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旭東
(泉州濱海醫院,泉州,362342)
小兒哮喘是一種兒童階段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呈現反復發作的狀態,嚴重影響患兒的日常生活和生長發育[1-2]。小兒哮喘表現為反復發作的咳嗽、呼吸困難、胸悶,同時氣道呈現高反應性,影響患兒的睡眠質量[3-4]。鑒于小兒哮喘對患兒的健康可持續造成影響,故需要采用長效、規范、安全的治療方案。目前,在小兒哮喘的治療中以對癥治療為主,在急性發作時依據患兒的實際情況予以抗炎、止咳、平喘等藥物治療[5]。但即使如此,許多患兒病情依然難以完全控制。吸入性糖皮質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ICS)是近年來治療哮喘、表現性咳嗽長期控制的首選藥物,相較全身給藥安全性高,局部濃度高,能使癥狀長期得到控制。丙酸氟替卡松是較常用的ICS藥物,其控制癥狀的效果廣泛認可[6-7]。白三烯受體拮抗劑(Leukotriene Receptor Antagonist,LTRA)是近年來出現用于治療哮喘的藥物,可通過抑制白三烯合成酶的活性達到控制哮喘癥狀的效果。兒童使用的LTRA主要是孟魯司特鈉,具有不良反應少,服用方便的特點,可單用也可聯合ICS藥物治療[8-9]。本研究選取泉州濱海醫院收治的88例哮喘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探究孟魯司特鈉聯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療小兒哮喘的具體療效及對睡眠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泉州濱海醫院收治的88例哮喘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依治療方式不同分作2組,采用丙酸氟替卡松治療的44例患兒作對照組,孟魯司特鈉聯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療的44例患者作觀察組。對照組中男23例,女21例;年齡6~12歲,平均年齡(9.59±2.31)歲;病程1~4年,平均病程(2.47±1.26)年。觀察組中男24例,女20例;年齡6~12歲,平均年齡(9.50±2.21)歲;病程1~4年,平均病程(2.41±1.31)年;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納入標準 1)符合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等關于兒童支氣管哮喘的診斷標準[10];2)近4周未接受過相關藥物治療;3)患兒家屬知情且同意參與研究;4)病案資料完整。
1.3 排除標準 1)合并心肝腎等功能障礙;2)合并肺結核病等其他呼吸系統疾病;3)存藥物禁忌證者;4)精神異常者。
1.4 治療方法 予以2組患兒相同的常規治療方案,包括吸氧、抗感染、平喘、止咳等。并對患兒的日常生活提出建議,注意避免接觸過敏源,家里保持通風,不養貓狗等寵物。平日加強營養攝入,保持營養全面。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大規模流行期間應加強防護,尤其是流感季節,避免去人多密集的地方。季節變化時注意及時增減衣服。日常通過鍛煉增強體質和呼吸功能,但需注意避免鍛煉導致的疲累。對照組予以患兒丙酸氟替卡松(Glaxo Wellcom.SA,生產批號:H20130190)吸入治療,2次/d,持續給藥治療4周。吸入前握住瓶身進行搖晃,之后向口腔內噴入,完成后屏住呼吸至少10 s。觀察組予以患兒丙酸氟替卡松聯合孟魯司特鈉(齊魯制藥,國藥準字H20203123),其中丙酸氟替卡松的使用方法相同;孟魯司特鈉咀嚼服用,4 mg/次,持續給藥4周。
1.5 觀察指標 1)比較2組患兒的治療療效,判定時間為治療后4周。顯效:哮喘的所有癥狀表現均消失,日常生活、夜間睡眠均不受限;有效:哮喘的癥狀表現有明顯的改善,肺部濕啰音、哮鳴音降低;無效:哮喘的癥狀表現未得到明顯的控制或加重。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比較2組患兒日夜癥狀評分,采用自制量表評價。日間癥狀:無胸悶及氣喘癥狀為0分;哮鳴較輕微為1分;哮喘癥狀明顯且發作頻繁為2分;哮喘癥狀嚴重并影響日?;顒訛?分。夜間癥狀:無哮喘癥狀為0分;哮喘憋醒或早醒1次為1分;夜間憋醒較多并早醒二次以上為2分;哮喘發作頻繁,無法入睡、端坐呼吸為3分。3)比較2組患兒的肺部功能,以肺功能儀對第1秒最大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實施檢測。4)比較2組患兒的免疫功能,采集患兒晨起空腹外周靜脈血,離心后分離血清。采用流式細胞儀檢測CD4+、CD8水平。5)比較2組患兒的睡眠質量,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評價,共8個條目,得分0~3分,總分越高提示睡眠障礙越嚴重。6)比較2組患兒不良反應,如:皮疹、聲嘶、胃腸道反應。

