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中共舟山市委社會建設委員會
形成“幸福驛家”“共富方舟”等一批可復制推廣的標志性成果,使海島出行更便利、就醫更便捷、生活更舒適
舟山市區域總面積2.22萬平方公里,陸域面積1440平方公里、海域面積2.08萬平方公里,共有大小島嶼2085個、住人島嶼141個,90%的人口集中在本島和大島。2022年6月,舟山市啟動“小島你好”海島共富行動,堅持頂層設計、高位推進,構建以總體規劃為統領、以島群規劃為補充、以整島規劃為基礎的規劃體系。
為加強公共服務一體化的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科學合理布局公共服務資源,增強不同公共服務要素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調性、貫通性和前瞻性,編制《舟山市縮小“三大差距”打造公共服務一體化先行示范市實施方案》,明確提出“1”個總目標,打造“8”大標志性成果,形成“4”個一體化的戰略布局,提出“28”項重點任務。建立公共服務資源人口和設施“一本賬”,全面摸排資源底數,開展人口與公共服務匹配性研究分析,完善區域、城鄉規劃統籌機制,推動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資源要素優化配置。
教育方面。全面優化提質海島小規模學校,穩妥推進9所海島小規模學校撤并整合,研制出臺《舟山市“小而優”學校創建標準》,確定2023-2025年市“小而優”學校年度創建計劃,首批7所均已制定創建發展計劃并啟動初創工作。深化城鄉教育共同體建設,持續推進教師交流,連續5年深化落實離島教師積分制政策,每年交流到海島學校的骨干教師占符合交流條件骨干教師的20%以上,2022年達38.90%,有效緩解師資配置不均矛盾。
醫療方面。針對海島上突發無法救治的疾病,定海區自主研發“島島救”系統,著力打造“海島15分鐘急救圈”,2022年以來,已接海島急診呼叫信息20余次,救治24人。啟動“共富方舟·健康守護”行動,普陀區依托配備專業醫療團隊的船只開展服務,目前已為15個偏遠海島居民提供健康服務,共惠及健康體檢2024人,提供義診3361人次。為更好服務海島漁民,螞蟻島為112艘漁船配備“醫管家”,每次出海前后組織對應全科醫生上船為漁民進行慢性病管理。推進“智慧醫療”建設,東岠島利用“小島驛站”的“健康小屋”開展智慧醫療服務,每周1次安排城區醫生輪流駐點,為老年人提供醫保卡直接支付配藥、專家遠程問診等服務。
養老方面。深化海島支老行動,全面推廣“幸福驛家”模式,為老年人提供衛生、養老、便民、商品物流、精神文化和其它個性化服務。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并投入運營“幸福驛家”8家,覆蓋偏遠海島老人17800余人,開展定期服務活動484次,派單服務6030次,平臺常用注冊用戶已達8827人,需求處理率達100%。
全方位改善海島群眾交通出行條件。加快“藍色島鏈”工程,加密島際間民生航線,優化航線布局。推動海上公交集團化發展,推動公共交通與旅游融合發展,方便海島群眾出行。探索水路客運“公交集團化”改革,開展定制化服務。推動市域城鄉公交一體化,將跨縣域人口的公共交通需求納入公共交通規劃范疇,補齊薄弱區域的綜合運輸服務站建設。
推進海島垃圾處理工作。細化垃圾分類別投放、收運、處置標準,強化城鄉固體廢物垃圾閉環管理,跨縣區統籌建設垃圾處理站點,實現小島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分類處理全覆蓋。圍繞美麗庭院打造,充分挖掘海島垃圾,利用廢棄的捕魚浮球、腌魚酒壇、漁繩等進行創意改造,打造漁村特色庭院小品。
優化島際快遞、燃氣配送體系。全面推進快遞、燃氣“上島進村”,統籌“多站合一”。葫蘆島設置“共富驛站”,配備志愿服務者負責裝貨取貨,由政府、交投、快遞公司通力協作,保障島上快遞正常、有效運轉。普陀區實行海島瓶裝燃氣平價補貼政策,實行“海島瓶裝燃氣船運補貼+平價惠民補貼”,讓海島群眾用上平價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