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選出群眾普遍滿意的民生實事?在重慶,已有不少基層探索。隨著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運行擴面提效,基層民主煥發更旺盛活力,進一步推動了基層社會治理創新。
選票連著民意
“我們平時到巫溪縣城要坐大巴車,全程2—3小時,娃娃讀書放假回家也很辛苦,我們都眼巴巴地望著這條路,希望它能變短一點?!?/p>
“每次進城,大部分時間都耽擱在路上了,到了雨水多的季節還會有山體滑坡,走起很危險?!?/p>
……
在巫溪縣魚鱗鄉,目前唯一一條通往外界的縣道狹窄而崎嶇,再加上自然災害等因素影響,給當地老百姓的生活和出行帶來了很大不便。
在群眾的熱切盼望下,巫鎮高速魚鱗互通工程于2023年2月開工建設,項目位于巫鎮高速雙金隧道與魚鱗之間,輻射魚鱗鄉、烏龍鄉近兩萬人。
今年年初,出席巫溪縣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的232名代表,通過無記名投票的方式確定了巫溪縣2024年度民生實事項目9件。除了“養老服務提升行動”“農村公路生命防護工程”等項目外,“巫鎮高速魚鱗互通惠民工程”也赫然在列,以期通過人大持續監督,助推這條“民心路”早日建成投用。
“從項目啟動以來,我們組織了4次人大代表到項目現場監督項目質量,查看項目進度,共收集了20余條建議意見,涉及到安全排危、山林損毀、滑坡治理等,并第一時間反饋給項目責任方,反映了群眾呼聲,及時消除了安全隱患,真正做到了在一線監督,監督在一線?!濒~鱗鄉人大代表、鄉人大主席吳計村表示。
鄉人大代表、長丈村支部書記王代敏談到這條“民心路”也表示:“從項目的前期征地、開群眾會,到挨家挨戶講政策,我的腿長期爬得‘打閃閃’,喉嚨講得‘冒煙’。由于項目用地牽涉到300余名群眾,從最開始的部分群眾不理解,到后來支持配合,真是花了不少功夫,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長丈村居民李正學,從最初的與之對立變成了現在的義務宣講員,經常為鄰居解釋政策,以幫助項目順利實施?!?/p>
近日,好消息傳來,魚鱗互通預計今年7月底建成。項目建成后,將極大改善當地老百姓出行和農特產品運輸條件,對加強區域互通交流,加大巫溪縣鄉村公路網的通達深度和連接程度以及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每一件實事匯聚民愿,每一張選票彰顯民意。
民生實事項目如何按序時、高質量推進?今年以來,巫溪縣人大常委會制定年度監督方案,按照民生實事項目分類組建專業監督小組,并根據民生實事工程的計劃安排,開展視察、調研、座談等活動,了解項目施工進展,對項目的預算執行、時間節點把控等方面進行跟蹤監督。對工程滯后或工程質量達不到要求的,督促縣政府或相關部門予以整改,為民生實事項目開展按下“快捷鍵”。
實事撬動民生
“沒想到我提出的‘在成渝高速路下道口旁原青杠汽車站修公廁’的想法,這么快就實現了?!苯?,璧山區青杠街道大興社區議事代表冉義芹站在新建的移動公廁旁,高興地說道。??
