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山東省第二大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僅次于小麥。2022年山東玉米播種面積3.88×106hm2,總產量2.63×107t,玉米總產量約占全省糧食作物總產量的47.5%。同時,從全國來看,山東玉米播種面積和總產量位居全國各?。ㄊ?、自治區)第四位,分別占全國的9.0%和9.5%。實現玉米全程機械化高質量發展,對于提升玉米產量,提高種植收益,進一步夯實農業基礎推進鄉村振興,確保全省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一、山東玉米全程機械化發展特點
一是農機裝備保有量大。據2022年統計數據,山東擁有免耕播種機19.15萬臺,精量播種機38.61萬臺;玉米聯合收割機13.88萬臺,其中自走式11.84萬臺;秸稈粉碎還田機15.83萬臺;谷物烘干機4161臺,其中30噸以上1889臺;機動植保機械51.6萬臺,其中自走式7.08萬臺,植保無人駕駛航空器1.23萬架。二是機械化生產率高。從目前生產情況看,山東玉米耕種收主要生產環節基本實現機械化,高效植保、節水灌溉環節正在由半機械化向機械化生產轉變,玉米收獲方式開始由果穗收獲向籽粒直收方式轉變,糧食干燥機械化得到推廣應用;從生產全程看,玉米機械化水平領先經濟作物、設施農業等其他作物機械化水平。三是農機社會化服務水平逐步提升。以家庭農場為代表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和以農機合作社為代表的社會化服務組織快速發展,有效提升了規模化、高效化、專業化的農機生產服務水平。
二、山東玉米全程機械化生產存在問題
一是玉米全程機械化高端裝備供給不足。與發達國家玉米全程機械化裝備相比,部分機具的可靠性、適用性和智能化水平還有較大差距,比如玉米播種機械的部分核心部件的材質、熱處理工藝、加工裝配質量與進口部件相比還有差距。二是農機和農藝融合水平還需進一步加強。比如,山東省近幾年在大力推廣玉米籽粒收獲機械化技術,但是適宜籽粒直收的玉米品種供給不充分。三是適宜機械化的基礎條件建設滯后。各地存在不同程度的農機“下田難”“作業難”和“存放難”等問題。
三、山東玉米全程機械化生產的未來趨勢
一是耕整機械合理配備。玉米與小麥等作物的輪作生產過程中,一方面大力推行玉米免耕播種,另一方面合理配置輪作時的耕、旋、免、松、耙等土壤耕整地措施,以構建良性耕層結構,降低作業成本的同時改善土壤質量。二是高性能精密播種機械大力推廣。在播種作業中一次性完成適當深松、分層施肥、精量單粒播種、擠壓覆土等多道工序,利于作物扎深根,提高種子出苗率。三是綠色田間管理機械加快發展,統防統治能力得以提升。自走式噴桿噴霧機、植保無人機等現代植保機械普及,通過配套作業,不受田間通過性、天氣等因素影響,機械式除草植保機和大型農用航空植保也加快示范應用,確保植保作業高質及時實施。四是玉米聯合收獲裝備升級。隨著信息技術、機電液一體化技術和自動化控制技術的深度應用,山東省玉米收獲機正在向大型化、智能化和通用性高,適應性強、操作簡便方向發展。五是糧食產地烘干機械化能力明顯提升。在種植大縣中基本普及機械化干燥,有效提高糧食儲藏穩定性、保證糧食品質、減少糧食產后損失。六是農機社會化服務能力和農機作業標準化水平提升。農地適度規?;洜I,降低人力、物力消耗,提高農機化作業質量,促進農作物增產,實現農業增效增收。
(作者單位:山東省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