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為了解6個歐李品種在寧夏苗期的抗旱性差異,為歐李品種引進及耐旱品種篩選和栽培提供科學依據,試驗采用自然干旱脅迫處理15、30 d后測定株高,以正常澆水為對照;采用PEG-6000溶液模擬極度干旱環境,測定相同干旱脅迫下農大5號、農大7號、京歐1號、農大4號、寧歐2號、農大6號6個歐李品種幼苗葉片相對含水量、葉綠素SPAD值及其他生理指標,以清水為對照。結果表明,在自然干旱條件下,歐李品種的株高相比正常澆水的對照降幅明顯。PEG-6000干旱脅迫下,不同歐李品種與清水對照相比,可溶性蛋白含量、葉片相對含水量、葉片葉綠素SPAD值、SOD活性均呈現下降趨勢;而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均呈現上升趨勢。利用歐李抗旱指標的隸屬函數值綜合評價得出,歐李品種抗旱性由強到弱排序為農大5號、農大7號、京歐1號、農大4號、寧歐2號、農大6號。農大5號和農大7號的抗旱能力較強,適應性較好,可作為寧夏地區歐李的主要推廣品種。
關鍵詞:歐李;干旱脅迫;抗旱評價;隸屬函數法
中圖分類號:S66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481(2024)03-0086-08
歐李(Prunus humilis Bunge)是薔薇科李屬落葉小灌木,俗名叉稱為鈣果、酸丁、山梅子等,是我國特有的野生植物物種,其適應性較強,廣泛分布于我國河北、山東、黑龍江、內蒙古等地。歐李具有食用價值、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在生態價值方面,可抗旱、抗寒、抗貧瘠和耐鹽堿性,具有成活率高、用途廣、效益高等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