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五月的高溫,把在這里舉辦的2024(第41屆)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簡稱“2024中國體博會”)烘托出了熱烈的氛圍。
來自全國的體育用品行業同仁相聚蓉城,共同找尋生活體育大時代下的市場機遇,也在展廳展臺和會議活動的一系列亮點中,找尋并把握著行業的新變化。
“WelcometoChengdu,thehometownofPandas!”不止于6000條黑白組成的大熊貓藝術裝置,在2024中國體博會展區里,熊貓等地方特色的元素隨處可見,打上了濃濃的地方印記。在超10萬人次的參展觀眾里,還有3000多名來自世界各國的境外觀眾,也在“熊貓之鄉”感受著中國體育用品業的“熱辣滾燙”,給努力出海的中國企業帶來了新的機會。
第六次來到成都的中國體博會,正在將體育產業的發展趨勢和影響力,輻射到新發展使命下的西部地區,又從這里延展到全國乃至世界。
作為體育產業發展的風向標,體博會上超過1600家參展企業在成都展示出了琳瑯滿目的創新產品,也用滿滿的自我革新意識,顯現出業界共同探索新的突破,以及服務化升級的決心。
在風云際會的世界舞臺上,面對變化的市場需求,企業堅持產品創新背后的邏輯是什么?體育用品企業新的機遇又在哪里?在海內外都很“卷”的市場形勢下,企業如何突破重圍創造新的價值?跟隨《當代體育》一起,讓我們走進2024中國體博會現場,看看今年的行業動向有哪些新趨勢。
消費需求驅動下,“黑科技”元素拉滿
“你們這個產品還挺好耍!”
摘下口罩的觀眾們不光在運動嘉年華里親密接觸了乒羽足籃等傳統項目,在飛盤、匹克球等各類新興運動展臺找到運動的快樂,還在創新推優的數字跑步機、智能單車區流連忘返。熱烈的體育氛圍,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西部博覽城展館內,前來咨詢、體驗、洽談的參觀者絡繹不絕,展商們在賣力吆喝著自家產品,詳細講解功能和技術優勢,向每一位潛在客戶推薦自家制造工藝或新材料的先進性。
有的品牌干脆把直播廳搬到了體博會的現場,新媒體線上的全開麥,讓更多在線的“家人們”通過云觀展的方式參與到體博會現場互動中。
“都是老鄉,你給我說個底價吧!”討價還價里的鄉情牌,讓交易現場多了一些人情味。
AI時代的大潮席卷而來,與運動健康開始產生化學反應。前沿的數字技術從競技體育延伸到大眾體育的范疇,各種融入大眾體育生活方式的數字產品在現場亮相,帶領我們進入一個虛擬與現實相結合的運動空間,感受體育科技的魅力。
數字智能、新材料工藝產品一如既往地受到歡迎,智慧社區、會員管理系統等軟件集成方案也引得不少行業人士關注與問詢。
舒華體育全新發布的行業首款運動處方I5智能家用跑步機,搭載AI語音系統,引發了不少圍觀。該款跑步機不僅能對跑者進行風險評估和個人運動能力測試,生成專屬運動處方,還能根據個人運動狀況和實時心率,自動調節速度和坡度,堪稱專屬“配速員”,讓運動更科學有效。
在體思TopSupport展區,一個黑色方盒子格外引人注目。這是體思TopSupport推出的全新1080Sprint2速度力量爆發力訓練產品。“阿凡達”式的傳感讓大眾親身體驗專業級別的科學訓練。據介紹,1080Sprint2訓練產品搭載智能可調阻力系統,能夠根據運動員的訓練需求實時調整阻力大小,通過數據分析來找出訓練中的不足,制定更加科學的訓練計劃,大大提升訓練效果。
運動科技品牌AEKE帶來的力量鏡A1系列產品,把一度受到市場質疑的智能健身鏡的科技實力充分展示給公眾。這款搭載高清互動顯示屏,能實時跟蹤并指導用戶的運動姿勢,結合AI算法,根據用戶的運動習慣及喜好自動生成匹配課程。據工作人員介紹,AEKE力量鏡A1區別于僅能進行有氧運動的運動鏡、或僅能進行力量訓練的設備,更像一個小型綜合健身房,一臺機器就可以滿足用戶的力量訓練需求。
不只是健身行業有科技元素呈現,傳統的球類運動也開始有了智能化的新變化。
例如,針對籃球場館的痛點,我奧智能直播運動相機2.0的亮相,主打為籃球場館提供一套解決方案,不僅可以進行AI智能直播、散客進球識別,還可以配合賽事助手系統,進行助攻、籃板、搶斷、犯規等其他技術統計,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提升用戶體驗,場館可根據需求自行選擇功能。
