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瑩

一、深入剖析,反思“失敗”原因
在進行創作時,幼兒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其“失敗”的原因主要來自以下兩個方面:幼兒自身的發展水平和教師的教學方法。
首先,處于低齡階段的幼兒在認知和技能等方面都還處于起步階段,在進行創作時會出現顏色搭配不協調、線條不流暢等問題,很難一次創作出令自己滿意的美術作品。
其次,在傳統的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幼兒處于被動狀態。幼兒在教師的示范下進行創作,其作品的“像或不像”就成了創作“成功”或“失敗”的最終評價依據。其實在整個創作過程中,幼兒只是在單純地模仿,并沒有獨立地思考和判斷,這樣的教學模式會影響作品的呈現效果,阻礙幼兒思考能力的提升與藝術思維的發散。
二、靈活應對,化“失敗”為“源泉”
1.“移”情感
幼兒美術活動中的“失敗”與“創新”對幼兒情感的發展產生了明顯的影響。有些幼兒會因為作品的顏色、線條、形狀等運用不當,偏離原本設想的方向,而感到失落和沮喪。還有些幼兒會因此表現出強烈的挫敗感,并選擇放棄,不再嘗試。
這時,教師應以開放、包容、理解的心態引導幼兒去嘗試不同的表達方式,鼓勵幼兒大膽創新、勇敢探索。這樣一來,幼兒會產生興奮、好奇、樂觀等心態,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升自我意識和情感表達能力。
2.“補”認知
失敗的繪畫結果在某種程度上可對幼兒認知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教師應該創造有利于幼兒探究和創新的學習環境,引導幼兒積極面對“失敗”,從而提高他們的認知水平和創新能力。
首先,“失敗”經歷可以促進幼兒對創作環節的深刻認知。比如,在繪畫過程中,很多小班幼兒往往會忽略細節問題,進而影響作品最終的完整度。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發現問題,并尋找各種解決方法補充畫面細節,積極對待作品的“失敗”情況。
其次,“失敗”的經歷能夠促使幼兒進行反思總結,提升自身的思考能力。比如,幼兒在完成立體手工作品后,覺得最終形態不夠美觀。這時,教師可以與幼兒一起反思作品的造型設計、顏色搭配等是否恰當,并進行總結,在下次創作時盡量避免相關情況的出現。
此外,美術活動中的“失敗”經歷還能夠引導幼兒進行探索和發現,從而進一步激發自身的創新創造能力。教師應耐心指導幼兒探索不同創作環境中的解決方法,引導幼兒通過多次嘗試逐漸克服難題。在這個過程中,幼兒能夠培養自身的勇氣、毅力和耐心,有時甚至還能發現自己的天賦和潛能。
三、打開創新思維,讓美術教育“活”起來
對于幼兒來說,“小試牛刀”的過程或許會有困難和挫折,但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冒險、探索和嘗試的能力得到發展,這恰恰是創新意識得到鍛煉的過程。
打開創新思維,讓美術教育“活”起來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應注意從幼兒的實際出發,創造多元化的激發途徑和方式,讓幼兒在充滿創新的環境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
1.注重自我,在探索中尋找創新的源泉
在幼兒美育中,創新意識的提高可以通過引導幼兒面對各種問題并學會解決這些問題來實現。在美術創作活動中,幼兒會不斷面臨“失敗”的情況。在整個過程中,幼兒是創作的主體,而教師則扮演著“引導者”的角色,要引導幼兒通過參與體驗和自主創作探索出新的解決方法或表現方式,從而激發自身的創新意識。
因此,教師和家長應該以更為開放和寬容的態度,以幼兒的自我發展為核心,給予幼兒更多探索、發現和嘗試的機會,引導幼兒自由表達,打破常規,在探索中尋找創新的源泉。
2.注重生活,在自然情境中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
大自然與生活環境是幼兒最熟悉、接觸最多的場景。在幼兒美術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營造自然的、生活化的環境,拉近幼兒與所表現物象的距離,激發幼兒進行想象、主動創造的興趣。
在開展具體美術活動時,教師可以針對自然或生活的不同主題,對幼兒進行開放式的繪畫引導,或是提供多樣的材料工具供幼兒使用。幼兒在繪畫過程中,可能會遭遇到畫面失衡、顏色表現不當等問題。這時候,教師可以讓幼兒回歸創作環境中,通過觀察、思考等方式重新體會大自然或生活情景中的審美意趣,并抓住其中自己感興趣的點與表現材料相結合,引導幼兒注重生活,在自然情境中培養幼兒的創新與創造能力。
3.注重過程,用激勵性評價讓幼兒認識到創新的價值
在美術活動中,我們可以采用趣味比賽的方式,激發幼兒的動力和創造性,讓幼兒在玩與學中獲得快樂和成就感。比如,教師可以將幼兒分成不同小組,設置闖關小游戲,激發幼兒學習和自主探索的興趣和熱情,從而提升幼兒的創新意識與創意表達能力。此外,我們還可以采用冒險的教育方式,鼓勵幼兒在美術活動中嘗試多種材料以及不同的繪畫技巧,引導幼兒更好地發揮自身的創造力,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需要注意的是,在活動過程中,教師的評價一定要及時,鼓勵幼兒將自己的想法大膽說出來。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幼兒的創新熱情,提高幼兒積極性,還可以展現幼兒求新求異的創新思維。教師借助豐富多彩的內容形式,可以讓幼兒享受到美術教育活動的樂趣。
可見:一方面幼兒美術教育活動中的“失敗”教育,可以有效激發幼兒的創新意識;另一方面,教師在引導幼兒進行自由創作的過程中,可以針對幼兒可能出現問題的環節,重點發掘幼兒的思維和潛力,鼓勵幼兒嘗試和自主創新,并給予幼兒持續性的關注和指導,從而真正有效地激發幼兒的創新意識,提高幼兒的創新表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