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24-05-06
作者簡介:廉麗華(1985—" ),本溪市圖書館館員。
* 本文系2022年度本溪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課題“后疫情時期公共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模式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編號:BX2022KT098。
摘" 要:《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行動綱要》的發布為圖書館強化教育職能、提升社會影響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帶來了新機遇。文章闡述了圖書館開展數字素養教育的意義,分析了圖書館數字素養教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從社會融通、職業融通、教育融通、科技融通等方面提出了圖書館開展數字素養教育的創新路徑。
關鍵詞:圖書館;數字素養教育;跨界融通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24)06-0066-03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以數字技術驅動各行各業發展已成為新的時代命題。“互聯網+”時代數字素養不可或缺,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已成為國家綜合競爭力和軟實力的關鍵指標,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既是順應數字時代要求的戰略任務,也是彌合“數字信息鴻溝”的關鍵舉措。公眾對數字素養教育的迫切需求為圖書館社會職能的深化帶來了新機遇,圖書館開展數字素養教育無疑是更好發揮自身教育職能、提升社會影響力的重要方式[1]。
1" 數字素養教育——圖書館“守正”與“創新”的時代命題
1.1" 數字素養教育是走向網絡強國的必由之路
隨著數字技術深度融入公眾的日常生活,全民數字素養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2021年,中央網信辦出臺《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行動綱要》(以下簡稱《行動綱要》),明確提出“注重構建知識更新、創新驅動的數字素養與技能培育體系,注重建設普惠共享、公平可及的數字基礎設施體系,注重培養具有數字意識、計算思維、終身學習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數字公民”[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也明確要求“加強全民數字技能教育與培訓,普及提升公民數字素養”[3]。可見,數字素養已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已成為建設數字中國和網絡強國的重要舉措[4]。
1.2" 數字素養教育是圖書館的重要社會職能
教育是圖書館重要的社會職能之一,無論何種級別何種規模的圖書館,都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圖書館作為提供知識服務的文化機構,肩負著文化交流和知識傳播的重要職責,要積極響應國家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的號召,在消除“數字鴻溝”、提升全民數字素養等方面積極作為,發揮關鍵性的作用。圖書館作為信息資源中心,要擔負起培養公眾數字素養的職責,融合各類媒介與資源,通過科學展示、培訓推廣等方式,引導公眾跨越“數字鴻溝”,提升數字技術的學習意識與能力,營造全民參與數字素養教育的濃厚氛圍。提升公眾數字素養,構建多元化的數字素養教育服務,是圖書館“守正”之必要。
1.3" 數字素養教育是圖書館服務提質增效的需要
《行動綱要》將豐富優質的數字資源供給置于各項任務之首,并從優化完善數字資源獲取渠道、推動數字資源開放共享等方面對任務進行了闡釋。基于全民數字化適應力、勝任力與創造力顯著提升的目標,以及公眾數字生活、數字學習、數字工作等應用場景的需求,圖書館固有的信息素養服務需要提質增效,通過開展全民數字素養教育培訓服務各類人群,這也是圖書館履行社會責任與教育使命的重要方式。新時期,圖書館在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方面擔負著重大責任,推動數字素養教育是圖書館“拓新”之必需。
2" 圖書館數字素養教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1" 圖書館數字素養教育缺乏系統規劃
