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建來
摘要: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商業環境快速變化,使得現代會計人才培養在技術變革、跨學科需求、國際化需求、職業能力培養等方面面臨挑戰,但也在技術驅動創新、多樣化教學方式、國際交流與合作、跨學科融合等方面迎來機遇。基于現代會計人才培養目標,職業學校要在人才培養體系建設上、“1+X”證書制度應用上、教育教學策略改革上、會計實訓基地建設上、師資隊伍數字能力提升上進行探索,積極提升現代會計人才培養實效,使其符合數字化時代的發展要求。
關鍵詞:現代會計;數字時代;挑戰;機遇;證書制度;實訓基地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35-0129-04
數字化時代標志著越來越多的新興技術應用于各行各業,并對商業環境產生巨大影響,如新的商業模式和技術的出現,企業利用海量數據分析、了解市場趨勢以及消費者行為和競爭者,商業流程和管理的自動化等[1]。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和商業環境的快速變化為會計人才培養帶來一系列的挑戰與機遇,傳統的會計人才培養模式和目標已經不能滿足現代企業對會計人才的需求。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分析現代會計人才培養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探究現代會計人才培養目標、對策。
1.數字化時代給現代會計教育教學帶來的挑戰
(1)技術變革。目前,傳統的紙質會計記錄和手工賬簿逐漸被電子化會計系統取代,電子化會計系統可實現自動化的數據錄入、處理和報告,大大提高了會計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另外,人工智能可實現自動化的財務報表生成、風險識別以及智能化的財務咨詢和稅務服務。所以,現代會計教育要適應技術的快速發展,包括云計算、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應用,以提供更加精確和實時的會計信息[2]。(2)跨學科需求。會計行業與其他領域的交叉需求日益增加,如利用云端存儲、處理大量的數據,利用大數據分析工具進行數據挖掘和商業智能分析,幫助企業做出更準確的決策等,所以,現代會計教育需要與金融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學科進行有機結合,積極培養學生跨學科的綜合能力。(3)國際化需求。基于經濟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會計人才需具備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現代會計教育要注重國際會計準則和國際化素質等內容的培養。(4)職業能力培養。目前,會計領域的專業技能要求不斷提高,現代會計教育要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和溝通能力等職業素養。
2.數字化時代給現代會計教育教學帶來的機遇
(1)技術驅動創新。新技術的應用為會計教育教學帶來了更多創新的方式和方法,如在線課程、虛擬實驗室和智能化輔助工具等,不僅可提升教學效果和學生參與度,還可增加學生的自主學習機會。(2)多樣化教學方式。現代會計教育教學可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如實踐項目、團隊合作和模擬案例分析等,發展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3)國際交流與合作。國際化的趨勢為會計教育教學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而與國外高校合作、開展項目交流可進一步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促進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升。(4)跨學科融合優勢。會計與其他學科的融合可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教育資源、更全面的知識體系,使其成長為復合型人才,具備較強的競爭力。
1.教育模式的滯后性
在會計人才培養中,部分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不注重師生、生生的互動交流,不注重實踐環節的創新,另外還缺乏新技術的應用,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學習效率低下,這就難以培養出適應行業企業需求的現代會計人才[3]。
2.教學內容與實踐需求不匹配
現代會計人才需要具備實踐經驗,但目前的教育體系往往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對工作需要的實踐操作技能和應用能力的培養不足。有的職業學校與企業合作的機會較少,導致學生缺乏實踐操作機會。這樣,學生就無法了解會計工作的實際情況,存在知識到實踐的轉化困難,不能快速適應真實的工作內容、工作環境[4]。
3.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不匹配
現代會計領域的技術不斷更新、變化,這也要求現代會計人才了解和應用新的信息技術,但原有教育體系在會計人才培養方面缺乏創新意識,沒有與時俱進圍繞市場需求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導致人才培養和實際市場需求不匹配。
4.缺乏綜合素質培養
