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政府部門代表社會公共利益,而施工單位追求的是自身利益,雙方存在一定的利益沖突,必然存在著博弈。通過構建雙方博弈模型,分析影響雙方策略選擇的主要因素,得到政府監管部門和施工企業策略選擇的收益矩陣,并進行博弈結果分析,從加強政府監管力度,增大施工違法成本,優化營商環境,降低生產陳本,全面推行新技術、新方法等方面提出建筑工程安全政府監管模式優化對策,以進一步提升政府監管水平,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關鍵詞】工程安全; 博弈模型; 政府監管; 優化研究
【中圖分類號】X921【文獻標志碼】A
0 引言
由于在對建筑工程安全的監管過程中政府部門維護的是社會公共利益,而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等單位追求的是自身利益,雙方之間存在一定的沖突,各主體間的利益聯系和活動均會對建筑工程安全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各主體雙方之間必然存在著博弈,為簡化分析,本文以政府部門和施工單位進行研究,構建雙方博弈模型,分析影響雙方策略選擇的主要因素,以此來探討如何優化政府部門對建筑工程安全的監管模式。
1 博弈關系分析
政府對施工企業的管理具有強制性,政府指派建設行業主管部門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進行監管,其目的是保障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維護人身和財產安全。施工企業作為被管理單位,通常情況下施工企業的根本目標是爭取項目利益的最大化,為了這一目標,施工企業難免忽略監管部門的利益而達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現象。
2 構建博弈模型
博弈論主要研究在某個競爭環境中參與者相互作用的過程,根據其獨有的方式對各方的行為進行描述,通過分析參與者之間的相互影響達到均衡[1]。在博弈結束之后,參與者的全部利潤和損失都包含在收益函數中[2]。
2.1 博弈模型基本假設
在該模型中,博弈主體包含了政府監管部門和施工企業,全部設定為理性經濟人,其決策的目的是使各自利益最大化與成本最小化[3]。
政府監管部門的策略分為:有效監管和無效監管[4]。有效監管是指政府監管部門以法律法規為依據,依靠專業技術對建筑工程安全生產進行有效管理和控制,能及時發現建筑工程安全隱患并進行整改,使項目能夠實現既定目標的監管;無效監管是指政府監管部門缺乏法律法規為依據,未對建筑工程安全生產進行有效管理和控制,使公共利益受損,不能使項目能夠實現既定目標的監管。
如果政府監管部門選擇“有效監管”策略,那么就一定能對建筑工程安全生產實施有效監管,不會發生安全事故;如果政府監管部門選擇“無效監管”策略,那么就不對建筑工程安全生產實施監管。
施工企業的策略分為:違法違規和合法合規。
2.2 博弈模型的建立
設政府監管部門選擇“有效監管”策略,需要付出的監管成本為Cg,可獲得的社會收益為Rg,當政府監管部門利用先進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有效監管并及時督促整改時,上級部門會給予監管考核加分Tg;若政府監管部門選擇“無效監管”策略,則付出的監管成本為Ch,但當施工企業違法違規生產發生安全事故時,會受到上級部門的處罰,由此相應的損失為Fg,發生安全事故的概率為P。
施工企業如果選擇“合法合規”策略,在建設工程完成后可獲得收益Rs,需要付出的成本Cs,假如選擇“違法違規”策略,在建設工程完成后可獲得收益Rn,需要付出的成本Ci,但在政府有效監管下,會受到處罰,由此產生的成本為Fs,如果發生安全事故,由此產生的損失為Fi。
如果政府監管部門采取“有效監管”策略的概率為x,則采取“無效監管”策略的概率則是1-x;如果施工企業選擇“合法合規”策略的概率為y,則采取“違法違規”策略的概率是1-y。
(1)當施工企業合法合規生產,在政府監管部門有效監管下,政府監管部門和施工企業的收益分別為Rg-Cg、Rs-Cs;在政府監管部門無效監管下,政府監管部門和施工企業的收益分別為-Ch、Rs-Cs。
(2)當施工企業違法違規生產,在政府監管部門有效監管下,政府監管部門和施工企業的收益分別為Rg-Cg+Tg、Rn-Ci-Fs,在政府監管部門無效監管下,政府監管部門和施工企業的收益分別為-Ch-PFg、Rn-Ci-PFi。
綜合上述分析可得政府監管部門和施工企業策略選擇的收益矩陣如表1所示。
2.3 博弈模型求解
施工企業選擇合法合規策略時的期望收益見式(1)。
U1=x(Rs-Cs)+(1-x)(Rs-Cs)=Rs-Cs(1)
同樣,施工企業選擇違法違規策略時的期望收益見式(2)。
U2=x(Rn-Ci-Fs)+(1-x)(Rn-Ci-PFi)(2)
當施工企業采用上述兩種策略取得的期望收益相同時,由U1=U2,即:Rs-Cs=x(Rn-Ci-Fs)+(1-x)(Rn-Ci-PFi)
可得政府監管部門有效監管概率為式(3)。
x′=Rs-Rn+Ci-Cs+PFiPFi-Fs(3)
初步分析可知,假如政府監管部門有效監管概率xgt;x′時,則施工企業選擇合法合規生產,假如政府監管部門有效監管概率xlt;x′時,則施工企業選擇違法違規生產。加強在政府部門對建筑工程安全監管的力度,提高政府監管部門有效監管概率,可以使施工企業合法合規生產。施工企業選擇“合法合規”策略獲得收益Rs,選擇“違法違規”策略付出的成本Ci,在政府有效監管下受到處罰的成本Fs等與政府監管部門有效監管概率x成正相關關系,隨著Rs、Ci和Fs的不斷加大,有效監管概率x不斷增加,因此,通過科學技術改進施工技術和管理方法,幫助施工企業增加合法收益Rs,降低生產管理成本Cs,同時加大違法違規打擊力度,增大施工企業違法違規成本Ci和處罰成本Fs,可以有效進一步促進施工企業合法合規生產。
政府監管部門選擇有效監管策略時的期望收益見式(4)。
U3=y(Rg-Cg)+(1-y)(Rg-Cg+Tg)(4)
