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6627/j.cnki.cn22-1215/s.2024.03.172
摘 要:農作物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和農業技術推廣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合理的土壤管理、科學選種、合理密植、播種與水肥一體化等技術,可以實現更高的農作物產量和質量,提高經濟效益,同時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農業技術推廣在將這些先進技術引入農村地區發揮著關鍵作用,通過培訓、信息傳遞等手段,幫助農民掌握這些技術,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增加農民收入。農作物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和農業技術推廣有助于實現可持續農業和糧食供應,提升農村社區的生活水平,推動農業領域的持續發展。
關鍵詞:農作物;高產栽培技術;
引言:農業一直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而農作物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是現代農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引擎。在全球人口不斷增長的背景下,如何提高農產品產量和質量,保障糧食供應,成為待解決的挑戰。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不僅可以實現這一目標,還有助于減少資源浪費、保護環境、改善農民生計,為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持。然而,要將這些技術成功地傳播到農村地區,需要有力的農業技術推廣,以確保農民了解、接受和應用這些技術。
1 高產栽培技術在農業生產中應用的意義
1.1 提高農產品產量和質量
高產栽培技術是通過科學的種植管理方法實現農產品產量和質量提升的重要手段。這些技術涉及到合理的施肥方案、科學的灌溉技術、有效的病蟲害防治措施以及適宜的栽培密度等方面。通過這些技術手段,可以更好地滿足作物的生長需求,加速生長周期,提高產量。同時,這些技術也有助于改善農產品的外觀、口感和營養價值,提升了農產品的品質水平,使其更受市場歡迎,增強了競爭力[1]。
1.2 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
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通常可以減少農業生產中的資源浪費,如減少過量施肥、節約水資源等,這有助于降低農業生產的成本,提高農民的收入,并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如水污染、土壤侵蝕和生態破壞。高效的農業生產方法也可以減少農業用地的擴張,有助于保護自然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
2 農作物中的常見高產栽培技術
2.1 合理密植技術
合理密植技術是一種重要的農作物高產栽培技術,它的核心思想是在有限的土地上種植更多的植株,從而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首先,合理密植技術要求在一定的土地面積上增加植株的密度,通常通過縮小植株之間的距離來實現,使植物更緊密地排列在一起。以玉米種植為例,一般情況下,其種植密度為每畝4500株~5500株,并且要合理控制植株之間的距離,保持在25cm~30cm,這時對于玉米的種植更有利。密植技術的應用應該根據不同的農作物種類和品種、土壤條件以及氣候來進行調整,以實現最佳的生產效果。一般情況下,密植技術可以顯著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減少了土地的浪費,有助于更高效地利用有限的農田資源。其次,密植技術的應用可以增加作物的競爭能力。由于植株之間的競爭,每棵植株通常會產生較小的莖、葉片和果實,但植株的數量更多。這種競爭性生長使植物更努力地利用土壤養分和水分,促進了植株的早期生長,減少了病蟲害的發生,這可以導致更高的總產量和更健康的植物。最后,密植技術需要結合其它管理措施,如科學施肥、灌溉管理和病蟲害防治,以最大化其效果。
2.2 播種與水肥一體化技術
