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榮成市在成功創建“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全省‘兩全兩高’農業機械化示范縣”的基礎上,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統領,牢固樹立農機安全生產“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積極開展“平安農機”示范創建活動,推動了全市農業機械化安全穩定發展。其主要舉措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科學完善指揮體系
榮成市高度重視“平安農機”示范縣創建工作,將其納入市政府重要工作議事日程,堅持工作體系、部門聯動“兩手抓”“兩手硬”,確保工作順利推進。
一是抓頂層設計,突出指揮保障。印發《榮成市“平安農機”示范市創建工作實施方案》,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長任組長,農機、應急部門主要負責人任副組長,6個相關部門、22個鎮街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平安農機”創建工作。先后出臺《榮成市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榮成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農機安全生產工作的實施意見》等行業管理文件16份,組織召開專題會議3次,全面部署推動農機安全管理和“平安農機”示范縣創建工作。
二是抓部門協作,凝聚執法合力。由榮成市農機發展中心牽頭,組織應急管理、公安交警大隊、農業綜合執法等部門,定期召開聯席會議,聽取工作情況匯報,研究解決農機安全生產突出問題;暢通信息互通渠道,農機部門每月向交警、應急等部門通報農機牌證、安全檢查等情況,交警部門向農機、應急等部門通報查處的農機交通違法行為、交通事故等情況,著力構建信息暢通的農機安全管理體系;圍繞農機生產監管難、救援難問題,打破固有管理模式,整合農機、公安、農業綜合執法等部門力量,定期開展集中執法行動,及時進行“聯合救援”,確保安全上路、平安回家。
二、嚴格制度落實,狠抓農機安全生產
安全生產是農機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前提。近年來,榮成市聚焦源頭治理、安全排查、應急處突三大環節,從嚴落實管理制度,全市農機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向好。
一是強化源頭管理,提高“三率”水平。結合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嚴格執行農機注冊登記管理規定,全市新購置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上牌率連續20年達到100%;嚴格執行農機安全技術檢驗規定,同步實施“亮尾工程”,全市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檢驗率達到87%,粘貼反光標識1萬多條。嚴格執行農機駕駛證管理規定,新設立1處設備設施先進、服務功能齊全的農機駕考中心,2022年354名農機駕駛員順利考取駕駛證。同時,加快農業機械更新換代,近十年報廢老舊農機10730臺,全市農機現代化、安全化水平顯著提升。
二是強化排查督導,消除安全隱患。從嚴落實安全生產檢查制度,組成4個安全督查組,對全市50家農機專業合作社及農機維修網點,常態化開展安全生產檢查活動。今年以來,累計排查隱患問題61處,全部列入工作臺賬,跟蹤督辦、閉環管理,復查整改率達到100%。對“三夏”“三秋”等農機事故高發時段,全面落實領導干部掛包機制,農機部門班子成員帶隊赴農業大鎮現場坐班,指導開展農機具檢修維保工作,確保作業機具安全達標。
三是強化應急演練,提升處置能力。完善《榮成市農業機械事故應急處置預案》,制定農機事故應急處置演練計劃,今年以來,累計開展各類應急演練3次,實現22個鎮街全覆蓋,農機應急處置能力顯著增強。
三、實施信用賦能,創新農機管理模式
榮成市是全國文明城市、首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全市擁有20余萬名在冊志愿者和完善的社會誠信體系,文明與誠信是榮成的兩塊金字招牌,也是農機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我們堅持用信用賦能行業管理,創新農機管理新模式。
一是建立行業信用管理體系,創新行業監管模式。出臺《農機安全信用監管辦法》,明確信用獎懲標準,將項目建設、服務質效、安全生產、違約失信等25個事項全部積分量化。建立市鎮村三級工作網絡,將全市劃分為22個鎮街網格、945個村級網格,村級網格員收集隱患問題等事項上報,鎮街網格員進行匯總研判,市級實現賦分管理。2023年已發布《農機行業信用簡報》4期,5個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47名農機手獲得賦分獎勵,3名農機手因失信減分。
二是打通行業信用與社會信用壁壘,拓展信用激勵范圍。在細化行業信用管理的同時,主動融入全市社會信用建設大局,暢通信息交互渠道,開設農機服務“紅黑榜”,根據信用等級豐富激勵形式、實施聯合懲戒。2023年對社會信用等級達到AA級及以上的農機手,可享受全市50多個部門推出的“信易貸”“信易游”“信易醫”等210項守信激勵政策。累計為45家誠信紅名單農機市場主體和62戶AA級以上農機手給予一對一上門便民服務等信用激勵。
三是突出農機手示范帶動,打響信用農機品牌。圍繞保障糧食安全,結合信用建設,創新提出“信用農機”服務品牌。將農機服務與農村信用建設緊密結合,在虎山、上莊等鎮街試點,“三夏”期間為信用農戶提供優先采收、優惠采收等惠農服務,推動信用應用場景不斷拓展。通過信用引領,打響了“信用農機”品牌,進一步激發了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內生動力。
四、強化宣傳教育,營造濃厚創建氛圍
榮成市以創建省“平安農機”示范縣為抓手,牢牢把握“抓安全先抓思想教育”這條主線,創新宣傳引導模式,持續抓好三類人員教育,切實提升安全水平。
一是抓好從業人員教育,提高職業技術水平。舉辦“安全生產開工第一課”、農機安全生產技能培訓班等教育活動,邀請專家現場講解農機安全操作規程,普及相關法律法規,全市農機駕駛操作人員參訓率超過80%。
二是抓好執法人員教育,夯實公正執法基礎。組織參加全省農機執法人員能力提升培訓班,提升執法人員專業法律知識、農業基礎知識水平和執法辦案能力;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組織開展公共法律知識集中測試,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全市20名農機執法人員全員完成多輪培訓。
三是抓好社會大眾教育,營造安全生產氛圍。深入開展農機安全宣傳咨詢日、農機知識趕大集等活動,現場接待群眾咨詢500余人次,發放宣傳教育材料1萬多份;依托新媒體平臺,播發農機安全警示教育視頻9個,編發微信公眾號12篇,群眾轉發量達4000余次。
(作者單位:榮成市農業機械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