與豐富多元、形式各異的各類閱讀推廣活動相比,圖書館的數字素養教育無論形式還是內容都相對單一,既缺乏可產生足夠吸引力的“爆點”,也缺乏完善的服務資源支持。數字素養教育雖然越來越被圖書館重視,但整體存在系統性規劃不足問題,當前圖書館的數字素養教育多為不定期開展,教育內容碎片化且無長遠、整體規劃,既沒有漸進式的培訓教育計劃,也缺乏系統性的互動與推廣活動,同時在教育目標、方案制訂、成效評價等方面缺乏具體的實施細則,難以彰顯圖書館特色。
2.2" 圖書館數字素養教育質量有待提升
數字信息時代,用戶的多元化需求給圖書館的數字素養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戰。當前,圖書館的數字素養教育層次較淺,難以滿足用戶的情景化、差異化、定制化等需求,其更重視對數字資源獲取利用以及數字工具應用等“硬技能”的培養,而對數字認知、數字意識等“軟知識”的培養較為欠缺[5],與“互聯網+”時代公眾的實際需求相脫節。培訓內容及培養模式的不足致使圖書館的數字素養教育缺乏足夠的吸引力,難以滿足公眾對學習資源的易用性、可用性需求。
2.3" 圖書館數字素養教育環境支撐不足
圖書館數字素養教育的全面開展依賴于組織保障、平臺建設、人才隊伍建設等多層面的支持。在具體實踐中,圖書館數字素養教育環境支持力度較弱,導致其教育效能難以達到預期目標,專業人才缺乏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當前,圖書館缺乏高素質、信息化、專業化人才,現有館員的信息素養能力整體偏低,數字化服務能力不強,亟須提升自我數字素養。
2.4" 圖書館數字素養教育范圍狹窄
當前,公共圖書館的數字素養教育人群主要是青少年和中老年,鮮有針對新型職業人群、企業管理人員、公務人員的系統培訓,尤其缺乏對進城務工人員、農民、殘障人士等弱勢群體的培養計劃,數字素養教育范圍狹窄,不利于全民數字素養的提升。
3" 面向跨界融通的圖書館數字素養教育創新路徑
公共圖書館應落實《行動綱要》中“圍繞數字生活、工作、學習、創新等需求,運用視頻、動畫、虛擬現實、直播等載體形式,做優做強數字素養與技能教育培訓資源”的具體要求,構建以內容創新為基礎、多重實踐模式并行的數字素養教育服務體系,將數字素養教育貫穿于知識服務的全過程,跨界融通,重點打造數字生活、數字工作、數字學習與數字創新應用場景,強化場景驅動,豐富數字素養服務。
3.1" 社會融通:滲透生活場景
3.1.1" 加強教育宣傳推廣。圖書館應將數字素養教育視為一項長期性、常態化工作,通過
網站、微信公眾號、抖音等媒體平臺,多載體、多渠道開展數字素養教育,深入社會和公眾
生活,舉辦普及性講座,精準施策,潛移默化提升公眾的數字素養認知,助力公眾掌握基礎性、通識性數字素養知識與技能。
3.1.2" 拓展社會合作渠道。圖書館可結合自身實際條件,積極與社區、鄉鎮以及農家書屋合
作,深入推進數字素養教育活動,使圖書館真正成為社區的學習中心;主動邀請企事業單位、
社會團體參與數字素養教育活動,樹立圖書館“數字素養提升推動者”和“教育平等守護者”的良好社會形象[6]。
3.1.3" 積極服務不同群體。圖書館要針對青少年、老年人、農民、殘障人士的數字素養培養要求,深度融合社區、學校、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各類社會力量,匯聚整合資源,優勢互補,提升數字素養服務質量,明確各合作方的目標、任務、權益和責任,保障合作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如:針對青少年開展數字素養能力提升活動,深化青少年數字素養與技能培訓,幫助他們甄別信息真偽;運用線上線下融合方式豐富數字技能教育內容,為老年人提供智能手機、購物平臺、社交平臺、娛樂平臺使用以及反詐、醫療信息查詢等方面的培訓,助力“銀發族”跨越“數字鴻溝”;利用數字技術為殘障人士提供無障礙技能培訓,幫助他們更好了解政務、交通、金融、消費等各類生活服務,縮小“數字鴻溝”,助力其積極融入智慧社會,共享社會發展成果。
3.2" 職業融通:創設工作場景
3.2.1" 打造多維學習空間。圖書館要結合智慧圖書館、智慧社會建設,通過空間再造積極發
揮空間環境的教育職能,如:東莞圖書館建設“東莞學習中心”網絡平臺,通過虛實融合的
方式為用戶創設多元化學習空間,利用一站式公益學習平臺為用戶提供在線問答、考核測試等在線服務,同時通過館際聯動構建線上線下相融合、合作共享的立體化學習空間。
3.2.2" 豐富教育內容和形式。圖書館可基于圖書館聯盟開展數字素養教育,協力構建數字素養教育資源庫,以彌補基層圖書館數字素養教育資源不足問題;構建“互聯網+”培訓模式,在線提供一門戶、多課堂的多元服務,進一步豐富數字化學習形式,提升數字化學習的互動性與吸引力。
3.3" 教育融通:打造學習場景
