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敏娟 陸婉婷
江南大學附屬中心醫院(無錫市第二人民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無錫 214002
消毒供應室是醫院無菌物品的供給單位,承擔醫療器械的清洗、消毒滅菌、包裝發放工作,消毒供應室的工作質量可對醫院科室醫療護理質量甚至患者生命安全產生直接影響,注重過程控制,保證無菌物品的質量,控制院內感染是供應室工作的重點[1-2]。骨科植入器械是指借助外科手術植入人體,并在手術結束后長期存在體內,用于支持維持功能的醫療器械,其安全性及有效性需嚴格控制,強調消毒供應室對骨科植入物的風險管理,保證其安全可靠的滅菌效果是降低手術感染發生風險的重點[3-4]。常規消毒供應室對骨科植入物的消毒管理模式主要針對整個工作流程進行監管,缺乏對各個環節的有效監督,存在較多安全隱患,其管理質量有待提升[5]。目視管理是通過形象、視覺感知信息組織現場生產活動,可優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目視管理流程圖解是以直觀性、標準性的管理模式凸顯管理優勢。苗勤等[6]將目視標識圖解管理應用于綜合醫院中醫科醫院感染管理中取得良好效果。實景圖像是根據實際拍攝的圖片,趙艷霞等[7]將實景圖片應用于消毒供應中心的質量控制管理中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將目視流程圖解與實景圖像聯合應用于消毒供應中心對骨科植入器械的消毒管理中,并對其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具體內容如下。
本研究為前瞻性隨機對照試驗,隨機選取2020 年12 月至2021 年12 月無錫市第二人民醫院消毒供應中心200 件骨科植入器械作為對照組,包括創傷類植入器械67 件、脊柱類植入器械67 件、關節類植入器械66 件。選取2022 年1 月至2023 年1 月無錫市第二人民醫院消毒供應中心200 件骨科植入器械作為研究組,包括創傷類植入器械66 件、脊柱類植入器械67 件、關節類植入器械67 件。兩組骨科植入器械基礎信息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1.對照組 實施常規消毒管理。去污區域對骨科植入器械進行清點核查,將其分為一次性回收物品及非一次性回收物品。一次性回收物品統一回收不可隨意丟棄,根據相關規定處理。非一次性回收物品設備消毒后根據物品特性進行沖洗清理,包裝前檢查,保證無遺漏,根據物品特性進行機械清洗或手工清洗,進行消毒處理,記錄消毒時間等信息,保證消毒過程完整,消毒后將物品放置在干燥設備處干燥處理。根據骨科植入器械的用途性質按要求包裝存放。器械的消毒包裝嚴格按消毒流程進行,每環節監督抽查。消毒供應中心每月對消毒護士進行安全防范、服務意識等方面進行培訓,定期進行應急預案演習,加強護士專業能力及責任意識。
2.2.研究組 實施目視流程圖解實景圖像管理。(1)建立目視流程圖解實景圖像管理小組:護士長為小組組長,負責人員統籌,帶領小組成員對各崗位工作環節進行督導檢查;護師2 名,負責收集錄入數據;專職質檢員1 名,負責根據質檢標準巡查各環節質量;各級質控人員1 名,負責帶領成員開展器械消毒包裝工作。組長組織培訓,培訓成員為管理小組成員,培訓內容包括骨科植入器械質檢標準、消毒流程、器械擺放等,培訓時間為1 周,培訓結束后以填寫問卷方式進行考核,問卷滿分為100分,≥95分為合格,經考核不合格者繼續參與培訓直至考核合格。(2)制定管理方案:組織成員通過題目和關鍵詞結合的文獻檢索方式初步建立器械管理方案,文獻檢索來源為中國知網數據庫、中國萬方數據等,輸入“目視流程圖解”“實景圖像分析”“消毒供應中心管理”“骨科植入器械消毒管理”等關鍵詞,小組成員篩選文獻,根據器械管理相關文獻制定方案。