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盛京時報》《泰東日報》為中心"/>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張 瑞 張鴻翼
(吉林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四平 136000)
1931年“九一八”事變的爆發給中華民族帶來了巨大的生存危機并深刻改變了中國社會的走向。在民族危亡之際,年輕的中國共產黨敏銳地洞察日本的侵略野心,毅然發出“堅決抗日”的最強音,號召全國各族人民共紓國難,并通過各種方式積極組織抗日斗爭,成為東北抗戰的首倡者與執行者。正因如此,日本侵略者留下了大量以“仇共”“反共”為主要內容的輿論記載,這在日本人中島真雄創辦的《盛京時報》與金子平吉創辦的《泰東日報》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上述兩報的有關報道雖然對中共抗戰偉業多有污蔑之語,卻從另一個視角更加充分地展現了我黨在領導東北抗戰過程中積極的抗戰態度與突出的歷史功績。
目前學界以日方報紙為基本資料開展中共領導的東北抗戰史研究,或從宏觀視角切入反映14年抗戰之全貌,或聚焦于東北抗聯、中共地下黨報人群體展開探討[1],這為探究抗戰爆發初期中共領導東北抗日斗爭情況留下了空間。本文通過深入挖掘抗戰爆發伊始有關史實,分析《盛京時報》《泰東日報》刊文中關于中國共產黨抗日活動的歷史細節,以期豐富東北抗戰史研究的內容,提升中共領導抗戰史研究的學術嚴謹性與說服力,助力公眾理解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所發揮的中流砥柱作用。
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至1932年底的抗日戰爭初期,中國共產黨為喚醒民眾積極抗日,挽救民族危亡,派出一批優秀黨、團員奔赴抗戰最前線——東北地區,在工人、學生、市民與抗日義勇軍、游擊隊之中,開展抗戰宣傳、領導軍事斗爭,并積極聯絡東北地區的日、朝兩國革命者共同反抗日本的野蠻侵略,為身處日軍鐵蹄下的東北民眾點燃希望的火種,亦為抗日軍民提供思想指引。在抗戰爆發初期,中國共產黨在東北地區領導開展的抗日斗爭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九一八”事變之初,中國共產黨于9月20日、22日、25日、30日和10月12日連續發表宣言、決議、告民眾書,一針見血地指出,該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的積極殖民地政策之產物,是日本武裝占領整個滿洲及東蒙的企圖最露骨的表現”[2]563。在此基礎上,提出“黨在這次事變中的中心任務是:加緊地組織領導發展群眾的反帝國主義運動,大膽地警醒群眾的民族自覺,而引導他們到堅決的無情的革命斗爭上來”[2]567。
與此同時,身處反侵略戰爭最前線的中共滿洲省委積極行動起來,“九一八”事變爆發的第二天,中共滿洲省委發表《為日本帝國主義武裝占領滿洲宣言》,揭露日軍的惡行,號召東北各界同胞團結起來趕走日本侵略者。9月21日、23日,中共滿洲省委先后制定了《日本帝國主義武裝占據滿洲與目前黨的緊急任務》《關于兵士工作的緊急決議》,指示各級黨組織廣泛發動工人、農民、士兵,開展多種形式的抗日斗爭。
遵照中共滿洲省委指示,東北各地基層黨組織立刻采取行動,將反日的民族革命斗爭融入階級斗爭之中。在工人運動方面,黨組織迅速開展抗戰宣傳,喚起工人覺悟、積聚工人階級力量,進而開展抗日斗爭。據《泰東日報》報道,“九一八”事變爆發第四天,“吉林永吉縣轄境內,東團山與省(此處一字不清——筆者注)毗連之處,發現共匪煽惑勞工罷工宣傳品十余張”[3]。在開展宣傳活動的同時,黨組織還領導了日方控制下南滿鐵路皇姑屯鐵路工廠的工人運動。1931年9月27日上午10時,皇姑屯鐵路工廠的工人在共產黨員李春華等人的指揮下,將廠長辦公大樓包圍,要求廠方答應工人上班要發工資,不許延長工時等條件。工人們高呼“要工資”“要飯吃”等口號,表現出不妥協的斗爭精神。在黨組織的積極領導下,廠方被迫答應了工人的全部條件,斗爭取得勝利[4]。這次罷工斗爭打擊了日方的囂張氣焰,鼓舞了群眾的抗日斗志,為中國共產黨深入開展全民抗戰奠定了深厚的群眾基礎,此后皇姑屯鐵路沿線一度成為我黨開展抗日宣傳的重要據點。據《盛京時報》報道,1931年11月18日午時,在“皇姑屯車站附近,發現共產黨之傳單標語數種,散布街內,一時街童紛紛拾取,及經識者之看視判明為共產黨所為,遂均拾取焚毀云”[5]。
