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英
(福州市第二醫院,福州,350007)
脊柱外科住院患者因脊柱疾病導致的身體不適或面臨手術治療等因素的影響,入院時多伴有疼痛及對未知的恐懼、焦慮等情況,明顯影響患者睡眠質量,使其生命質量受到影響[1]。因此在入院時加強患者健康教育,對促進患者康復、減輕入院不良情緒有重要意義。常規宣教是采用口頭教育或發放紙質材料的方式,教育方法不夠形象、生動,患者難以理解[2]。視頻教育是近年來新興的健康教育方法,將健康教育通過生動、形象的視頻表現出來,可提高患者對自身疾病、住院環境及治療的認識[3]。因此將健康教育視頻用于脊柱外科患者,是否能改善其睡眠質量,值得臨床探討。本研究對脊柱外科患者使用健康教育視頻后對睡眠質量、焦慮及抑郁心理狀態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福州市第二醫院收治的胸腰椎疾病住院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不同護理方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觀察組中男13例,女17例,年齡30~55歲,平均年齡(41.63±6.23)歲,腰椎間盤突出癥15例,腰椎椎管狹窄4例,胸腰椎骨折8例,腰椎滑脫癥3例。對照組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30~55歲,平均年齡(40.33±5.92)歲,腰椎間盤突出癥12例,腰椎椎管狹窄5例,胸腰椎骨折10例,腰椎滑脫癥3例。
1.2 納入標準 1)入組患者均入住脊柱外科住院治療,且非急診患者;2)為擇期手術患者;3)神志清醒患者;4)對研究知情同意患者。
1.3 排除標準 1)患有神經損傷、爆發性損傷,需要立即進行手術者;2)伴血液疾病、凝血異常、惡性腫瘤者;3)伴精神分裂癥、癡呆、認知障礙者;4)術后住院時間不足7 d者;5)患者術前曾有長期的睡眠障礙者或需要借助藥物才能入睡者。
1.4 研究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方式進行入院健康教育,即在入院時,由護理人員向患者及家屬介紹責任護士及主治醫師等;講解住院環境、規章制度及注意事項;為患者提供紙質健康教育手冊,內容包括入院環境文字介紹及圖片,疾病基本概述文字及圖片,術前健康教育、術后功能鍛煉、支具佩戴方法、出院手續辦理等文字及圖片。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另采用健康教育視頻進行宣教,1)制作健康教育視頻。由科主任、護士長、專科護士等共同探討并確定教育視頻內容,包括健康教育視頻,術前及術后健康教育視頻,術后功能鍛煉、支具佩戴方法及注意事項、出院健康教育視頻等。視頻利用我院環境進行錄制,采用現場環境錄制及脊柱科醫護人員真人講解及演示的方式介紹了入院、出院、術前、術后、功能鍛煉及支具佩戴方法等。使用手機現場拍攝,剪影軟件等后期制作,插入音樂、解說詞、動畫等,視頻內容簡潔、形象生動,其中入院介紹在5 min內;術前注意事項、準備工作等在8 min內;術后功能鍛煉、鎮痛方法、并發癥預防、飲食、休息等控制在8 min內;出院復查、注意事項、居家功能鍛煉等控制在5 min內。2)視頻落實。建立科室微信公眾號,健康教育視頻制作后,經醫院審核通過后及時發布到科室微信公眾號,患者在辦理入院手續時,辦理入院的當班護士負責指導患者掃描科室微信公眾號,指導患者及家屬觀看健康教育視頻;并在護士站患者辦理入院手續時及時解答患者在觀看視頻中遇到的不理解之處及疑問,對重要內容解釋說明。3)檢查督促。責任護士在患者住院期間分次指導患者觀看入院、出院、術前、術后、功能鍛煉及支具佩戴視頻,對患者及家屬不熟悉或不了解的內容進行再次指導及鞏固,在視頻播放結束后,由責任護士采用口頭問卷調查方式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知曉率調查,及時了解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對未掌握的知識點予以現場指導及模擬。
1.5 觀察指標 1)睡眠質量,于入院第1天、第7天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4]評價患者日常睡眠因子,量表分為7個因子,每個因子計0~3分;總分為21分,分值越高,睡眠障礙越明顯;2)心理狀態,于入院第1 d、第7 d采用醫院焦慮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5]評價,量表有14個條目,各有7個條目反映了患者焦慮、抑郁狀態,每條目賦值0~3分,分值越高,焦慮、抑郁程度越明顯。

