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短視頻等新媒體的介入,傳統的授課方式正在被數字化方式所替代,微課模式作為當前新興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逐漸被大眾了解并喜愛。本文以\"《樓高幾何?三角來測》\"數學微課為例,詳細介紹了微課制作的系統設計與制作過程,以及微課反饋與修改的過程,最后對制作微課存在的問題和經驗進行了總結。
關鍵詞:數字化;微課
一、引言
微課制作作為一種數字化教學方式,具有許多潛在的研究意義和實踐價值。首先,通過深入研究微課制作的過程和要素,可以提高教育者的教學設計和制作能力,增強他們在信息化時代的教學適應性和競爭力。其次,微課制作可以為學習者提供靈活、自主的學習方式,促進其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提升。此外,微課制作還可以滿足不同學習者的個性化需求,提供精準、針對性的學習資源,促進學習效果的最大化。
通過數字化微課——《樓高幾何?三角來測》算法分析,可以讓更多喜歡數學的建模解法,并且可以讓同學們更加容易理解。在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數學模型。其中高樓問題更是其中的典型,通過學習這一個問題的解法來理解數學建模這一數學思維,可以在日后更好的解決其他類似的數學問題。
二、設計與制作
團隊多次討論本次大學計算機基礎微課內容,確定好授課方向,規劃好課程內容的表現形式。并把課堂分為不同的板塊,每個板塊細化深入,且層層遞進,逐步深入。
首先自我學習所教授的內容,切實的掌握好相關知識,并且設身處地的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知識的難易和聽課可能存在的盲點。特別是抽象難理解的內容,采用擬人動畫的方式表現。把抽象的計算機語言知識具體化,讓知識“動起來,講起來”。
(一)成員分工
一號成員負責編寫授課所需的代碼,整合需要講解的知識,在組內進行知識和方向的統一,并負責制作代碼課程講解部分的錄音講解。二號成員負責引入和抽象難懂的內容的動畫化制作。三號成員負責PR剪輯,畫面包括一號成員的講解和二號成員的動畫。
(二)具體制作內容
對于這類問題,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數學思維,課程向學生提供了現實、有趣、富有挑戰的學習素材,通過場景模擬讓學生更加深刻的體會樓高問題的具體情境,并使學生展開討論,應用假設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運用多種方法解題,學生可以應用相似三角形,三角函數等來解決問題。學生在具體的解決問題過程中,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逐步探索不同的方法,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在合作交流學習的過程中,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
利用多種動畫、PPT等多種技術,圍繞高樓問題進行講解。本作品由片頭動畫、教學部分、方法拓展和課后習題四個主要部分組成。1、片頭動畫,由小明同學與其父親在大街上行走,遇到一棟高聳入云的大樓,小明同學好奇的問其爸爸,大樓的高度是多少。通過這一情景創設來引出問題——怎么測量大樓的高度?2、教學部分,先對相似三角形的性質進行分析講解,再回到現實問題,怎么建立相似三角形,然后通過建立簡易的數學模型進行解題。用循環漸進的方式進行了詳細的教學,內容通俗易懂,這是整個作品的核心。3、方法拓展,對同一個問題進行不同種的解決方法,減少需要測量的參數,使同學們可以利用同一個知識點,解決更多的問題。4、課后習題,通過同種題型的題目引導觀眾思考,舉一反三,檢驗學習成果并鞏固知識,在整個作品中起到升華與結尾的作用。
該微課采用萬彩動畫大師,Cartoon Animator4、萬彩骨骼大師對動畫部分進行制作,本次動畫開頭使用了一段生動有趣的場景,吸引觀看者,順利的過度到視頻的講解中去,使觀看者既不感覺到突兀又能清晰傳神,使用提問的方法將高樓的內容展現出來,讓同學更換的理解數型結合的理念和解法。在通過AI普通話對動畫進行講解。
先打開pr,點擊新建項目,新建一個項目文件,這個文件用來保存剪輯時時間軸上的所有內容。新建項目之后,確定好相應格式,雙擊控制臺的素材就可以在右邊的窗口看到,點擊“I入點,點擊o出點”,即可選擇所需要的素材視頻,時間軸上也可以剪輯視頻,將控制臺的素材可以直接拖進去,然后按下“c”鍵即可將鼠標變成刀片形狀,就可以剪切,按下V鍵就可以回復為鼠標狀態,就可以拖動剪輯的素材了。將已準備好的素材用刀片裁剪成所需的片段,按照步驟順序把每個片段拼接起來,剪輯就完成了。最后點擊“導出”,選擇“媒體”,最后導出即可。
(三)系統整合
成員完成各自分工后,進行內容整合操作,按照設計準備中的大致內容,把板塊順序排列,將程序編寫、動畫制作、音頻錄制、剪輯制作、PPT及文本編輯按其相互關系穿插合并,使之形成完整的微課體系即微課設計最初版,之后進行觀看查驗,成員根據觀感進行內容調整、修改,進而形成微課設計中期版。
三、微課反饋與修改
(一)觀看者意見
系統整合完成后,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內容主要圍繞觀看者觀看之后的學習感受與意見反饋。成員將微課設計中期版發送給觀看者(目標人群)進行觀看,觀看者根據觀看后的感受,完成問卷內容。
(二)調整
調查結束后,統計觀看者意見反饋,根據反饋信息進行微課內容調整,調整完成后再發送給觀看者觀看,不斷地進行調查、調整,形成微課設計最終版。
四、結語
經過團隊成員共同努力做完了關于高樓問題的微課,但是在制作過程中有很多的問題暴露出來。
一是在開頭部分動畫制作:一開始在開頭動畫制作中利用ppt制作,團隊準備將開頭動畫制作成小明和他的爸爸在逛街,但是由于那個路線的設定存在一定的問題,導致那個動畫做出來是卡頓的,所以我們團隊放棄了該樣式。最后還是使用了萬彩動畫大師進行了制作片頭,使視頻更加流暢生動。
二是在配音方面:一開始,進行人工智能合成配音時,由于語速固定不好掌控,一旦中間部分需要改動,比如添加一段,或者刪除一段內容時,會導致視頻內部卡頓,整個視頻時間軸錯亂。最后解決方法是,將每個部分都分成一小節一小節的小視頻,再通過剪映專業版進行剪輯,并在視頻與視頻之間加入特效專場,使其連貫性更加高。
經驗總結:
(1)確定目標受眾和目的:制作微課應該針對特定的受眾,同時需要明確制作微課的目的是什么。
(2)精簡內容,注重重點:微課的時間比較短,需要精簡內容,注重重點,讓學生能夠快速掌握核心知識。
參考文獻:
[1] 何宇超. 微課程教學模式及其實踐探析[J]. 電教研究, 2013(09):52-56.
[2] 高淑然.微課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思路探討[J].科技視界,2015 (12): 173,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