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建筑導報》將連續刊載兩期“持續與多元的城市更新”專題。
當前中國乃至世界的城市更新,正處于轉型的關鍵時期。環境威脅日益嚴峻,城市人口結構、經濟模式日趨多元,面對不同地域到不同尺度,在全球環境、社會多樣性和歷史語境的交匯點上,城市更新如何具有“持續性”、“多元化”,成為城市規劃、建筑學、公共管理等研究中亟需探討的核心議題。城市更新不僅要回應當下的需求,還需具備應對未來挑戰的韌性,能夠在社會、經濟和環境變化中不斷自我調整,持續推進。另一方面,在全球化趨勢下,如何確保本地特色得以保留和再生,如何實現包容性與公平性,如何通過設計與規劃回應不同社會群體的需求,也成為評價城市更新成敗的關鍵標準。
學術論壇中,陽建強對本期刊登的文章進行了綜述;周劍云、卓玙琪探討了當前城市更新規劃的實施機制問題;黃衛東、趙冠寧討論了城市更新制度建構的關鍵要素和可持續更新的可操作路徑;張娟、謝瑾從城市戰略、制度設計、立法層面提出了可持續城市更新建議;黃文灝、吳軍等研究了產業集聚型城中村空間提質與產業轉型高度互動互促的改造路徑;鄭佳芬、嚴雅琦揭示了村級工業園改造模式與成效演進的內在邏輯;李云、徐佩姿等評估了深圳舊工業區改造實施成效;肖誠、廖國威探討了工業遺存轉型在城市更新視角下的發展策略和設計手段。
建筑史話欄目,韓林飛等介紹了金茲堡關于建筑韻律的研究和實踐,以及對柯布西耶模度理論及建筑創作的影響。建筑時空,報道了“MOCAUP× 藍天組設計的回望和探究”活動,回溯了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的設計與建設歷程。
新欄目“動態·研究”,介紹了包括“生境建筑”李興鋼院士講座、南山外國語高級中學煥新研討會等粵港澳大灣區近期活動資訊;刊登了方東明等基于SI體系的建筑再生設計實踐;吳昆等的導向標識系統的無障礙設計適應性研究。設計事務所欄目介紹了注重概念性、探索和實驗的西班牙EMBT建筑師事務所。
兩期學術論壇欄目的主持均為陽建強教授,感謝他在策劃及組稿等工作中的辛苦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