在組織工人運動的同時,黨組織經常通過散發宣傳單、書寫標語等方式在普通市民中宣傳抗日思想?!短〇|日報》11月17日報道,“沈陽大西關省議會胡同,省議會南側,黑版墻處,于月之十四日晚,發現共產黨標語,粉筆涂字,上書‘共產黨博愛濟眾’”。標語被日警發現后遭涂抹,但是字跡仍依稀可辨[6]。1932年12月12日,《盛京時報》以《榆關方面發現共黨活動》為題報道稱,“海關近突發現共產黨秘密活動,到處粘貼標語,散放傳單”,并在民眾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導致當地“人心極呈不安之狀”,因此該地日本駐軍“已嚴重警戒云”[7]。另外,在1931年11月沈陽地方黨組織被破壞時,于黨員干部身上搜出“排日宣傳歌”等大量反日宣傳資料[8],充分證明“九一八”事變爆發伊始,中國共產黨以非凡的勇氣站到抗日陣地的最前沿,積極開展宣傳等工作,組織東北民眾開展抗日斗爭。
為建立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黨組織不遺余力地策反日偽軍警。據報道,長春中東路南部線窯門車站,“共產黨多人,先煽惑該地方之鐵道守備隊引起兵變,一面再與農安之匪黨相呼應”。中共對于壯大東北抗日武裝作用之巨大,連《盛京時報》也不得不承認“農安匪團之勢力增加,有此地共產黨之暗助”[9]。
“九一八”事變后,30多萬東北軍不戰自潰,東北大片國土淪入敵手,恰如《盛京時報》所言“沈陽軍事發生,公安局警察等均無抵抗而散”[10]。但是頑強的東北民眾并未就此放棄抗爭,事變發生后,愛國將士與東北各界民眾迅速組織了自發的抗日義勇軍。與此同時,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中國共產黨派出大量干部深入東北地區,積極聯系、整合各路抗日武裝。據統計,僅1931年10月至1933年初,派到各部義勇軍中開展工作的共產黨員和青年團員多達500余人[11],大量黨員干部的到來極大地提高了抗日武裝在軍事上的作戰能力與政治上的紀律性,一定程度地改變了抗日義勇軍軍事渙散與政治性薄弱的面貌,并為黨領導創建東北抗日革命軍、抗日聯軍奠定了初步的基礎。
為了給抗日義勇軍提供有力的支援,同時幫助提高其作戰能力與政治紀律性,中共中央、華北地方黨組織派出黨員干部深入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通過幫助這個新生的抗日救亡團體援助抗日義勇軍的軍事斗爭。1931年9月27日,東北愛國流亡人士于北平組建了東北第一個抗日救亡團體——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該組織成立后,中共河北省委、北平市委派出大量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反帝大同盟盟員及其影響下的進步青年參加,中國共產黨及其影響下的進步青年“雖然不掌握救國會的領導權,確是救國會的中堅力量”[12],是救國會各項工作的具體執行者和實施者?!妒⒕r報》報道稱:“共產黨謀亂華北確有其事?!痹谥泄仓醒氲慕y一領導與指揮下,反日斗爭“以平津地方為中心”,同時“上海共產黨本部,派干員若干名,攜巨金北上,擬乘東北軍撤退混亂狀態,收買錦州各處潰兵,并聯絡各地土匪,組織蘇維埃紅軍”[13]。由此可見,通過支持抗日救國會援助東北抗日義勇軍的愛國行動,華北地區黨組織實現了對東北抗戰的有力支援。
華北地區黨組織積極行動的同時,東北地方各級黨組織迅速開展工作,根據中央的指示精神,中共滿洲省委及地方基層黨組織派出優秀共產黨員和青年團員深入各地義勇軍,持續開展抗日宣傳,協助其加強軍事、政治領導,積極支援義勇軍的抗日斗爭,其中黨組織對于王德林所率吉林國民救國軍的領導與宣傳工作產生了明顯的效果。王德林組織的國民救國軍是吉林東部地區首先興起的一支重要抗日武裝,“九一八”事變后不久,“王德林并劉萬魁所屬之聯合救國軍,左路第一旅第一團團長鄧乃柏部下約有二千余名,以密山縣白泡子地方為根據地,向中東線山西站沿線一帶出沒,實行反對滿洲國之行動”[14]。中共東滿特委對王德林部起義之事給予高度重視,救國軍成立前便委派中共黨員胡澤民等10余名同志參與策劃,中共延吉縣委專門調派黨員李延祿幫助其創建抗日武裝。國民救國軍成立后,中共滿洲省委派出周保中進入國民救國軍指導工作,開展民族戰爭的宣傳,組織發動群眾參與、支援救國軍的抗日斗爭,給救國軍帶來很多新的氣象?!妒⒕r報》報道稱,中共中央派出部分黨員干部“潛入中東線密山縣等地,并密派同志來滿洲國內各地宣傳共匪等實行產主義(原文如此,應該為共產主義。筆者注)及破壞區工作”,該報甚至宣稱王德林的救國軍第一旅第一團“鄧團長乃柏所部已加入共產黨,共同宣傳”[15]。黨組織的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932年7月“十五日左右由王德林部接領槍械子彈”,“并在海參崴以日鮮華三語印刷部分傳單,已發送各地”,“行將期于八月一日之國際反帝同盟紀念日,糾合延邊一帶之農村大舉暴動”[16]。黨組織深入義勇軍開展的各項工作為我黨領導武裝抗日斗爭,創建自己的獨立武裝奠定了基礎。