3.3.1" 打造面向公眾的數字學習基地。圖書館要加強與教育機構、社會組織的協同合作,開發建設滿足不同社會群體需求的數字資源,結合數字經濟、數字政府、數字鄉村、數字社會、智慧校園等建設,跨界融通,逐步推進全民數字素養教育,積極響應“雙減”政策,設計面向青少年的電腦操作、網絡安全、編程語言等培訓課程,與學校合作共享學習資源,如: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為提升少兒數字素養,運用視頻、動畫等少兒喜愛的形式增強數字素養教育的互動性和趣味性,提升學習效果,同時構建集體驗、探索、活動于一體的多元智慧空間,激發少年兒童的求知欲,引導少年兒童了解前沿科技成果[7]。
3.3.2" 向公眾提供個性化數字學習資源。圖書館要與專業機構合作,建立學習資源庫,協同開發能夠滿足各種學習層次與需求的數字素養學習資源,同時通過在線討論、研討會等方式促進圖書館與用戶的互動交流,如:成都圖書館以數字知識普及與技能提升為出發點,聯合四川創新人力資源開發中心舉辦“閱讀+教育”培訓,以大學生創新創業為主題,聚焦電商直播現狀、發展趨勢、行業政策分享,為大學生普及電商行業知識及提供創新創業指導。
3.4" 科技融通:升級創新場景
3.4.1" 推動“圖書館+科技”應用。圖書館要積極引入元宇宙概念以及VR、XR等先進技術,加強與互聯網企業的合作,借助企業專業的數字技術與豐富的互聯網平臺建設經驗,推動圖書館的數字素養教育場景建設從平面到立體、從一維到多維;進一步推動技術服務迭代升級,為公眾的數字素養教育提供個性化定制;結合全景視頻、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等先進技術,豐富數字游戲、教學情景模擬等應用功能,優化用戶學習體驗。
3.4.2" 推動服務項目創新。圖書館要積極對接區域發展需求,系統整合前沿科技信息資源,構建數字資源庫,為不同用戶群體提供數字資源服務[8],如:國家圖書館與新華書店、新華互聯電子商務公司三方合作,推進數字素養服務標準化,關注圖書、文獻等領域發展熱點、技術應用、服務模式創新,共同探索科研項目。
3.4.3" 推動數字成果研發。圖書館要加強與科技協會等機構的合作,邀請企業研發人才、學科專家等開展相關專題培訓講座和交流,升級數字創新場景下的數字素養培訓實踐;聯合科技企業積極推廣先進技術,參與科技企業的數字技術研究開發工作,凝聚行業優勢,打造知名服務品牌,
4" 結語
提升全民數字素養是建設數字中國、網絡強國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工作。圖書館作為知識服務機構,肩負著文化交流與知識傳播的重要職責,在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受到空前重視的大背景下,圖書館理應在促進社會數字包容、消除“數字鴻溝”、提升全民數字素養、助力數字中國建設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通過跨界融通的數字素養教育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創新精神以及社會責任感的數字社會公民。
參考文獻:
[1]" 楊曉輝,韓云飛.教育數字化背景下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路徑探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3(9):78-81.
[2]" 馬長山.數字法學教育的迭代變革[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22(6):35-46.
[3]" 裴英竹.大學生數字素養及其培養策略[J].社會科學家,2022(9):128-133.
[4]" 杜希林,孫鵬.我國公共圖書館數字素養教育研究:基于數字時代全民數字素養教育的視角[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2(7):19-26.
[5]" 張久珍.重振圖書館社會教育職能,充分釋放圖書館全民信息素養教育的作用[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0(11):6-14.
[6]" 付露瑤,劉文云,沈亞婕,等.數字素養視角下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體系與策略研究[J].圖書館,2023(1):58-64.
[7]" 郭紫瑜.公共圖書館公眾信息素養教育實踐分析與策略研究[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23(1):107-113.
[8]" 郭培虹.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地區社會化服務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23(11):87-88.
(編校:徐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