2.1 2組患者睡眠質量比較 入院第1天2組患者PSQ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入院第7天患者PSQI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PSQI評分降低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睡眠質量比較分)
2.2 2組患者心理狀態比較 入院第1天2組患者心理狀態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入院第7天患者焦慮、抑郁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評分降低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心理狀態評分比較分)
當前,健康教育是臨床護理中不可缺少的工作方式,旨在通過多種途徑為群體或個體傳播豐富、專業的健康信息,促使人們轉變自我健康行為及生活方式,起到預防疾病,增強自我健康意識等作用[6]。而常規健康教育雖然能夠增加患者對醫院、疾病的基礎了解,可患者文化水平參差不齊、情緒不穩、接受能力不足等,均會影響教育目的及效果[7]。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將健康教育內容及健康信息視頻化,使教育內容不再局限于口頭講解、紙質書面材料等,利用生動形象的視頻,配合音樂、動畫、語言講解等,將健康教育知識以畫面形式呈現,使其更加清晰、生動,且通俗易懂,有利于增加患者對健康知識的理解,對健康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也起到促進作用[8]。
脊柱外科患者初次入院時,因對醫院環境的陌生感,對即將手術的恐懼感等,均會影響其日常狀態,使其睡眠質量降低。本研究發現,入院第7天觀察組患者的PSQI評分(4.50±0.90)分低于對照組的(6.37±0.85)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健康教育視頻能減輕患者睡眠問題。可能是患者入院后睡眠受陌生環境、治療儀器的聲音、對治療措施的恐懼等因素影響,常規健康教育針對性不強,無法全面、生動評價教育效果,患者只能靠口頭描述、書面圖片或者文字理解及自我想象去認識醫院環境及治療措施,使其干預效果不佳[9]。健康教育視頻將健康信息以音像傳播,視聽并重,可直接、動態傳遞健康信息,彌補口頭宣教信息的單一、不足,使信息傳遞更加準確、形象;同時患者與家屬在入院后可通過反復觀看視頻,結合圖片、視頻錄制等能熟知醫院環境及具體科室的地點,消除患者入院時的陌生感及恐懼感,緩解因不良心理而導致的睡眠異常[10];患者也可通過自身疾病結合視頻了解疾病相關知識,術前術后注意事項及康復鍛煉等,以此減輕患者對手術的恐懼感,減輕其心理壓力,利于患者夜間睡眠的改善[11]。
脊柱外科住院患者一般手術創傷較大、費用高、住院時間長等,均會使其出現恐懼、焦慮等心理;同時患者初次進入醫院時,對陌生環境的緊張感,醫護人員來去匆匆,各種治療措施等,其生理、社會功能均發生改變,均會使患者出現明顯的焦慮、抑郁等情況[12]。這些情況的產生會影響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加重其心理問題,使其睡眠質量下降;而患者睡眠下降,會進一步增加患者心理壓力,形成惡性循環。研究發現,觀察組入院第7天焦慮評分(5.67±1.06)分、抑郁評分(5.33±0.96)分,均低于對照組入院第7天焦慮評分(7.47±1.22)、抑郁評分(6.50±0.97)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健康教育視頻能減輕患者心理壓力,原因是常規健康教育僅通過口頭宣教、圖文手冊,患者無法理解及掌握相關健康知識,使其仍存在較大的疑慮,心理問題無法更好緩解;而通過視頻宣教,能使患者對自身疾病治療及康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使其通過深入了解相關知識,得到足夠專業的信息支持及心理支持,利于減輕患者心理壓力;同時通過微信公眾號平臺進行健康教育視頻傳播,患者可根據自身需要進行循環播放,能夠使患者隨時查找信息知識,知曉如何配合治療及護理,認識到疾病康復也需要自我努力,增加患者治療信心,調動患者護理積極性,故能減輕患者焦慮、抑郁情緒。
綜上所述,健康教育視頻在脊柱外科入院護理中的應用,能夠改善患者睡眠質量,緩解患者焦慮及抑郁的心理狀態,臨床意義高,值得應用。
利益沖突聲明: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