為適應商業環境和時代的變革,現代會計人才應具備綜合素質,包括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創新能力等,但目前的會計教育偏重于專業知識傳授,忽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5.缺乏職業發展規劃培養
目前的會計人才培養體系缺乏對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的引導和規劃,導致學生存在就業迷茫和就業困難。這樣,現代會計人才培養目標就難以落實。
數字化時代帶來的一系列變革和挑戰,對會計人才培養目標提出了更高、更新要求。現代會計人才不僅要掌握會計基本知識和技能,如原始憑證的填制、記賬憑證的填制、財務報表的制作、稅收以及財經法規、財務管理等,還要掌握數字化時代要求的會計人員應具備的更廣泛的技能。
1.掌握數字技術
數字化時代的核心是數字技術的應用。現代會計人才需要學習并掌握會計軟件、數據分析工具以及云計算等數字技術,能夠利用數據分析工具和電子表格軟件進行數據整理、數據分析和財務報表編制,以提高工作效率。
2.數據分析能力
數字化時代有大量的數據產生并需要存儲,現代會計人才需要具備數據分析能力,能從大量數據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為企業提供更深入的財務分析和經營決策支持,能對財務數據進行分析和解讀,發現潛在的問題和風險,并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5]。
3.數據隱私和安全
數字時代的信息流動更加快速,現代會計人才要關注數據隱私和安全的重要性,強化數據安全意識,遵守相關法規和規定,確保數據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4.學習新會計準則
數字化時代帶來了新的商業模式和交易方式,會計準則也在不斷更新。現代會計人才需要及時學習和適應新的會計準則,以確保財務報表的準確性和合規性。
5.提供數據洞察和戰略建議
數字化時代的會計人才不僅承擔著數據記錄和處理的角色,還要成為業務的合作伙伴,能夠提供數據洞察和戰略建議,通過深入的數據分析,為企業提供有關財務和業務的關鍵見解,幫助企業作出更明智的決策。
6.提升綜合素質
現代會計人才需具備的綜合素質包括能與不同部門和人員進行有效溝通,能夠傾聽別人的需求,表達自己的觀點、建議和意見,并能準確理解和傳達財務信息;具備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對財務數據進行合理解讀和分析,找出潛在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具備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在面臨復雜問題時能主動思考并提出解決方案;具備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能在團隊中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并與其他團隊成員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任務[6]。
1.構建全過程全方位的現代會計人才培養體系
(1)“全過程”跟蹤評價體系。中職學校要建立線上學生成長檔案,從入學到畢業進行全程的學習跟蹤,確保學生高效掌握所需的技能和知識,并具備應對實際工作挑戰的能力。第一,建立一套全面的評價體系。評價體系包括制定評價標準、明確評價指標和評價方法。評價標準應與實際工作要求相匹配,評價指標應能夠全面反映學生的學習進展和能力水平,評價方法應科學有效。第二,進行定期評價和反饋。定期的測驗、考試、作業等評價方式,可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問題,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指導和支持。同時,還可通過實習、實踐等實際操作環節來評估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第三,提高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反思能力。學生應主動參與評價過程,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評估,并及時調整學習策略和方法。同時,鼓勵學生進行經驗總結和反思,以提高其學習效果和能力。第四,教師、企業參與評價。教師和企業導師可通過定期評價和反饋,幫助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和支持。
(2)“全方位”技能培養體系。中職學校要搭建全方位的現代會計技能培養體系,從課程設置、實踐強化、實習實訓、跨學科融合等方面培養現代會計人才。1)課程體系優化。根據數字化時代的職業需求和市場需求,對會計專業的課程設置進行優化,強化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設置數字化會計、數據分析、財務軟件應用等課程,引導學生熟練使用電子表格軟件、會計軟件和財務管理系統等,逐步提升學生的現代會計技能[7]。例如,借助智能云財稅軟件培養學生的現代報稅納稅技能,借助分析云軟件培養學生的數據收集和分析能力。同時,數字會計技能需要綜合運用財務、會計、法律、數據分析等多個領域的知識,課題體系建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團隊合作等綜合能力。2)實踐教學強化。加強實踐教學環節,設置會計實驗室和模擬實訓環境,讓學生在真實的會計操作中熟悉財務軟件的使用和會計核算流程。同時與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實習實訓機會,讓其在實際工作環境中學習和實踐會計技能,熟悉企業的財務管理流程。3)全方位的競賽方案。建立校、市、省三級比賽方案,內容包括理論知識考核和技能考核,如會計基礎、會計分錄、手工賬、報表分析、業財一體等,通過校賽篩選出比較優秀的學生組建參賽團隊參加市級以上的比賽。中職學校可設立比賽獎勵制度,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競爭意識。在比賽過程中,教師可與學生共同學習最新的數字技術,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全方面提升師生的數字技能。
