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啟亮 陳齊禮 徐歡
加強交流、優勢互補、合作共贏,開展實質性、項目化合作,以高水平區域協作推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和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安徽亳州是中原地區連接長三角的橋頭堡,衢州是浙江向中西部臨省拓展的橋頭堡,兩地在中醫藥產業的發展定位、資源稟賦等方面有著很多的相似性和關聯度。在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大背景下,2020年12月衢亳兩地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提出要在中醫藥產業發展領域加強交流、優勢互補、合作共贏,開展實質性、項目化合作,以高水平區域協作推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亳州是全球規模最大的中藥材交易中心和區域性中藥材加工制造中心,每天上市中藥材達2800余種,日均人流量4-6萬人。2022年,北京同仁堂、白云山制藥、中國中藥、江中制藥、廣藥集團、雷允上等69家全國醫藥百強及知名企業落戶亳州,初步形成了涵蓋中藥材種植、中藥飲片加工、中成藥制造、中藥顆粒劑生產、中藥流通、中藥科研、中藥文化傳播等全產業鏈體系,現代中醫藥產業規模達1500億元。
衢州在中醫藥產業發展方面也有著良好基礎。其一,衢州地貌“七山一水二分田”,獨特的自然條件造就了得天獨厚的中藥材資源優勢,全市野生藥用動植物資源1186種;其二,藥食同源中藥材產品研發不斷推進,現有中醫藥藥膳餐飲企業100余家;其三,按照中藥材全產業鏈模式重點推進“衢六味”、新老“浙八味”等本地特色藥材品質提升,數字化全程可追溯體系產業集群建設不斷加強;其四,總投資58.0億元的中環新田鋪田園康養綜合體項目、總投資20.5億元的“浙八味”中藥材產業園、總投資16.6億元的醫藥健康城等中醫藥三產融合重大項目正在加緊建設中。
近年來,亳州堅定不移實施“以藥立市”,現已形成較為完整的中醫藥產業鏈,但目前還面臨著諸多挑戰,具體包括:一是亳州主要外銷產品是中藥材及飲片等原材料或粗加工產品,整體產業處于全球產業鏈的低端,中醫藥資源、中醫藥品牌、中醫藥文化等優勢尚未轉化為產業優勢,產業鏈延伸及其融合發展沒有得到有效發揮;二是交通物流、信息化服務、投融資等中醫藥產業發展的支撐體系還比較落后,難以滿足產業跨越式發展的需要。以投融資為例,亳州目前上市公司僅古井貢酒1家白酒企業,藥業上市企業還沒有實現零的突破,這已嚴重制約了中醫藥產業的發展。
與此相比,包括華康股份1家藥企在內,衢州目前A股上市企業總數16家,企業上市投融資規模遙遙領先于亳州,這是其一;其二,衢州全力打造四省邊際數字變革和交通物流的橋頭堡初見成效,物流保暢提效集成改革項目獲省改革突破獎,為衢州中醫藥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其三,衢州依托良好的產業發展生態和堅實的山海協作平臺,正不斷整合資源,著力創新“中醫藥+”跨界融合發展,“中醫藥+”跨界融合體系也已不斷健全。當然,衢州中醫藥產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的同時,也存在一系列影響高質量發展的問題和困難,中醫藥服務能力、科技創新動力及其文化資源的保護、挖掘、開發和利用略顯不足,中醫藥服務價格體系和治理體系等還有待完善。
