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長安街東沿線一直前行,路過了以古典家具制造聚集而聞名的高碑店,眼前有一座典雅輝煌的建筑群,遠遠就能看到碩大的牌匾“紫檀宮”,便是中國紫檀博物館(以下簡稱“紫檀博物館”)。
這座中國首家收藏規模最大,集收藏研究、陳列展示紫檀藝術及鑒賞中國古典家具于一體的專題類博物館,作為專業類私人博物館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我國博物館界的領域,并以“紫檀雕刻”技藝被政府列入第三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單位。
紫檀,在中國傳統家具選材中一直以高貴而神秘著稱。硬朗、高貴、沉穩、內斂、親和讓人們對紫檀充滿敬畏,對紫檀木器文化充滿敬仰。中國紫檀博物館創始人建館的初衷,就是本著“木格就是人格”的精神,希望將紫檀制作工藝與工匠文化延續傳承。在這里,收藏有故宮的角樓造型,紫禁城御花園中的千秋亭與萬春亭,盡顯皇家氣派;有山西五臺山龍泉寺牌坊,近百條龍姿態各異,精湛的圓雕、浮雕、透雕,世所罕見;有古色古香的北京四合院,翹入云天的山西飛云樓,氣勢恢宏的老北京古城門建筑模型……這些由珍貴紫檀木打造而成的藝術珍品,不斷傳遞著東方情韻的魅力。
所有前來參觀紫檀博物館的觀眾,或是國際友人,乃至國家元首,或是普通市民,都會不約而同地評價說:“震撼!”這種由衷感嘆在博物館工作的同志們眼中有更深刻的意義,“為什么觀眾都感覺震撼?其實他們是被文化震撼了,被中華民族悠久的優秀傳統文化,被這種富有工匠精神的木刻藝術品蘊含的文化所震撼。”
紫檀博物館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紫檀雕刻”的傳承單位,也努力為紫檀雕刻技藝的傳承和可持續發展提供年輕一代的后備力量。該館與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朝陽區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主辦“尋找工匠”紫檀雕刻技藝非遺傳承培訓班,培訓“紫檀雕刻”技藝的傳承者,這些傳承人又利用自己的所學所用,影響周圍的公眾認識非遺技藝傳承、愛上非遺技藝,擴大普通公眾對紫檀雕刻技藝的認知與了解。北京中國紫檀博物館除了開展線下《紫檀大講堂》活動,還積極運用抖音、快手、微信視頻號、小紅書等新媒體平臺傳播紫檀工藝文化。
“雖然現在時代日新月異,可祖宗留下來的好東西是不可丟的,我們的工匠精神不能丟,特別是不能把自己的傳統文化丟掉。只有這樣,我們這個民族才會真正有底蘊。”紫檀博物館創始人如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