該廁所原位于青杠汽車站,后來因車站撤銷無人管理,荒廢了。周圍的攤販、居民都覺得很不方便,希望新建公廁。
冉義芹將此事反映后,區人大代表林靜一紙建議把群眾呼聲帶到了人大街道工委,同時也得到了區交通局和區運輸管理中心的重視。相關部門實地考察之后決定重建廁所,并將此事委托給青杠街道。
據悉,今年青杠街道先后在原青杠汽車站、塘坊社區云臺路觀景臺、蓮花社區群眾集中的地方新建3個公廁,是今年區政府辦理的民生實事項目之一,公廁建成后,受到群眾好評。
“修建公廁看似一件小事,卻是群眾的一心期盼,為群眾解決生活中的‘小事’,就是我們人大代表的‘大事’。”林靜說。
據介紹,2023年,人大青杠街道工委積極探索街道的民生實事項目議事代表票選制,制定《關于街道年度民生實事項目滿意度測評辦法》《關于街道年度民生實事項目票選辦法》,通過群眾“點單”、代表“選單”、辦事處“買單”、人大“驗單”的形式,把民聲民需民愿納入民生實事項目當中,實現了民生實事項目的決定由“為民作主”轉變為“由民做主”,讓群眾所需所盼得到有效解決。
在青杠街道議事代表會議召開前,由街道辦事處牽頭,人大街道工委參與,通過“三級院壩會”、走訪群眾等形式,向社會各界和有關部門征集2024年民生實事候選項目29件,在征求村(社區)干部、相關部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意見的基礎上,形成12件民生實事項目候選清單,提交議事代表會議票選,最終選出安裝摩托車充電樁、建設公廁等10件民生實事項目。
“這種方式好!真正把群眾呼聲高、普惠面廣、可行性強的民生實事項目選出來,讓群眾成為民生實事的建議者、監督者,代表成為決策者、評判者。”區人大代表賴曉民坦言。
對票選出的10件民生實事項目,街道辦事處明確責任領導、責任崗位、工作措施、資金來源、完成時限,并通過建立“周研判”“月調度”“季通報”制度,將需及時辦理的項目提交基層治理指揮中心,讓辦理駛上數字化“快車道”。
代表票選出民生實事項目后,并不意味著工作就此結束,相反,相關監督工作才剛剛開始。人大青杠街道工委將75名區人大代表、議事代表分成4個組,每季度對10件民生實事項目進行跟蹤督查,對落后于年度計劃的項目進行提醒;對了解到的項目推進中存在的困難問題,主動想辦法、出主意、找對策。目前,10件民生實事項目平均完成進度為25%,其中建設生態停車場3個、兒童友好社區建設、推進堰福路公路工程建設項目已完成50%以上。
督辦有力有效
渝北區石船鎮關興村位于銅鑼山脈山上,幅員面積12平方公里。
“以前我們沒有自來水,生活非常不便?!奔易£P興村17社的李應秀說。原來,石船鎮有部分社因地理位置較高,未能安裝自來水,長期由政府安排車輛定期送水,這種情況在銅鑼山片區尤為突出。雖然定期送水保障了群眾用水安全,但也對他們的生活造成諸多不便。
去年2月,石船鎮二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高區自來水安裝建設”高票入選2023年度民生實事。該項目主要建設內容為,在關興村新建配水主支管網長度約7公里、入戶管約4.5公里,增設加壓設備1套并配套加壓泵房1座,改善關興村高區居民80余戶、300余人的日常用水問題。
“聽到這個消息,我們別提有多高興了,期盼已久的自來水確定要來了。”關興村17社村民梁正紅表示。
但左等右等,已經到了當年的7月,自來水還沒有安裝到自己家門口。梁正紅決定到關興村民情聯絡點了解情況。
到了民情聯絡點,工作人員熱情地接待了他,并仔細記錄下情況,向鎮人大反饋。隨后,此條民情作為“民生菜單”分給了駐點的鎮人大代表段志明。
調研中,段志明發現,高區自來水工程遲遲未能安裝到位,“堵點”在于部分不受益的群眾對于安裝工程不支持、存在疑慮,認為管線安裝下去后會對自己的生產生活造成影響。
村民辜夕萬也擔心自來水管道的開挖會影響到周邊苗木生長。去年7月12日,段志明冒著酷暑,前往他家里做工作?!白詠硭惭b是關系到高海拔地區群眾生活的一件大事,雖然工程對你會造成一定影響,但我相信施工方肯定會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案。”經過段志明的努力,雙方最終協商出了解決方案。
為了推動項目早日落地,作為鎮二十屆人大代表第一聯系小組組長的段志明,還在去年7月13日組織代表小組全體代表開展視察活動,各位代表也為高區自來水安裝早日落地建言獻策,相關建議同時也轉給了鎮政府承辦部門。
“我沒想到效果這么好,7月反映后,8月我家就來了自來水。”梁正紅喜笑顏開地說,“終于徹底告別了儲水的日子?!?/p>
這是石船鎮人大監督民生實事落地的“三有”工作法的一個案例。在“三有”工作法中,有民生實事項目監督計劃,有片區代表小組集中活動,有駐地代表“貼身”關注,實現了項目的全程監督,確保了民生實事不僅要落地,更要讓群眾“真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