綜上,衢亳兩地中醫藥產業合作空間十分廣闊,不僅在中醫藥資源、中醫藥品牌、中醫藥文化的保護、挖掘、開發和利用及其產業化和跨界融合發展方面具有較大的合作前景,而且還可以在投融資、人才培養、科技創新、交通物流、數字改革等中醫藥產業支撐領域加強交流、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衢亳兩地中醫藥產業合作,始于2020年12月30日亳州市政府代表團來衢考察。在衢期間,亳州市政府代表團赴康德股份進行了實地考察。目前,雖然兩地就中醫藥產業合作問題開展了一些交流,并取得一定成效,但還存在兩地重視程度不同、利益訴求難統一、跨區域協調困難等問題,區域合作不夠實、成效不夠明顯。如亳州市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在提出第七項重點工作“搶抓國家戰略機遇,著力擴大對內對外開放”時,明確指出“要落實與浙江衢州戰略合作協議,支持各載體各領域與浙建立緊密型、互補性合作關系”,衢州相關工作報告雖然沒有提及衢亳兩地合作問題,但浙江省2022年成功入選首批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和《衢州市建設浙江省中醫藥綜合改革先行區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實施方案》的出臺,為深化兩地中醫藥產業合作提供了重要的歷史契機。
衢亳兩地中醫藥產業鏈各環節具有一定的重合度,存在趨同現象。接下來,衢州要牢牢把握建設浙江省中醫藥改革先行區的歷史發展契機,在堅持衢亳雙方戰略合作協議的基礎上,加深理念、機制和項目對接,圍繞“全產業鏈開放創新合作共贏共享”的工作理念,做實市級、縣級中醫藥產業領域結對合作,在政務互通以及平臺共建、產業共育等合作事項方面取得實質性破題。
戰略層面,要以中醫藥全產業鏈區域布局為抓手,加快推動兩地產業協同發展。一方面,加強兩地中醫藥全產業鏈的調研分析,明確兩地中醫藥產業的發展定位,細化產業發展方向。當兩地產業發展定位有所重合時,盡量規劃到細化產業或細化到產業鏈的某個具體環節,強調在產業鏈各環節上采取精準施策。另一方面,中醫藥產業鏈的規劃布局要有的放矢。選擇若干資源稟賦突出、戰略性強的主導產業實施全產業鏈布局,細化產業發展路線圖,集中優勢資源進行發展。
戰術層面,要共同組建中醫藥全產業鏈聯盟,在鼓勵衢州龍頭企業“走出去”的同時,積極開展中醫藥全產業鏈招大引強,在“走出去”和“引進來”的過程中實現全產業鏈“建鏈補鏈延鏈融鏈”。例如,在2019-2022連續3年新冠疫情期間,中醫藥受到國內乃至國際市場的青睞,衢州很多山地隨即變成中藥材種植基地,中藥材產業發展迅猛,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7.6萬畝,但目前卻面臨著加工銷售等問題。當下在扶持龍頭企業深加工的同時,要鼓勵企業“走出去”,加強與亳州的合作,依托亳州全球中藥材交易中心和區域性中藥材加工制造中心,解決衢州中藥材加工銷售難的問題,助力山區鄉村共同富裕,實現中藥材產業鏈的建鏈補鏈。再如,衢江區作為針圣楊繼洲故里,積累了巨大的中醫針灸存量資源,擁有發展針灸康養產業得天獨厚的條件,而亳州不僅也有歷史悠久的針灸文化,而且針灸產業亦較為健全,衢江區可以和亳州建立一個合作機制,加快出臺相應產業和人才專項政策,吸引亳州針灸裝備智造企業和針灸專業人士加盟,實現“中醫針灸+”康養產業鏈的延伸和融合發展,打造針灸康養福地。
效應層面,共同出臺企業扶持政策,加快建設中醫藥產業合作示范園區。一方面,不斷強化兩地發改委、衛健委、經信局、農業農村局等部門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創新合作示范園區共建共治共享運行機制,開展統一規劃布局、統一招商運營,推動合作示范區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另一方面,充分發揮亳州的中醫藥資源、中醫藥品牌、中醫藥文化和中醫藥市場以及衢州的交通物流、數字改革、民間資本、山海協作平臺等領域的各自優勢,在合作示范園區組建和培育新的領軍企業,并以領軍企業為龍頭,牽引和帶動中醫藥產業聚集帶,加快促進兩地產業協同發展,放大合作示范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