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SOLO分類理論為基礎,以浙江化學高考試題為例,對2020年、2021年浙江化學高考試題中的有機題進行比較分析,探究試題的命制規律和特點.分析結果表明: 試題在SOLO各結構水平層次上均有涉及,主要以單點結構水平和多點結構水平為主,體現了試題的基礎性.與2020年相比,2021年多點結構水平試題和關聯結構水平試題在穩定中呈上升趨勢,而單點結構水平和抽象擴展水平試題比例略有下降.本研究旨在分析2020年、2021年兩道有機題的難易程度和異同點,從而總結出主觀題的命題趨勢,為將實行新高考省份的一線教師提供教學建議,同時也為高三教師和學生提供備考的方法和思路.
關鍵詞:SOLO分類理論;浙江高考;有機化學;思維技能水平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4)16-0128-03
收稿日期:2024-03-05
作者簡介:李鶴(1990.1—),女,甘肅省天水人,研究生,中學一級教師,從事中學化學教學研究.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版)》,明確提出“普通高中的培養目標是進一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著力發展核心素養”[1].傳統的評價方式僅僅依據考試成績來評價學生所掌握知識的多少,并不利于學生思維水平的發展,而SOLO理論則是依據學生的學習成果來判斷其所處的思維技能水平.利用SOLO分類理論對學生的思維層次進行劃分,能清晰地反映出學生在回答問題時的思維過程以及思維水平處在何種層次,將抽象的思維能力具體化,從而使教師能夠充分地了解學生,以此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基于SOLO分類理論對高考題的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以2020年、2021年浙江化學高考試題中的有機題為例,借助SOLO分類理論,分析高考化學試題的能力結構分布情況.
1" SOLO分類評價理論
1.1" 確定試題SOLO層次的分類標準
根據SOLO分類理論的基本假設及思路,確定了各SOLO層次相應的分析標準見表1.
1.2" 試題分析
根據SOLO分類理論,對2021年浙江化學高考試題第31題進行分析,SOLO水平層次分析如下:
(1)本小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烴的不飽和度的計算.A的分子式為C8H10,其不飽和度為4,結合D的結構簡式可知A中存在苯環且取代基位于苯環的對位,因此A的結構簡式為H3CCH3
.該題中只考查了一個獨立的知識點,因此屬于單點結構水平;本小題第二問考查的知識點是苯的同系物的氧化反應、題中給出的已知信息和酯化反應.A中的甲基被酸性KMnO4氧化為羧基,D中含有酯基,結合已知信息反應可知C中也含有酯基,B與E在酸性條件下發生酯化反應生成C,所以E結構簡式為HOCH2CH2Br.該題涉及3個獨立知識點,因此屬于多點結構水平.
表1" 基于SOLO分類理論的試題評價分析標準
SOLO層次具體表現分類標準
前結構水平(P)反映出最低的能力層次,學生由于被以前的知識體系所干擾,找不到問題的有關線索,回答問題時表現出的思維邏輯較混亂,根據感覺或感情作答,不能得出正確的答案.
對于高中生而言要求很低,試題中無該層次試題,因此本研究不予討論.單點結構水平(U)反映出較低的能力層次,學生對問題沒有一個全方位的理解,分析問題僅僅趨于表面化,只能獲取問題中單一的線索,憑借單一的知識點直接得出答案.
解題時僅需通過一個正確知識點可得出正確答案.
多點結構水平(M)反映出中等水平的能力層次,學生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但并不能將它們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無法形成相關問題的知識網絡.需通過多個孤立的知識點可得出正確答案.
關聯結構水平(R)反映出較高的能力層次,學生在作答問題時,能夠找到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將它們聯系起來,建構知識體系,最終得出正確且全面的答案.將多個知識點聯系起來,通過整合加工可得出正確答案.拓展抽象水平(Ea)
反映出最高的能力層次,學生能夠超越問題自身,從理論層面分析問題,對各種信息進行歸納、概括,使結構更加完整.
根據陌生的題干信息拓展思維,通過推理和假設可得出正確答案.
(2)本小題A選項考查了苯的同系物的氧化反應和有機物原子共平面的判斷,考查了2個獨立的知識點,屬于多點結構水平;B選項考查了根據結構式得出分子式,是1個獨立的知識點,因此屬于單點結構水平;C選項考查了縮聚反應和加成反應的識別,是2個獨立的知識點,屬于多點結構水平;D選項考查了有機物類型的識別,是1個獨立的知識點,屬于單點結構水平.
(3)本小題考查了酯的水解反應和鹵代烴的水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書寫,C中的酯基能與NaOH溶液發生水解反應、溴原子能與NaOH溶液發生取代反應.考查2個獨立的知識點,屬于多點結構水平.
(4)本小題考查了加聚反應的原理和加成反應的原理,化合物D和化合物F之間可以發生聚合反應,同時也可能發生分子之間的加成反應,需結合題干信息,D中的2個-N3官能團分別和F中的2個碳碳三鍵發生反應,形成環狀結構.本題以學生較陌生的內容為問題背景材料,需調動多個化學知識或技能單元,并結合試題新信息,通過分析、歸納、綜合才能得到正確答案,因此屬于關聯結構水平.
