公司“退城進園”后,年置換地下水150 萬m3。山東石橫特鋼集團有限公司積極應用外排廢水處理回用和“零排放”技術,使循環水重復利用率達98%。
根據政府機構改革方案,將節約用水職責分別賦予水利、發改、工信、農業、住建等相關部門,水利部門雖然牽頭牽總,但工業節水、農業節水、城鎮節水管理工作都分散在各職能部門,部門間的銜接協商機制還不順暢,履職盡責尚處于被動應付階段。
由于一次性投入較大,且現行水價偏低,用水單位難以主動進行節水技術改進和使用節水器具。節水產品生產環節缺乏投資和稅收的優惠政策,推廣應用環節缺乏應有的激勵政策,導致節水產品的研制和開發水平低,缺乏市場競爭力,直接影響了節水產品的推廣及普及。
節水投入不足是節水技術推廣緩慢、節水規劃難以實施的重要原因。對于有些節水項目,如節水示范區建設、企業節水技改、水平衡測試等,缺乏應有的資金扶持。另外,城市供排水設施改造和污水處理回用設施建設的資金支持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泰安市非常規水主要來源于再生水、雨洪水、礦坑水,但受扶持政策、技術標準、技術驅動力和管網建設等因素的制約,目前非常規水用水潛力還沒有得到充分挖掘,還遠遠沒有發揮其應有的效益。
將節水作為公共財政投入的重點領域,市、縣兩級政府每年從水資源稅中提取一定比例,設立節水補助資金,重點支持農業節水灌溉、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水資源節約保護、城市供水管網漏損控制、非常規水利用、節水器具推廣應用等。落實節水獎勵政策,對在節水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扶持和獎勵。
加強水情和節水宣傳教育,依托各類節水載體、科技館、文化館等場所,建立節水教育基地,向全民普及節水知識。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介,廣泛宣傳節水理念、節水效益和節水型社會建設重大意義,提高全民節水意識。
針對工業企業非常規水利用不足的問題,一方面制定有利于企業調整用水結構的扶持政策,比如對非常規水利用高的企業進行稅費優惠、財政獎勵,積極引導企業用水結構調整。另一方面,深化水價改革,通過價格引導企業加大非常規水的利用,從而實現企業優化用水結構目標。
深入貫徹落實《水法》《山東省水資源條例》等法律法規,規范社會用水行為。制定市縣兩級節約用水聯席會議制度,推進多部門聯合執法,對違法取用水行為進行依法查處,對浪費水資源的行為,依法責令限期整改或給予相應處罰。進一步完善節水法律法規和配套政策,建立完善的節水管理制度。
建立節水目標責任制,將水資源節約主要指標納入地方黨委、政府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列入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的重要內容。完善監督考核機制,強化部門協作,將各部門履行節約用水職責情況列入高質量發展考核,嚴格節水責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