2.1 2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7.73%,高于對照組的84.0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2組患兒日夜癥狀評分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日夜癥狀評分降至(1.15±0.52)分、(1.09±0.32)分,低于對照組的(1.68±0.41)分、(1.57±0.24)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兒日夜癥狀評分比較分)
2.3 2組患兒肺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FEV1、FVC升至(1.75±0.38)L、(2.29±0.56)L,且高于對照組的(1.56±0.46)L、(1.97±0.55)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兒肺功能指標比較
2.4 2組患兒治療前后免疫指標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CD4+升至(42.74±6.92)%,高于對照組的(38.36±5.68)%,CD8+降至(29.18±4.16)%,低于對照組的(33.28±4.8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組患兒治療前后免疫指標比較
2.5 2組患兒睡眠質量評分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AIS評分降至(4.83±1.52)分,且低于對照組的(5.86±2.78)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觀察組、對照組患兒睡眠質量比較分)
2.6 2組患兒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82%,高于對照組的4.5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小兒哮喘是兒童階段常見慢性疾病,近年來受到環境問題等因素的影響,哮喘患兒明顯增多[11]。小兒哮喘呈現反復發作的狀態,遷延不愈會增加氣道敏感性,在氣道感染、吸入過敏源、劇烈運動等情況下可出現喘息、胸悶、呼吸困難表現[12]。并且如哮喘癥狀表現未得到控制,將會影響到患兒的生長發育。丙酸氟替卡松吸入劑已漸成為小兒哮喘治療的常用藥物,具有抗炎、抗過敏等功效,可幫助控制哮喘癥狀,減少急性發作的風險[13]。通過吸入給藥,能夠作用于氣道黏膜,緩解氣道炎癥,并舒張支氣管。并且吸入給藥的劑量小,長期使用的安全性可得到保障,長期使用可預防哮喘發作,避免病情持續惡化[14-15]。但部分患兒因個體差異,使用丙酸氟替卡松依然未能獲得滿意治療效果。孟魯司特鈉是LTRA代表性藥物,可抑制白三烯介導的炎癥反應,從而減少氣道中嗜酸粒細胞,改善氣道高反應性,降低氣道的敏感性[16-17]。
本研究分析發現,采用孟魯司特鈉聯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療的觀察組總有效率達到97.73%,相較對照組的84.09%有顯著的提升,且日間癥狀評分降幅優于對照組,提示孟魯司特鈉聯合丙酸氟替卡松可更好的控制癥狀,達到更滿意的治療效果。2種藥物雖然都具有平喘、緩解氣道痙攣的作用效果,但由于作用機制的不同,通過協同效應增強療效。觀察組在治療后FEV1、FVC指標也顯著優于對照組,表明采用2種藥物聯合治療后還有助于氣道功能、肺功能的恢復。
哮喘患兒在平躺睡覺時容易出現胸悶、呼吸困難等表現,尤其是嚴重哮喘患兒,會嚴重影響睡眠質量,而研究中觀察組患兒在治療后AIS評分降至(4.83±1.52)分,低于對照組的(5.86±2.78)分,表明患兒睡眠質量受到哮喘的影響已經顯著降低,有更為理想的睡眠質量。2種藥物在使用中不僅治療效果表現良好,而且安全性也較好,2組患兒均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且發生率較低。
綜上所述,孟魯司特鈉聯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療小兒哮喘有滿意的治療效果,可控制哮喘癥狀,并使患兒的氣道功能、肺部功能得到改善,還可提升其睡眠質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利益沖突聲明: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