(5)本小題考查了烴的不飽和度計算、不同化學環境氫的判斷、環狀有機化合物同分異構體的書寫以及官能團的識別.需要學生調動多個化學知識,結合具體題意,將題干信息的各類知識點組合成一個系統,通過整理、分析、歸納得出最終答案,因此屬于關聯結構水平.
(6)由逆向合成法可知,丙炔酸應與HOOH通過酯化反應得到目標化合物,而HOOH中的羥基又能通過BrBr水解得到,乙烯與Br2加成可得BrBr,從而得到正確答案.本小題屬于有機合成路線設計的考查,在陌生的情景中,結合已有的知識體系,類比應用題干信息,采用正推法、逆推法、模仿和對比等思維模式,最終合成目標有機物.學生需要在陌生的問題情境中進行合理假設演繹,構建知識間的相互聯系[2].此考查要求能力高,達到了應用和創造的層次,因此屬于拓展抽象結構水平.
1.3" 分析結果統計
根據SOLO分類理論對2021年浙江高考試題第31題進行具體分析,并對分析結果進行統計,統計結果見表2.
表2" 2021年浙江高考試題第31題統計結果
SOLO分類層次UMREa試題比例
30% 40%20%10%
表2數據顯示:2021年浙江高考化學有機題涵蓋了4個SOLO層次,其中多點結構水平試題所占比例最大為40%,其次為單點結構水平30%,關聯結構水平占據20%,拓展抽象結構水平最低為10%.
同樣根據上述SOLO分類理論對2020年浙江高考試題第31題進行具體分析,并對分析結果進行統計,統計結果見表3.
表3" 2020年浙江高考試題第31題統計結果
SOLO分類層次UMREa試題比例
37.5%37.5%12.5%12.5%
表3數據顯示:2020年浙江高考化學有機題涵蓋了4個SOLO層次,其中單點結構水平和多點結構水平比例相同,均為37.5%,關聯結構水平和拓展抽象結構水平比例相同,均為12.5%.
單點結構水平在31題中所占比例較大,一般出現在第一問和第二問中,考點為有機物分子式的書寫、有機反應類型的判斷及反應條件的書寫等.考查的知識點單一且基礎,但分值占比較大,而且是每年必考的題型,這體現了學習有機化學基礎知識的重要性[3].多點結構水平試題既能控制試題的難度,又可實現對知識點的全面覆蓋.關聯結構水平試題在考查學生對基本概念掌握程度的同時,實現了學生應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考查.拓展抽象結構水平通常出現在第31題的有機合成路線設計中,在開放的情境中考查學生應用信息和知識遷移的能力,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學生邏輯思維的嚴謹性和創造性,有助于優秀創新人才的選拔.
2" 結果與分析
利用SOLO分類理論對2020年、2021年浙江高考試題中的有機題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從能力較低水平的單點結構層次到能力最高水平的抽象拓展層次均有覆蓋,呈現一定階梯性的同時具有一定的區分度和選拔性,這也符合高考試題命制的特點.從上述的數據中,可以得出以下結論:(1)浙江化學高考題在“有機化學基礎”板塊的考查中,所要求學生達到SOLO層次主要集中在單點結構水平和多點結構水平,說明高考試題一直重視對化學基本概念、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的考查.因此,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立足教材本體,穿透教材內容,踏實穩定地開展教學工作,同時,應側重知識的縱橫聯系,使之系統化、條理化,借助學科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網絡;(2)浙江化學高考題對“有機化學基礎”所要求學生達到的SOLO層次處于關聯結構水平和抽象拓展水平較少,首先是因為高中生的后形式運算思維還并不成熟;其次,“有機化學基礎”模塊內容分散且知識容量大,課標只要求學生達到 “了解”和“掌握”的層次.
具體來看,較2020年,2021年單點結構水平試題比例呈現下降趨勢(下降了7.5%),而單點結構層次是調節試題難度的維度,側面反映出試卷的難度有所增加;多點結構水平試題比例稍有增加,說明2021年更注重22個以上知識點的考查;關聯結構水平試題比例呈現上升趨勢(上升了7.5%),說明2021年試題不僅要求學生從題干中提取信息,而且將已有知識與題干信息充分整合才能順利作答,對學生思維能力要求較高.抽象拓展水平試題比例略有下降,但波動不大.抽象拓展水平試題能體現出高考試題命制中穩中有新的特點,與此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從整體來看,浙江化學高考試題不僅注重化學基本知識的考查,同時兼顧知識的全面性,而且也側重對學生創新思維的考查.因此,建議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知識的融會貫通和遷移應用,將化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有意識地融入知識構建中,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品質和能力.
參考文獻:[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祝盼盼.基于SOLO分類理論的全國高考化學卷主觀題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21.
[3] 陶櫻櫻.基于SOLO分類理論的江蘇省高考化學主觀試題的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8.
[責任編輯:季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