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京京 侯雪華 陳旭

【摘 要】目的 研究對牙列缺損患者應用口腔種植即刻修復的療效及牙周指數的影響。方法 選取2021年4月-2022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牙列缺損患者78例作為研究對象,應用簡單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觀察組,每組39例。對照組應用非即刻修復方案治療,觀察組應用口腔種植即刻修復治療,比較兩組口腔功能、咀嚼功能、牙周狀況。結果 觀察組言語功能、固定功能以及咀嚼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咀嚼效率及咀嚼測試吸光度值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菌斑、軟垢、牙齦出血指數以及牙周探針深度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牙列缺損患者接受口腔種植即刻修復治療的效果理想,可促進患者的口腔功能、咀嚼功能及牙周狀況改善,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口腔種植即刻修復;牙列缺損;牙周指數;口腔功能;咀嚼效率
中圖分類號:R78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49(2023)23-0120-04
Effect of Oral Implant Immediate Restoration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Dentition Defect and its Influence on Periodontal Index
WANG Jing-jing, HOU Xue-hua, CHEN Xu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Peoples Hospital of Dongtai, Dongtai 224200, Jiangsu,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oral implant immediate restorationon on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periodontal index of patients with dentition defect. Methods A total of 78 patients with dentition defect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21 to August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by simple random grouping method, with 39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non-oral implant immediate restoration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ral implant immediate restorationon. The oral function, masticatory function and periodontal statu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cores of speech function, fixation function and masticatory fun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masticatory efficiency and the absorbance value of masticatory tes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plaque, debris, gingival bleeding index and periodontal probe depth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oral implant immediate restorationon in patients with dentition defect is ideal, which can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oral function, masticatory function and periodontal status,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Oral implant immediate restorationon; Dentition defect; Periodontal index; Oral function; Masticatory efficiency
