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校長面對面交流未來規劃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近日在職業生涯規劃課的課后,浙江大學2023級的4位本科同學抱著嘗試的心態向校長杜江峰發了一封郵件咨詢物理領域科研工作的相關情況。“明天上午11:35請到紫金港校區納米樓二樓邵醫咖啡。”很快,他們收到了校長的回復。“太意外了,我們只是抱著試一試的想法”“校長的回答解決了我們不少困惑,讓我們深受啟發”。原定20分鐘左右的交流時間,杜江峰校長耐心地解答同學們的每一個提問,足足聊了一個多小時,從為學為人為事的諸多問題到職業規劃、大學職責等,校長與同學們親切交流,也對青年學子寄予了深深的期待。
據了解,這次交流的契機源于浙大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課后作業,老師要求同學們明晰目標職業或找到感興趣職業中的實際從業人物,通過零距離、面對面的交流,了解該職業的發展歷史、技能要求、職業環境、發展路徑、發展前景及當下努力方向等。
(摘編自《人民日報》)
話題提煉
教育的真諦、“看見”與“回應”、榜樣示范、奮斗方向、勇氣……
觀點提要
①這場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雙向奔赴,是同學們積極進取、無畏征途的勇氣,是師長們“傳道、授業、解惑”的具象表達;②教育要“以學生成長為中心”,幫助青年學子挖掘自我興趣、樹立遠大志向,在他們追夢路上助推一把;③鼓勵,領航,讓夢想的種子生根發芽。
速寫引領
在同學們的眼中,作為深耕量子科學領域的科學家杜江峰校長是學業、職業成長領航的導師,校長對科研相關問題、人生道路的選擇、如何學習、如何面對困難挫折的分享對學生毫無疑問深有啟發。一堂職業生涯規劃課,為同學們種下的“種子”,在老師們的呵護下開出了“花”。校長的“看見”與“回應”,讓同學們在彷徨無措中看到了奮斗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