管理檔案包括流程圖解和實景圖像質量控制。(3)具體方案實施:①器械消毒流程圖解。a.消毒供應室物品目視管理。使用不同顏色的圖片文字標識劃分區域,綠色表示滅菌區和器械包裝區,黃色表示去污區,紅色表示物品存儲區,標識牌箭頭表示清潔器械及污染器械放置區域,在安全消耗器材等醒目區域粘貼疏散逃離圖。b.明確工作責任、制定責任看板。表明各環節工作人員承擔的責任,根據設備管理、物品清潔情況等制作責任看板,粘貼于供應室入口。c.工作流程目視管理。將設備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項粘貼于消毒滅菌設備上,工作人員隨時查看。將供應室具體消毒物品、器械清洗、消毒包裝及防護用品穿戴等過程流程圖粘貼于醒目區域。交接班時將消毒工作區域新增設備、設備狀態及手術室工作信息等標記于通告欄。②器械消毒流程實景圖像管理。a.流程實景圖像。管理小組不定期對供應室工作各環節進行督查,攜帶工作可拍照手機或照相機對骨科植入物回收、分類、清洗、消毒滅菌、消毒質量、器械包裝、滅菌標識、器械交接等重點流程和各項工作場景拍攝下來,質量督查與拍攝實景圖像同步,記錄問題現場。將規范操作、不規范操作、質量不達標現場拍攝圖像并存入互聯網,質量督查后召開實景圖像分析會,播放圖像,鼓勵人員學習信息共享閃光點,查找不規范操作,追究責任及時調整改正。b.工作組實景圖像。供應室可自行組織活動小組,對管理組實景圖像反映的問題進行討論,尋找改進措施。
3.1.器械消毒效率 根據《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中對骨科植入器械的消毒規范結合無錫市第二人民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的具體情況制定骨科植入器械消毒效率調查問卷,該問卷包括器械工具消耗度、器械損壞度等3 個維度,共10 條目。采用1~5 分評分,總分1~50 分評分,與器械消毒效率呈正比。
3.2.器械消毒合格率 根據《清洗消毒及滅菌技術操作制度》《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中對器械的消毒滅菌效果檢測標準進行5 倍放大鏡檢測、微生物培養檢測、杰力試紙檢測[8]。5 倍放大鏡檢測:使用5 倍放大鏡觀察器械表面是否存在水垢等污漬,器械表面光潔干凈,無污漬殘留為合格,器械表面光潔度、干凈度較差,存在污漬為不合格;微生物培養檢測:取無菌棉簽于器械取樣,進行細菌培養觀察并記錄細菌菌群數量,單件器械細菌數<20 CFU 為合格,單件器械細菌數≥20 CFU 為不合格;杰力試紙檢測:選擇器械檢測部位,于器械檢測部位各滴1 滴蒸餾水,10 s 后使用杰力試紙蘸取蒸餾水,觀察檢測試紙變色開始時間及變色狀態,1 min后檢測試紙顯示黃色表示沒有血漬殘留為合格,1 min后檢測試紙顯示綠色表示有血漬殘留為不合格。
3.3.器械交接錯誤率 觀察并記錄器械是否存在不完整、器械混淆、數量不準確、配件不齊、功能不完善、預處理不當等問題,存在上述問題即視為錯誤交接[9]。
采用SPSS 26.0 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以(±s)表示,組間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進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骨科植入器械消毒效率調查問卷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清洗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骨科植入器械消毒效率調查問卷評分及清洗時間比較(± s)

表1 兩組骨科植入器械消毒效率調查問卷評分及清洗時間比較(± s)
