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對九華黃精立地條件、種苗繁殖、林下栽培要點、生產管理、采收等關鍵技術開展了大量研究,分析了當前發展林下經濟的重要性以及林下藥用植物栽植現狀,闡述九華黃精林下種植技術,提出具體的、可操作的指導意見,促進九華黃精林下種植技術水平提升。
關鍵詞"" 九華黃精;林下栽培;青陽
王晶晶,安徽省青陽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郵編242800。
收稿日期:2024-01-29
九華黃精產于安徽省青陽縣九華山一帶,為多花黃精,屬多年生百合科草本植物,株高1 m以下,葉片卵圓形或卵狀披針形,根狀莖肥大,呈現出結節狀念珠、竹節或姜狀等不同形狀。九華黃精在推動鄉村振興過程中幫助農戶、村集體經濟持續增收發揮著重要作用2014年,青陽縣九華黃精種植面積已經達到1.1萬hm2,2016—2018年,種植面積比2014年增長了0.4萬hm2。到2022年,種植面積達到2.5萬hm2,年產值15億元。
九華黃精適宜在溫暖、潮濕的環境成長,青陽縣位于安徽省南部,南面有陡峭的山脈,東面是廣闊的平原和圩區,適合九華黃精的大面積栽培。近年來,九華黃精種植面積逐年遞增,由于栽種方法不科學,粗放式管理,產量急劇下降,品質參差不齊,嚴重阻礙產業發展進程,因此,規范化栽培黃精、提高產量、提升品質迫在眉睫。
1"" 林下栽培立地條件
林下經濟是一種復合經營的生態友好型經濟,包括林下規模化種植養殖、森林園林景觀資源綜合利用等。當前,我國林地面積達2.8億hm2,森林資源十分充足,是發展林下經濟的重要基石。截至2019年,我國林下經濟經營和林地使用面積高達4 000萬hm2,經濟價值總值達9 563億元。
1.1"" 林地選擇"" 選擇交通便利、光照充足、氣候涼爽潮濕的林地,郁閉度40%~50%,有足夠的空間滿足九華黃精的生長。最佳地理環境是海拔300~800 m,坡度小于30°的林地。坡向優先選擇東坡、東北坡和北坡,避開風口。土壤沒有重金屬污染或殘留,pH值6.5~8,土質肥沃,地面黑土層厚度超過15 cm,疏松、排水性和保水性好。
1.2"" 做畦改良"" 開發森林應當嚴格遵守“山頂有帽、山腳穿靴、山腰有帶”的規定,以確保水土資源的有效保護與涵養。栽培前30 d,完成林地整理。首先,清除林下雜草、石塊及灌木,深翻30~35 cm,水平等高線按寬1 m整理成“里低外高”反坡帶,一般外高為12 cm,有助于蓄水保土。在林地進行深度開墾后,按照90 cm的寬度、35 cm的高度以及20 cm的深度進行整地。清除林中的雜草、枯樹和下腳枝,并在20 m寬的區域內均勻堆積這些殘留物,使其自然腐爛,變成可利用的堆肥。
一般情況下,光照、土壤等條件都適合種植黃精的林地不多,選擇受到限制,整地時適當改良以彌補不足,最大限度發揮林地優勢。如表層黑土層不足,整地做畦時深施腐熟農家肥2 500~3 000 kg/hm2作基肥;光照過強可適當保留一些高大的雜草、灌木等遮陰,光照不足可砍去部分樹枝增加光照,改良生長環境。
2"nbsp; 種苗培育
2.1"" 種子繁殖"" 秋季種子成熟后,選取飽滿種子去雜,立即進行沙藏處理,沙藏1周后,種子和沙子一同撒入深翻過的土地里,并施入復合肥,再深翻1次,最后耙細、整平后做埂。種子繁殖屬于有性繁殖,繁殖體量大、成本低,但育苗周期較長,后代變異較大。
2.2"" 根莖繁殖"" 根莖繁殖在晚秋或早春(3 月下旬)進行。選擇1~2年生、生長健壯、性狀基本一致、無病蟲害的植株作為留種株,秋冬季或來年早春采挖帶芽頭的根狀莖,截成小段,用多菌靈或用草木灰處理切口,晾干后栽種。根莖繁殖屬于無性繁殖,育苗周期短、成本低、好操作,目前生產中多采用這種方式,但經過多代繁育后,易積累病毒,品質退化,導致黃精產量減少或品質不佳。
