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中共永嘉縣委社會建設委員會
暢通“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雙向流通渠道,不斷為鄉村振興和農村客運可持續發展注入新活力
永嘉是全省26個山區加快發展縣之一,山區面積占比達80%以上,農村公路占比高達91.8%,廣大農村快遞進村難、農產品出村成本高、耗時長等問題明顯,農村物流發展水平亟待提高。近年來,永嘉深入探索“客貨同網、產業融合、數字賦能”的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新機制,暢通城鄉微循環。目前,客貨郵日均帶貨量超3000件,月均快遞進村提升近1.2萬件,偏遠山區基本實現“6小時”到達,有效降低了農村物流成本。
政府主導,構建高效推進機制。聚焦縮小城鄉物流服務差距,縣政府重要領導親自掛帥,積極構建“政府主導、部門協同、企業經營”的聯動推進機制,縣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為客貨郵深入融合推進提供組織、制度、資金保障。
企業主體,實施集約規范經營。以國有客運企業作為運營主體,整合提升現有站場、班線,全面優化網點布局和中轉分撥等環節,統一定制采購145輛客貨郵專用車型,實行客、貨一趟車,既節約快遞運輸成本,又促進客運企業增收。
農客支撐,打造三級配送網絡。利用全縣127條農村客運班線覆蓋北部山區的網絡優勢,推行“農客帶貨”模式,通過客車搭載快件進村,形成高效的“縣級分撥、鎮級中轉、村級配送”三級物流網絡體系,直接提升山區物流服務能力,有效解決寄送成本高、送達不及時等實際問題。
融合鄉村農業發展,帶動特色農產品出村。加快“客貨郵+”農產品供應鏈深度融合,打造一批“農特產品+網紅直播+農村物流”服務點,加速提升“產、供、運、銷”一體化全鏈條服務能力。2022年,碧蓮村通過客貨郵出村銷售早香柚約5000件,售價約75萬元;鶴盛鎮湖頭山番薯棗出村約2萬件,售價約100萬元。
融合鄉村旅游發展,提升全域旅游服務品質。面向全縣網紅村、鄉村旅游景點,打造“旅游+物流”特色服務,提供包裹寄送存儲、農特名優產品銷售、民宿伴手禮等物流服務。今年上半年,村級旅游點攬件量達52400件,有力帶動農交旅深度融合蓬勃發展。
融合鄉村制造業發展,盤活農村剩余勞動力。利用農村客運網絡,為農村特色制造業、加工業及手工企業提供原材料及產成品運輸等供應鏈物流服務,解決3萬多在家從事來料加工的低收入群體帶貨難題,為來料加工產業降低物流成本近50%。與殘聯合作打造共富試點,增加半成品手工作業崗,為殘疾人開辟綠色就業通道。
健全長效機制,全力做強一點多能的鄉村物流服務網點。進一步梳理末端網點,通過增配智能快遞柜、安裝視頻監控設備等舉措,建立“一點一檔”,實現服務點運營情況“掌上追溯、一屏可視”。做大鄉村兩級物流網點,開展農資售賣、消費品網絡代購等服務,對早香柚、永嘉麥餅等特色農產品進行集中代銷推廣,實現“一站多能、多站合一”。
聚力共建共享,全力打造綜合一體的鄉鎮物流服務體系。加強交通運輸、郵政、農業、電子商務等物流節點信息共享,打通單體經營信息壁壘。以業務代理等形式,深化與郵政、“四通一達”等快遞企業合作,山區快遞實行集中分揀、“定時、定點、定線”統一配送,集約高效運轉。
強化數字賦能,全力構建便捷高效的線上物流服務平臺。依托“暢行永嘉”服務平臺,升級打造2.0版的“農客達”,精心搭建集站點分布、貨物寄送、物流跟蹤、車輛管理等功能于一體的業務在線平臺,實現物流服務“一鍵可知”“一鍵可約”,人、車、貨全程監管,提升客貨郵融合的安全性和數字化水平。
下一步,永嘉將繼續圍繞“客貨同網、產業融合、數字賦能”,深化客貨郵體制機制、基礎設施、運力資源、數字改革等方面融合創新,暢通“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雙向流通渠道,不斷為鄉村振興和農村客運可持續發展注入新活力,全面助力城鄉均衡發展,促進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