東北淪陷初期,在共產國際指導下,中國共產黨與身處東北地區的朝鮮共產黨員、日本共產黨員建立了一定的合作關系,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方針指引下共同反對日本的野蠻侵略。恰如《泰東日報》報道所言“滿洲事變勃發以來,于是中、日、鮮、俄之共產黨員,遂益呈其大活動”[17]。1932年11月20日,《盛京時報》亦報道稱,“第三國際為樹立時局對策,已命令中國共產黨組織共產黨北方軍”,并承諾給與一定的經費支持[18]。
面對日本政府及軍方發動的侵略戰爭,日本共產黨基于“反對帝國主義”的革命意識以及對中國人民的深切同情,旗幟鮮明地反對日軍的侵略行為。1931年9月20日,中國共產黨和日本共產黨聯合在《紅旗周報》發表《為日本強占東三省宣言》指出:“中國與日本的民眾堅決的相信,只有大家聯合起來共同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以及一切帝國主義與中國國民黨,建立工農自己的政府蘇維埃政府與工農自己的武裝工農紅軍,中國與日本的工農民眾才能得到最后的解放。”[19]日本共產黨反對殖民侵略的堅定立場得到了共產國際的高度贊揚,1931年10月21日,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召開會議,批評各國黨對于“九一八”事變估計不足的問題時指出,事變后“日本黨是真正按布爾維克的方式工作的”[20]。
在東北地區的日本共產黨英勇地開展反對侵略戰爭的活動,據《泰東日報》1931年11月7日報道,“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共產黨“僅于一月余之期間內,所謂日本共產黨滿洲地方事務局者,其共產黨,殆已定完全組織成就,且其黨之活動,遂行急速,令人聞之驚嘆弗置”[21]。日共在撫順秘密出版《滿洲赤旗》并廣為散發。日本共產黨員堅定的反侵略立場立即引起了日本警察的關注,1931年10月26日,日警“先由其機關報滿洲赤旗入手”,“而大事檢舉”,大連日本軍警與撫順軍警沆瀣一氣牽連甚廣,28日大連日本警署繼續出動,逮捕日共黨員,“同時并嚴重搜查黨員家宅,當即收多數有力證據物件”,截至11月4日,大連“共檢舉人數,為三十余名”,“撫順逮捕者為十數名”,總人數“五十數名,詢為近來稀有之檢舉”[17]。
按照共產國際的指示,“九一八”事變后,中共中央與中共滿洲省委特別重視團結與帶動朝鮮籍共產黨員,滿洲省委在《為日本帝國主義武力占領滿洲告全滿朝鮮工人、農民、學生及勞苦大眾書》中深刻揭露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反動派對朝鮮民眾的欺壓,號召朝鮮民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下,和廣大的革命的中國的工農兵勞苦群眾弟兄們攜起手來,直接參加偉大的中國革命,消滅日本帝國主義國民黨,爭取你們的解放!只有這個是你們的出路,只有這樣才能實際地幫助朝鮮革命”[22]。在中共滿洲省委的領導下,朝鮮馬克思主義者積極加入黨組織,為東北地區抗日武裝斗爭貢獻了重要力量。據《盛京時報》報道,1931年11月9日,頭道溝日本領事館督察署、長春警察署日警兩名,潛入朝鮮革命團員金海山家,將其逮捕后“即行解往本署,嚴訊之下,據供名李德真,年二十二歲,確充朝鮮革命之團員,與從前逮捕之首領李宗洛等,均有聯絡”,且主要在北滿地區開展工作[23]。朝鮮共產黨員積極組織打擊日本軍警的斗爭,《盛京時報》報道稱,1932年7月26日“下午五時,有武裝鮮人共產黨員約三十余名,攻入鏵尖子鎮”,“將公安五分局第一分所電話機搶去,并將該鎮富戶韓家糧食二十余石,分與該鎮各貧民”[24]。
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至1932年的抗日戰爭初始階段,中國共產黨以其堅定的抗戰立場、積極的抗戰態度,成為東北抗戰的首倡者與先行者。在共產國際的指導下,中共黨組織與日本共產黨員、朝鮮共產黨員團結一致,揭露日本侵略野心,積極宣傳抗戰思想,竭力喚醒民眾,以其敢為天下先的大無畏氣概與遠見卓識,激發出了廣大國人的愛國熱情,進而引領著東北民眾的抗日斗爭,逐步地從群眾自發的、以義勇軍為主體的抗日斗爭走向自覺的、以黨直接領導的抗日武裝為主體的斗爭道路。在這個過程中,黨組織積累了豐富的抗日斗爭經驗,發展鞏固了黨組織,為迎接更大規模的全民族抗戰奠定了堅實的政治、思想與組織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