2.3"" 組織培養"" 組織培養是一種高效的種苗繁育技術,多花黃精常以根莖、葉片、漿果、種子為外植體開展組培育苗技術研究。植物組織培養生長周期短、繁殖率高、能脫除植物體內感染的病毒,較好地保持植物本身種性。植物組織培養育苗技術已經在石斛、蘭花、百合、白芨、馬鈴薯、甘薯等作物上取得成功,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以九華黃精無菌苗葉片為外植體,30 d 齡多花黃精試管苗葉基部在MS+1.5 mg/L 6-芐氨基腺嘌呤(6-BA)+0.2 mg/L 2,4-二氯苯氧乙酸(2,4-D)培養基上愈傷組織誘導率最高,為80%。
3"" 栽培模式與技術
3.1"" 幼苗育苗"" 育苗需要特別注意,擇優選取3~4年生健壯植株的根狀莖。在播種前1年10—12月,將根莖放在陰涼、潮濕、遮陰、排水性能較好的環境里。來年2—3月,將根莖分成根段,每段留2個芽眼,并在切口處撒上草木灰,1~2 d后再進行移栽。
3.2"" 適時栽種"" 選擇合適的季節進行播種。秋天播種最佳時機是9月到11月上旬,春天播種的最佳時機是3月底。播種前,應從苗圃中收集的幼苗,并確保采集的幼苗沒有受到任何破壞,注意保護幼苗的芽。在播種過程中,要把根部的芽頭放置在穴中,并且要讓其生長方向朝著有利于太陽輻射的地面。或者是在畦中以行距30 cm、株距20 cm、深5~8 cm撒播種子,覆蓋3~5 cm泥炭,灌溉1次,3~ 5 d后,再灌溉1次。
3.3"" 適時采收
1)采收時間。九華黃精的產量和品質取決于采收年份和季節。種子繁殖可在7~8年間獲得豐收,苗木栽植可在5~6年間獲得豐收,野生根莖帶芽整株栽植可在4~5年間獲得豐收,通過根莖繁殖基地培育,可在3~4年間獲得豐收。選擇陰天或多云天氣,15:00后采收。此時,土壤的相對濕度約為30%,而且土壤結構較為松散,容易使九華黃精的根部脫落。
2)采收方法。采收時,先割除地上部分,按種植方向起挖黃精,用竹片或木棒刮下泥土,自然風干。加工時將須根剔除,然后用清水沖刷,放入蒸鍋里蒸30 min后,均勻攤開在干爽的環境里晾干,或者用烘干機50 ℃烘干,直到九華黃精完全變得柔軟。
參考文獻
[1] 汪文凱.青陽縣九華黃精高產栽培技術[J].基層農技推廣,2019(8):85-86.
[2] 盧宏亮,李國源,朱震鋒,等.重點國有林區林下經濟競爭力評價研究[J].林業經濟問題,2021,41(4):361-368.
[3] 霍慧智,劉君昂.多花黃精林下種植技術[J].種子科技,2022,40(9):46-48.
[4] 劉年元,張金旺,梁忠厚.多花黃精林下栽培技術[J].科技長廊,2021(08):23.
[5] 文才力,龍景權,臧靈飛,等.錦屏縣林下有機多花黃精播種育苗技術[J].南方農業,2023,17(14):4-7.
[6] 饒寶蓉,謝東奇,陳泳和,等.多花黃精實生苗組培快繁技術研究[J].江西農業學報,2018,30(2):46-49.
[7] 樊艷榮,陳雙林,楊清平,等.毛竹竹林下多花黃精種群生長和生物量分配的立竹密度效應[J].浙江農林大學學報,2013,30(2):199-209.
[8] 汪明德.多花黃精的特征特性及林下種植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21(13):89-90.
[9] 龐玉新,趙致,袁媛.貴州產黃精生產操作規程初步研究[J].現代中藥研究與實踐 ,2004,18(3):16-19.
[10] 孫樂明,王華磊,李金玲,等.黔產林下多花黃精不同生長年限及采收期質量差異研究[J].特產研究,2022,44(4):75-80.
[11] 鐘建軍,嚴志偉,吳友軍.林下種植多花黃精的技術要點和操作流程[J].種子科技,2019,37(7):69-70.
[12] 鐘子龍,李軍飛,陳建民,等.不同限耕容器對毛竹林下種植多花黃精的影響[J].南方林業科學,2020,48(1):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