注:對照組實施常規消毒管理,研究組實施目視流程圖解實景圖像管理
清洗時間(min)39.98±1.50 39.52±1.46 3.108 0.002組別對照組研究組t值P值器械件數200 200消毒效率評分(分)49.42±1.50 49.78±1.65 2.283 0.023
研究組5 倍放大鏡檢測、微生物培養檢測、杰力試紙檢測合格率均高于對照組(均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骨科植入器械消毒合格率比較[件(%)]
對照組器械交接錯誤率為3.00%(6/200),研究組未發生器械交接錯誤,研究組器械交接錯誤率低于對照組(χ2=4.230,P=0.040)。
表1 結果顯示,研究組骨科植入器械清洗時間和消毒效率均優于對照組,提示目視流程圖解實景圖像管理可有效縮短器械的清洗時間、提升消毒效率,且提升效果優于常規消毒管理。表2 結果顯示,研究組清洗消毒合格率高于對照組,提示目視流程圖解實景圖像管理可有效提升骨科植入器械的消毒合格率,且提升效果優于常規消毒管理,分析原因可能與目視流程圖解實景圖像管理借助責任看板、目視指示圖解、實景圖像分析等使責任明確,各環節工作落實到個人,充分調動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從而提升器械清洗消毒效果有關。對于骨科植入物器械,消毒供應室需要對其進行全面清洗消毒滅菌,以保障植入物符合臨床使用要求[10-11]。李愛琴等[12]研究顯示,復用醫療器械預處理不當、清洗不合格、未能嚴格執行操作流程是影響器械清洗消毒質量的主要因素。另有研究表明,提升骨科植入物及外來器械的消毒效率、降低手術感染風險需優化流程,對消毒供應室進行規范化管理[13-14]。目視流程圖解實景圖像管理中,目視流程管理中,將消毒供應室各個操作環節的動作、關鍵點以圖片文字形式展現,讓供應室工作人員以相同方式解讀標準,流程特定,質量相同,不受人為因素的干擾,在質量效率方面達到一致,利于工作流程標準化。同時以形象直觀的圖解形式對各個質量關鍵點進行把控,標準清晰明確,對錯明確,利于工作人員掌握執行[15-20]。實景圖像管理中,將實景圖像分析法應用于質控監督環節,不達標圖像將引起工作人員高度重視,嚴格落實器械清洗規范操作,達到慎獨操作要求,實景圖像起到鼓勵警示作用,使消毒供應各個環節更加規范有序[21-23]。目視流程圖解實景圖像兩者聯合進一步促進流程操作標準化,縮短器械清洗時間,提升消毒效率和消毒滅菌合格率。
研究組骨科植入器械交接錯誤率低于對照組,提示目視流程圖解實景圖像管理可有效降低器械交接錯誤率,且降低效果優于常規消毒管理。骨科植入器械種類繁多、結果復雜,部分器械外觀基本相同,對于新入消毒供應室的工作人員來說很難辨別,常規消毒管理對各個工作環節的監督和對消毒設備流程講解等方面存在漏洞,在手術室和消毒供應室器械交接和消毒交接過程中容易發生錯誤,在此清點處理需消耗更多時間[24-25]。目視流程圖解實景圖像管理將操作流程的各個動作以圖片形式分解,工作人員統一按照標準流程消毒,降低消毒交接錯誤率。在實景圖像分析中,可以通過實景圖像再現工作中容易被忽視的細節質量問題,通過小組討論分析積極尋找原因,持續改進質量,降低器械交接錯誤率。
綜上所述,目視流程圖解實景圖像管理可有效提升骨科植入器械的消毒滅菌效果,降低器械交接錯誤率,降低手術感染風險,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作者貢獻聲明 冷敏娟:醞釀和設計試驗,實施研究,采集數據,分析/解釋數據,起草文章,對文章的知識性內容作批評性審閱,統計分析,支持性貢獻;陸婉婷:醞釀和設計試驗,實施研究,采集數據,分析/解釋數據,起草文章,對文章的知識性內容作批評性審閱,統計分析,行政、技術或材料支持,支持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