2.“1+X”證書制度在現代會計人才培養中的應用
(1)課證融通。目前,會計專業的“1+X”證書包括業財一體信息化、智能會計、數字化管理會計、金稅財務運用、智能財稅等,中職學校可與評價組織共同研討,設置會計實訓課程,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技能證書,并將證書考試標準融入教學中,實現專業課程與技能考核的雙向融通。(2)書證融通。中職學校要充分應用國家學分銀行,制定專業課程成績與技能證書成績的轉換原則,構建本校的“學分銀行”,如取得業財一體信息化應用初級證書的學生可認定為獲得40%“會計技能”和40%“會計崗位綜合實訓”學分,以此激勵學生考證的動力,并通過證書考試提高學生的技能,同時將“書證”融通的教學評價體系納入整個人才培養評價體系。(3)產教融通。校企合作是用人單位和人才之間互相適配的有效渠道,中職學校應加強與企業的合作,派遣本校教師到企業調研和實踐,使其熟悉最新的行業環境和工作要求,也邀請企業定期派遣專業人士到學校參與課程設置、實訓考核,給學生提供最先進的信息技術、仿真環境,以此實現產教深度融合。
3.教育教學策略的改革
(1)模擬真實工作環境的實踐教學策略。教師可借助真實案例、虛擬環境、模擬練習、虛擬軟件等打造虛擬仿真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接觸真實的會計工作,從而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教師也可開發活頁式教材,以項目工單為任務,實施實踐教學。
(2)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策略。1)以工作過程為主線,設計開發和運用在線課程教學資源。教師可根據學生應掌握的核心知識和技能,如會計基礎知識、會計準則、財務報表分析等,將學習目標分解為具體的學習任務,如觀看講座視頻、參與在線討論、完成練習題等。2)設計教學內容,發布學習任務。教師可根據學習任務設計相應的在線課程,包括案例分析、示范操作等,以便學生理解會計工作過程,并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復習所需的資源,如課件、在線文獻等,然后通過在線學習平臺發布學習任務和資源,并跟蹤學生的學習進度和成果,通過在線測驗、作業、項目等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估,以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和內容,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參與度。3)分組差異教學,采集學習數據,因材施教。教師可通過學習平臺對學生的隨堂練習、測試、作業等統計結果,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如某一道分錄錯誤率較高,即說明學生對分錄對應的賬務處理掌握得不到位,就可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在此基礎上,教師可引導學生借助學習平臺、軟件平臺,如業財一體信息化平臺等,自主進行原始憑證填制、記賬憑證填制、納稅申報等技能的練習。
4.綜合性現代化的會計實訓基地建設
會計實訓基地的創新建設是培養現代會計人才不可或缺的硬性條件,應與社會實際需求相結合,模擬真實的會計工作環境,提供豐富的實際案例和數據,引入先進的信息技術和會計軟件,進行相應的培訓,以適應信息化時代的會計工作需要。
(1)校內實訓基地。現代化的會計實訓基地應該配備先進的會計軟件和硬件設備,以提高學生的財務數據處理和分析能力。硬件上應包括電腦和服務器,其能夠提供高效的計算能力和數據存儲空間,支持大規模的財務數據處理和存儲。軟件上應配備會計軟件,其能夠模擬真實的財務操作。電子表格軟件應有用友分析云,用于數據分析、建模和報表制作。數據庫管理系統用于存儲和管理大量的財務數據,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電子支付系統用于模擬和實踐財務交易過程,包括付款、收款和銀行對賬等操作。數據采集設備,如掃描儀和打印機等,用于將紙質財務文件數字化,并進行相應的數據錄入和處理。
(2)校企共建校外實訓基地。中職學校可與企業、會計事務所或金融機構合作共建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和崗位培訓。借助校外實訓基地的實習,學生可接觸真實的會計工作場景,了解企業會計實務流程,學習企業財務管理、稅務規劃、風險控制等實際操作技能,如與真實企業的財務數據進行交互、參與數字化財務管理項目等,還可與專業人士進行互動和溝通,了解并學習數字化會計的最新趨勢和技術應用,以此提升職業素養和工作能力,為將來的職業發展做好準備[8]。
5.會計師資隊伍數字能力提升
師資隊伍承擔著落實現代化會計人才培養策略的任務,加強師資隊伍的培養,組織內外部的專業培訓和交流活動,更新教師的知識和教學方法,提高他們對數字會計技術的理解和應用能力,是提高現代會計人才培養效果的保證。為此,中職學校要加大對教師現代會計理論和實務知識的培訓力度,建立健全師資繼續教育的方案制度,建立與企業需求緊密結合的培訓機制,建立“老青互幫”制度,積極提升會計師資隊伍的數字化教學能力。同時,定期組織教師到企業實踐和參與培訓,避免教師與時代脫節、教學與人才需求脫節。
