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增強文化自信,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聚焦打造“演藝之都”,堅定推動“文化強區”建設,天橋街道切實以“紅墻先鋒”新作為、“首善之首”高標準,積極推動地區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繁榮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西城實踐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撐和強大精神力量。 勇擔職責使命,以更強自信堅定推動文化強區建設
近兩年,天橋街道借助西城區“兩個工程”契機,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通過資料收集、走訪調研、座談交流等形式,梳理形成天橋地區1-1-3-3-6文化發展框架,即一軸、一核、三區、三路徑、六大文化。“一軸”為南中軸。“一核”為天橋演藝區。“三區”為古都文化展示區、民俗文化體驗區、演藝文化集聚區。“三路徑”為訪紅色印記、品民俗古韻、覽演藝創新。“六大文化”為黨建紅色文化、學雷鋒志愿服務文化、大國古都文化、京韻民俗文化、現代演藝文化、數字創新文化。為了進一步塑造地區文化品牌形象,今年年初街道在西城區“城之源都之始河之端”總IP下,將地區文化品牌升級,傾心推出“京韻天橋”金字招牌,在城之源都之始河之端“京韻天橋”文化系列活動上重磅推出了“京韻天橋”1-1-3-3-6文化發展框架、“京韻天橋”文化系列活動、“京韻天橋”重返天橋計劃、“京韻天橋”抖音賬號。為充分發揮版權的保駕護航作用,持續推動優秀文化在天橋落地生根,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為街道頒發了“京韻天橋”“相聲發源地”版權作品登記證書。
堅持文化傳承,以專業視角為青少年搭建展示平臺
天橋街道始終堅持教育優先原則,多年來從文化資源供給、綜合服務保障、教育資金支持等多個維度持續開展“街校共建”,有效促進地區教育事業高質量均衡發展。為推動地區數字創新文化發展,培養創新型青少年人才,今年上半年,中國版權保護中心聯合天橋街道舉辦了“東都杯”版權文化進校園活動,通過走進北京育才學校、北京市徐悲鴻中學、北京市西城區香廠路小學、北京市西城區新世紀實驗小學,開展版權文化宣講、原創作品征集評選等活動,激發了地區青少年參與熱情和創新活力,切實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好、保護好。
堅持創新發展,以更高標準答好“文化+”命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著力賡續中華文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天橋街道將堅持以文賦能,充分發揮天橋演藝區資源優勢,研究制定地區1-1-3-3-6文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持續利用好“西城區文化產業十條”等政策保障,以及天橋藝術中心、新市區泰安里等文化場所、持續擦亮“相聲發源地”“音樂劇盛典”全國文化金名片,答好“文化+旅游”“文化+消費”“文化+科技”命題,積極推動地區文化事業、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未來,天橋街道將堅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堅定推動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積極落實2-1-1-5-2中國式現代化西城實踐框架體系,堅持把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重要使命,推動文化與城市共生、與生活共享、與產業共融,切實提升地區百姓的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