播種與水肥一體化技術要求在播種前、播種時和播種后精確調控水和肥料的供應。在播種前,根據土壤測試和農作物需求,精確施用底肥,為植物提供必要的養分。研究表明,合理施加氮肥對于玉米產量和品質的提升非常重要,與正常情況相比較,玉米產量能夠提高80%。實驗研究發現,要生產100kg的玉米,最少需要氮肥2.5kg,磷肥0.5kg,鉀肥1.5kg,但是用量也要進行合理控制,不能超過4.0kg、1.5kg和3.5kg,否則會因為肥料過剩而影響產量。在播種時,可以采用滴灌、噴灌等精確的灌溉方式,將水分直接送到種子或幼苗周圍,確保種子迅速吸水發芽,并提供足夠的水分支持幼苗生長。在播種后,繼續通過滴灌或噴灌方式,及時、精確地施用肥料,以滿足農作物不同生長階段的養分需求[2]。
3 農作物高產栽培技術推廣策略
3.1 完善栽培技術推廣體系
要成功推廣高產栽培技術,必須建立一個完善的推廣體系,這樣才能確保技術的有效傳播和應用。政府、農業機構和農業企業可以聯合成立技術培訓中心,提供針對農民的系統化培訓。這些培訓可以涵蓋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水肥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幫助農民了解和掌握最新的高產栽培技術。培訓中心還可以邀請專業的農業技術人員和科研人員進行講解和指導,提高培訓的專業性和實用性。除了培訓,還需要建立技術支持服務體系。這包括為農民提供技術咨詢、問題解答、現場指導等服務。農民在實際操作中遇到問題時,可以及時獲得專業人員的支持和幫助,確保技術的正確應用和實施。還可以在農村地區建立示范農田,展示并推廣先進的高產栽培技術。這些示范農田可以展示不同作物的種植技術、管理模式和效益,讓農民通過實地觀察和學習,更直觀地了解技術的優勢和應用方法。同時,示范農田也可以作為農業技術推廣的平臺,吸引更多的農民參與到技術推廣中來。此外,設立科技推廣站,為農民提供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服務。這些站點可以提供種子、肥料、農藥等農資供應,同時還可以組織技術交流會議、示范活動等,促進農民之間的交流與學習。科技推廣站可以發揮技術服務和信息傳遞的作用,加強農民對高產栽培技術的接受和應用[3]。
3.2 豐富技術推廣方式
多樣化的推廣方式可以更好地滿足不同地區和農戶的需求,增強技術傳播的有效性和覆蓋范圍。可以利用農村廣播電臺和電視臺,制作針對農民的技術推廣節目。這些節目可以包括種植技術介紹、實踐經驗分享、專家講座等內容,通過聲音和圖像的傳播方式,將技術信息傳遞到農民家中,提高農民對高產栽培技術的認知和接受度。在農村地區設置宣傳欄或者舉辦農業技術展覽會,展示高產栽培技術的成果和效益。這樣的活動可以吸引農民前來參觀和學習,增強他們對技術的興趣和信心,促進技術的廣泛傳播和應用。設立農業技術咨詢熱線,為農民提供及時的技術支持和解答疑問的服務。農民可以通過電話或者在線方式咨詢技術問題,得到專業人員的指導和建議,提高技術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還可以利用農村媒體渠道,如農村報紙、村務公開板、農村社交媒體等,發布高產栽培技術的信息和案例。這樣可以通過本地化的方式傳播技術知識,提高農民對技術的認知和理解程度。此外,鼓勵農民組建農業合作社或者加入現有的農業合作社。通過合作社模式,可以集中優勢資源,共同采用高產栽培技術,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和經濟收益。合作社還可以為農民提供技術培訓、農資供應、市場銷售等服務,全面提升農業綜合效益。
4 結語
農作物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和農業技術推廣在實現可持續農業和農村發展方面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只有通過合作和努力,才能確保農作物高產栽培技術的廣泛應用,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滿足不斷增長的糧食需求,促進農村地區的繁榮和發展。農業技術推廣是連接現代農業科技和農村社區的橋梁,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關鍵一環,應得到更多地關注和支持。
參考文獻
[1]李欽正.農作物高產栽培技術要點及農業技術推廣應用實踐[J].河北農機,2023,(08):54-56.
[2]范帥.關于農作物高產栽培技術及農業技術推廣應用的分析[J].農村實用技術,2022,(10):79-80.
[3]王莉莉.農作物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創新策略思考[J].新農業,2021,(24):23.
收稿日期:2024.06.28
收稿日期:2024.06.28
作者簡介:房德森(1969.05),男,山東省平度市人,本科,高級經濟師,主要從事農技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