同樣,政府監管部門選擇無效監管策略時的期望收益見式(5)。
U4=y(-Ch)+(1-y)(-Ch-PFg)(5)
當政府監管部門采用上述兩種策略取得的期望收益相同時,由U3=U4,即:y(Rg-Cg)+(1-y)(Rg-Cg+Tg)=y(-Ch)+(1-y)(-Ch-PFg)
可得施工企業合法合規概率為式(6)。
y′=Rg-Cg+Tg+Ch+PFgPFg+Tg(6)
初步分析上式可知,假如施工企業合法合規概率ygt;y′時,則政府監管部門選擇無效監管,假如施工企業合法合規概率ylt;y′時,則政府監管部門選擇有效監管。通過優化監管模式,改進監管策略,降低監管成本Cg,增加社會收益為Rg,可以有效增加施工企業合法合規生產概率。
經營與管理李紅運: 基于博弈論的建筑工程安全政府監管優化研究
2.4 博弈結果分析
(1)從施工企業角度分析:施工企業之所以會違法違規進行生產,其目的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通過違法違規減少安全施工管理成本的支出來節省開支,獲取最大利益,因此若是要降低施工企業違法違規的概率,通過科學技術改進施工技術和管理方法,采用新技術新方法,改進施工工藝,優化施工工序,降低生產管理成本,增加施工企業合法收益,同時,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打擊,增大施工企業違法違規成本和處罰成本,不斷強化監督執法的力度和效能,進一步促進施工企業合法合規生產。
(2)從政府監督部門角度分析:通過優化政府監管模式,改進監管策略,加強監管力量,改進監管方式,全面規范市場行為,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不斷完善建筑工程安全監管制度;充分發揮第三方監管和采用信息化水平監管,降低自身的監督成本。
3 基于博弈論的建筑工程安全政府監管優化對策
通過博弈模型分析可以得出,加大違法違規打擊力度,增大施工企業違法違規成本Ci和處罰成本Fs,可以有效進一步促進施工企業合法合規生產。
3.1 加強政府監管力度,增大施工違法成本
堅持打擊施工違法違規行為力度不減、尺度不松,嚴厲打擊無證施工、違法發承包、違反安全規定等違法違規行為,保持“打非治違”的高壓態勢。對違法違規施工、拒絕整改的施工項目,堅持嚴字當頭,動真碰硬、嚴肅查處,堅決防止只檢查不執法、只執法不處罰,要出重拳、下重手,依法依規從嚴處置。
加強隱患排查整治力度,強化監督檢查。采取屬地自檢、交叉互檢等方式,以建設程序、現場安全標準化、危大工程管控、汛期生產、關鍵崗位人員履職等為重點,開展全覆蓋安全檢查,對項目存在的隱患,督促項目落實主體責任,按時整改落實,做好復查閉環管理。對虛假整改、冒險施工、隱患整改不力的,依法采取行政措施督促整改,確保施工安全。
3.2 優化營商環境,降低生產成本,增加施工企業合法收益
以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為抓手,以服務企業需求為導向,統籌謀劃、精準施策,切實保障不同所有制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不斷提高為企業服務的能力和水平,有效減少手續、縮短時間、降低成本、提升服務質量。加快審批全流程、多層級、多部門“最多跑一次”改革,開設線上投訴方式,減輕企業負擔。在不降低審批質量的前提下,統一申報材料,全部取消非法定必要材料,建筑許可審批資料不再多部門重復提交。切實將優化營商環境舉措落到實處,取得實效,提升群眾和企業的獲得感。
3.3 全面推行新技術、新方法
BIM技術實現建筑信息數據的集成,通過BIM技術,將建筑通過三維的立體實物圖展現在人們的面前,施工階段可以對施工組織設計進行模擬施工,確定和優化施工方案,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5];裝配式建筑實現建筑構建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和裝配化施工,改變了傳統現場澆筑的施工方式,提高施工生產效率和施工安全水平,大大降低了施工現場安全事故的發生。
BIM技術和裝配式建筑等新技術較傳統施工方法,在工藝流程、安全管理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當下的建筑工程項目主要仍然依靠傳統的施工方法,新技術應用率較低,隨著BIM技術和裝配式建筑等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成熟,政府部門全面推廣新技術、新方法對于提升政府監管效能和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從根源上減少施工安全隱患,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
4 結束語
此本文通過構建政府部門和施工單位雙方博弈模型,進行博弈結果分析,并從加強政府監管力度,增大施工違法成本,優化營商環境,降低生產成本,全面推行新技術、新方法等方面提出建筑工程安全政府監管模式優化對策。
參考文獻
[1] 范如國.博弈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
[2] 吳廣謀.博弈論基礎與應用[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9.
[3] 薛涵.博弈論視角下高校內部控制審計研究[J].社會科學研究,2022(6):47-49.
[4] 歐陽佳慧.基于演化博弈論的水利工程PPP項目政府監管問題研究[D].宜昌:三峽大學,2021.
[5] 惠琍琍.基于BIM技術的信息化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D].南昌:南昌大學,2019.
[作者簡介]李紅運(1991—),男,碩士,工程師、經濟師,一級建造師,從事建筑工程管理和消防設計審查驗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