牙列缺損(dentition defect)即為牙齒在口腔中排列不齊或缺失的情況,該病癥的發生同遺傳因素、牙齒發育異常、牙齒損傷或其他口腔問題有關。牙列缺損不僅影響美觀,且可能導致咀嚼功能障礙、語言發音困難和口腔健康問題[1]。目前臨床主要為牙列缺損患者開展口腔修復治療,而常規口腔修復方案主要通過佩戴修復體的方式治療,雖然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但是效果欠佳[2]。近年來,伴隨醫療水平提升,口腔修復技術也取得顯著進步,口腔種植即刻修復技術被廣泛應用[3,4]。本研究旨在分析對牙列缺損患者應用口腔種植即刻修復治療的效果及對牙周指數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4月-2022年8月于東臺市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的牙列缺損患者78例作為研究對象,應用簡單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觀察組,每組39例。對照組男21例,女18例;年齡24~37歲,平均年齡(30.18±2.28)歲;牙列缺損原因:外傷18例,牙周病10例,齲齒拔除11例;缺牙時間5個月~7年,平均缺牙時間(4.03±0.26)年;牙列缺失位置:前磨牙區缺損31例,前牙區缺損8例。觀察組男24例,女15例;年齡26~42歲,平均年齡(30.25±2.33)歲;牙列缺損原因:外傷20例,牙周病11例,齲齒拔除8例;缺牙時間6個月~6年,平均缺牙時間(4.12±0.19)年;牙列缺失位置:前磨牙區缺損35例,前牙區缺損4例。兩組性別、年齡、牙列缺損原因、缺牙時間、牙列缺失位置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審批號:2021-046)。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同《口腔疾病診療常規》當中牙列缺損診斷標準所涉及相關內容相符者;無種植、矯正治療史者;口腔衛生狀況、牙周情況良好者;經口腔檢查確診,且同口腔修復治療指征相符者;意識狀態清醒,可積極配合治療者;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以往接受頜面部手術治療者;并發心腦血管疾病者;精神狀態、認知功能異常者;患有嚴重感染性疾病、血液疾病者;機體凝血功能異常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牙周基礎治療工作,為患者開展齦下刮治或牙周潔治工作。首先,囑患者反復含漱具備殺菌效用的含漱液,減少口腔中的病原微生物含量,并對牙列間殘留食物進行仔細清點。隨后,應用超聲波潔牙機開展潔牙工作。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落實潔治工作,將患者牙齒表面的菌斑、牙結石等徹底去除,取濃度為0.9%的氯化鈉溶液對牙周袋反復開展沖洗工作。接受齦下刮治工作患者,取刮治器徹底刮除牙周袋當中的牙石、菌斑,隨后應用氯化鈉溶液進行沖洗。
1.3.1對照組 應用非即刻修復治療:患者接受拔牙處理后3~6個月,于術區完成種植窩制備工作,取人工骨粉填入種植窩當中,結合其具體情況,取合適的種植體植入。完成術區沖洗工作,隨后關閉手術切口。囑患者治療后2 h內禁食禁水,治療后24 h內攝入軟食,于3個月后復查。
1.3.2觀察組 應用口腔種植即刻修復治療:首先,完成相關檢查工作,掌握患者牙槽骨相關信息,結合患者的牙周骨、牙槽骨等情況,開展翻瓣或不翻瓣微創拔牙處理,取濃度為0.9%的氯化鈉溶液實施反復沖洗工作,搔刮牙槽窩當中的肉芽組織,同時維持骨壁的完整性。根據XIVE種植體系完成種植窩制備工作,扭矩>35 Ncm,置入深度超出牙槽窩底3~5 mm,冠方低于牙槽嵴頂0.5 mm左右。取人工骨粉植入至種植體周圍,取海奧生物膜覆蓋于種植體表面,根據鄰牙大小、缺牙具體位置等種植基臺,取樹脂完成臨時冠制備處理,高度拋光其頸部,調整位置,保證無咬合接觸以后實施鄰牙粘固處理,手術后以漱口水漱口,同時使用抗生素開展抗感染治療。術后1周拆線,術后6個月復診,并將臨時冠拆除,開展植體全冠修復治療。
1.4 觀察指標
1.4.1口腔功能和咀嚼功能改善情況 于治療前和治療后1周,從言語功能、咀嚼能力、固定功能3方面評估患者口腔功能,評分范圍為0~10分,得分越高表示口腔功能改善越明顯。
1.4.2咀嚼功能 于治療前和治療后1周以稱重法(稱量咀嚼食物的重量、剩余食物殘渣重量)評定咀嚼效率,咀嚼效率=(咀嚼食物總量-剩余食物殘渣重量)/總量×100%,咀嚼過程中的吸光度值以590 nm波長測量。
1.4.3牙周狀況 于治療前和治療后1周評估患者的牙周情況,采用Likert 4級評分法評定軟垢、菌斑指數,評分范圍為0~3分,分數越高表示牙周附著菌斑和軟垢越多;以牙周探針測量牙齦出血指數,于牙齦緣下方1 mm位置插入探針,滑動探針并觀察牙齦出血情況,以0~5分評定,得分越高表示出血程度越嚴重;另以牙周探針測量牙周探針深度。