“剛學打球只知道發蠻力扣球,打壞了好多羽毛球,你們這個設計確實可以省了很多錢!”“你放心,我們產品有好幾十項國內外專利,你拿一盒去體驗體驗?!?/p>
在三才體育的展臺,更環保、更高性價比的三段式羽毛球,讓不少羽毛球愛好者找到了傳統羽球的“平替”。這種幾分鐘就能生產出來的“三段式”羽毛球,由“球頭+人造植毛架+14根短毛片”組成,進一步控制了生產與運動成本。
有亮眼專業產品的展臺往往門庭若市——隨著對體育用品標準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從專業角度考量運動產品。但是無論消費群體如何迭代,高質量的產品永遠是核心競爭力。
只有靠產品說話,企業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獨樹一幟,帶動效益增長和產業升級。
一個顯現的行業事實是,當前體育用品企業在產品上的創新,其終極意義在于解決行業痛點,為大眾體育消費需求提供新的服務體驗。這也意味著,產品的創新始終要緊密聯系大眾運動消費的需求展開。產品創新的源動力最終要落地到民眾的體育運動和生活中,讓創新轉化為企業的市場經濟價值。
在這背后,越來越多企業通過及時調整生產經營策略及加強新品研發,建立產品技術優勢。
說到底,體育用品企業的競爭就是科技的競爭,包括生產工藝水平、自動化水平、高新材料應用能力,最終都將在產品上呈現。在國家鼓勵支持高質量發展的路線下,國內體育用品企業的創新能力和科技含量,已成為決定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
新興運動市場新機遇,該如何把握?
除了創新產品紛紛亮相本屆體博會,“后疫情時代”新興運動項目帶來的市場熱度,也為體育用品業帶來了新的市場機遇。
運動嘉年華吸引了不少觀眾參與,在其中的“熱辣匹克球”活動中,很多商家和機構包括觀眾積極參與,深入了解匹克球運動的規則、目標受眾以及潛在的市場機會。優拉等國外匹克球裝備品牌攜海外團隊也來到現場為觀眾講解匹克球運動的特點與裝備技術。一些企業也集中展示的最新的棒球器材、智能訓練輔助設備與高科技比賽用球,也讓參觀者親身體驗了棒球運動的樂趣。
面對新興運動帶來的機會,很多傳統品牌通過開啟多元化產品布局,進入這一賽道。在乒乓球領域處于領先地位的紅雙喜,產品線也在向足球、籃球甚至是匹克球等領域全面展開,特別推出了匹克球和球拍。泰山體育研發的碳纖維自行車也受到了現場觀眾的關注。
翼鯤飛盤也在針對不同年齡的用戶群體,不斷改進、研發新產品,以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其中既有能滿足年輕、潮流人群的個性化定制產品以及周邊裝備,也有滿足家庭娛樂的飛盤產品,甚至針對兒童群體,還有材質更為柔軟小巧輕便的比賽盤,以及可以隨意涂鴉的創意提升小朋友對飛盤興趣的飛盤。
而艾克飛盤則是針對飛盤運動特點和選手需求,打造了專屬飛盤鞋,頗有未來感的設計使飛盤鞋既滿足日常實用性,又能夠展現出獨特的飛盤風格。
飛盤、匹克球、腰旗橄欖球、棍網球、板網球、輪滑、滑板、攀巖等新興運動項目正在逐漸進入民眾視野,各項新興運動都在積累新的人氣。在與現場參展商的交流中,今年巴黎奧運會很多新興項目的亮相,讓體育從業者看到了小眾體育運動未來的發展前景,紛紛布局新的市場。
新興運動市場逐漸受到歡迎,但市場的穩定和成熟尚需時間。事實上,不管是哪一種新興運動,在體育產業這條需要精耕細作的慢賽道,在創新之外仍然離不開長期主義的打造與堅持。
新興運動的廠商紛紛表示,年輕消費群體市場需求變化快,這也對產品外觀和性能迭代產生了新的要求。此外,他們也需要努力打造整個運動的“生態圈”,通過與學校、俱樂部、社群、比賽的合作,找到更多潛在人口。
相較于傳統運動,“先出圈”擴大覆蓋人口,是新興運動進一步商業化的前提。
可以預見的是,行業都在尋找新的市場機遇和發力點,2024年將會是打好基礎、極具考驗的一年。在成都舉辦的2025年世界運動會攜帶更多新興運動來到中國以后,對新興體育運動市場的爭奪會越來越激烈。
在未來,企業產品研發外的產業合作、異業合作,以此尋求突破獲取人群和市場非常關鍵。誰能夠在這些領域做足文章,誰就能在這個新興市場中處于優勢地位。
品牌“出?!背哨厔?,渠道、人才需求陡增
在與不少展商的交流中,“出海”都成為了關鍵詞。大量企業透露,他們海外客戶的比重在不斷上升,有很多都超過了5成。一些一夜之間訂單爆棚的“產品”,也在展商之間不脛而走。