總之,數字化時代對現代會計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對數字化時代帶來的挑戰,中職學校要抓住機遇,針對會計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對課程進行優化、變革,建立全方位、全過程評價體系,運用企業導師與教師的雙主體教育教學策略、線上線下結合的混合式教學策略,引入真實的任務工單,與企業合作共建校內外的現代化會計實訓基地,融合“1+X”證書制度,探索“課程、評價、教學策略、證書、師資”多方面改革的現代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具有數字化能力、適應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的現代會計人才,滿足行業企業對新型會計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陳莉萍,馬勇,李文靜.“新業態”對會計人才培養模式影響的調研分析[J].財會通訊,2022(23):115-117+162.
[2]王雅妮.“人工智能”在中職會計人才培養中的應用與實踐[J].中國總會計師,2022(06):124-126.
[3]周寶蓮.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會計人才培養模式辨析[J].中國農業會計,2022(06):63-64.
[4]曲云龍.數字時代下大數據財務人才培養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 2022(09):115-117.
[5]段洪波,王映竹,趙宏月.數字時代財務人才培養的探索[J].財會通訊,2022(07):171-176.
[6]齊磊,趙淑琴,劉朝暉.數字化智能化與會計人才培養研究[J].納稅, 2021,15(32):109-110.
[7]許宇飛,羅堯成.1+X證書制度下培訓評價組織的角色、問題及治理[J].職業教育研究,2021(05):18-22.
[8]李佳航.“大智移云”背景下會計人才跨界協同職業觀培育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1,24(10):58-59.
Exploration of Modern Accounting Talent Training in Vocational Schools
Su Jianlai
( Anxi Chenli Vocational School, Fujian Province,Anxi 3624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the digital era and the rapid changes in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modern accounting talent cultivation is facing challenges in term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interdisciplinary needs, internationalization needs,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cultivation. However, it also faces opportunities in areas such as technology driven innovation,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s,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and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Based on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modern accounting talents, vocational schools should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s, the application of the"1+X" certificate system,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the construction of accounting training base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digital capabilities of the teaching staff, actively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modern accounting talent cultivation and making it meet th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of the digital era.
Key words: modern accounting;digitalage;challenge; opportunities; certificatesystem;trainingb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