與之相應的是,在體博會展區乃至周邊幾家國際連鎖酒店里,隨處可見掛著體博會胸卡的海外觀眾的身影。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羅杰接受采訪時表示,“海外觀眾的回歸對參展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實現跨區域經營、提升品牌國際影響力有積極意義?!?/p>
在打開內外雙循環經濟格局下,打造更多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制造品牌,正在成為行業發展努力的方向。
在英派斯的展區,FGT350電動跑步機完成首秀,多個優勢新品的集中亮相,也顯現出品牌“二次創業”的決心。據了解,經過多年發展,英派斯自主品牌已成功打入歐洲、亞太等多個國際市場,產品占有率不斷提高。2024年,英派斯也深入推進了戰略轉型和管理變革,全面推進快速高質量發展,積極推進海外市場的產品銷售和市場開發,目前公司國外銷售收入占比達到了73.26%。
而憑借出色的產品質量和專業的服務,舒華體育目前全球業務覆蓋7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近千家線上線下銷售和服務一體化渠道,在全球設立了近30家自主品牌門店,在1000多個健身中心開展業務,2023年自主品牌出海業務同比增長65%。隨著舒華國際化戰略的深入開展,未來將在研發、品牌和人才布局上持續加大投入,樹立競爭優勢。
河北英利奧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建功,作為主旨嘉賓出席2024中國體育場館設施產業大會時也談到,面對新的市場環境,企業要積極走出去發展國外市場。在他看來,中國企業有自身制造大國帶來的一系列優勢,但是對很多企業來說,渠道、人才的要求也相應提高,需要更多資源的配合。
不少展商也表示,不只亞馬遜這樣的傳統海外電商平臺,Temu、SHEIN、TikTok等新興渠道乃至新的社交媒體陣地,都在成為品牌和產品出海的陣地。而在推進出海的過程中,在產品同質化嚴重的情況下,如果只是善于產品設計和硬件制造,但對出海市場了解不夠,對當地市場資源的掌握不足的話,只靠一味地依靠低價策略,很難長久可持續發展。
一家中小體育用品企業代表告訴《當代體育》,他們目前面臨更現實的問題是,制造業本身門檻不高,市場需求也相對不穩定,相比于大企業的品牌資源優勢,中小企業對內營銷能力不足。在國內健身市場仍需進一步培養的情況下,外銷訂單自然成為了重點方向。
有行業專家表示,“出?!逼鋵崒ζ髽I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是產品本身需要過硬,要有具備國際標準、行業領先的產品;另一方面,也需要注重相關人才的培養和挖掘,需要越來越多國際化的人才加入行業,來找到更多渠道與相關機遇。只有這樣,中國體育用品業的企業才能真正走向上游,擁抱出海紅利。
看到企業“出?!钡姆e極意愿之后,羅杰也表示,未來聯合會還會堅持“走出去”,加強與不同國家和地區市場的交流與合作,并將進一步加強境外觀眾的定向邀請,做好展會期間的相關配套及定制化服務,推動中國體博會成為體育資源交互的國際平臺。
回顧2024中國體博會,無論從展商和觀眾數字,還是現場商貿氛圍中,都能看到體育用品行業的復蘇和創新生命力。
體育用品行業依然處于機遇與挑戰并存的狀態,但面對我們正從金牌體育向生活體育轉型。大眾體育消費者產生日漸豐富的需求,以及對于新產品、新業態的較高期待,給行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讓體育用品業適應當前的市場形勢,推動體育消費的提質擴容,成為了核心問題。
宏觀環境為體育用品業的“新質”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隨著后續巴黎奧運會、世界運動會等一系列國際大型賽事的陸續舉辦,體育市場還將持續升溫。在新的競爭態勢下,期待更多國內體育用品企業在市場變化中把握住核心競爭力,在競爭中持續突破,創造出新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