1.5 統計學方法 數據錄入SPSS 21.0統計學軟件中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口腔功能比較 兩組治療后言語功能評分、固定功能評分、咀嚼能力評分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言語功能評分、固定功能評分、咀嚼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咀嚼功能比較 兩組治療后咀嚼效率、咀嚼測試吸光度值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咀嚼效率、咀嚼測試吸光度值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牙周狀況比較 兩組治療后菌斑指數、軟垢指數、牙齦出血指數和牙周探診深度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菌斑指數、軟垢指數、牙齦出血指數和牙周探診深度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牙列缺損屬于口腔科臨床常見病,嚴重情況下可能對患者言語、咀嚼等功能產生影響,降低其形象美觀度以及生活質量[5,6]。近年來,該病癥的臨床發病率伴隨人們飲食結構、習慣的改變而顯著提高,盡早治療可避免患者出現進食困難表現,降低唇頰部內陷、舌體變大發生風險[7,8]。
口腔修復為目前臨床治療牙列缺損的常用措施,常規口腔修復治療雖可一定程度上恢復患者的咀嚼能力,但是患者所佩戴的修復體難以完全替代自然牙,咀嚼食物的難度較大,且咀嚼功能恢復效果較不理想[9,10]。除此之外,常規延期種植術的療程較長,患者發生牙槽骨吸收等并發癥的風險較高,可能對修復效果存在不良影響[11,12]。
口腔種植即刻修復治療為伴隨醫療水平提升而被廣泛應用的新型口腔修復治療技術,于患者缺損部位的牙槽窩中植入種植體,以粘結劑連結固定種植牙、患牙牙基,保證固位效果的同時,對牙基有保護作用,促使種植體同牙槽骨相融合,獲得修復牙列缺損的作用[13]。除此之外,為患者所用種植體的表面較為光滑,保證美觀度的同時,可降低食物嵌頓發生風險,改善咀嚼能力[14,15]。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言語功能評分、固定功能評分、咀嚼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咀嚼效率、咀嚼測試吸光度值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菌斑指數、軟垢指數、牙齦出血指數和牙周探診深度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口腔種植即刻修復治療牙列缺損的療效可觀,可改善患者的口腔、咀嚼功能以及牙周狀態。分析其原因,種植體即刻修復技術的外觀、功能結構均同天然牙列較為相似,且無需依賴鄰牙支持,對周圍牙齒的損傷較小[16]。此外,種植體可同周圍骨質形成較為牢固的嵌合,保證牙周附近組織同種植體相結合,減少細菌的侵入、菌斑附著等,降低炎癥發生風險[17,18]。加之即刻修復技術可以減少牙槽窩生理性吸收程度、骨組織喪失程度,降低牙槽骨吸收風險,維持牙槽嵴高度,為骨組織的生產預留足夠的空間,提供義齒穩固性[19,20]。
綜上所述,對牙列缺損患者開展口腔種植即刻修復治療的療效良好,可改善牙周健康,提升口腔功能和咀嚼功能,值得臨床應用。
[1] 田龍.即刻種植修復在上頜前部單牙牙列缺損患者中的臨床效果[J].基層醫學論壇,2022,26(26):10-12.
[2] 李偉,王美思,張鳳菊,等.口腔數字化種植即刻修復治療牙列缺損的效果及舒適度研究[J].醫學美學美容,2021,30(4):42-43.
[3] 熊亞茸,李穎,姚麗,等.牙周病導致牙列缺損/缺失老年患者種植固定修復臨床觀察[J].空軍醫學雜志,2021,37(3):248-250,265.
[4] 俞敏.人工種植牙修復時機對牙列缺損患者咀嚼功能及并發癥的影響[J].透析與人工器官,2021,32(4):43-44.
[5] 趙佳明,闞平平,張天宇,等.數字化預成臨時修復體TempShell在種植即刻修復中的應用[J].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2021,22(4):274-281,287.
[6] 方莉.拔牙后全瓷冠修復即刻植入傾斜種植體修復的遠期療效研究[J].黑龍江醫藥科學,2021,44(1):156-157,159.
[7] 趙瑩瓊.即刻種植法與常規種植法在治療牙列缺損病例中的應用對比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20,36(12):101,103.
[8] 陳振宇,潘穎菁.牙支持式3D打印種植導板在即刻種植中應用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科學,2020,10(12):232-235.
[9] 孫亮,楊苗苗,趙佳明,等.上前牙區即刻種植與早期種植術后軟硬組織變化的短期臨床觀察[J].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20,55(11):857-863.
[10] 徐雷,顧曉林,蔣丹.種植體規格對基于種植體支持的下頜Kennedy Ⅰ類可摘局部義齒修復效果的對比研究[J].中國美容醫學,2020,29(11):115-118.
[11] 張迎娣,沈敏華,趙懿,等.數字化種植手術導板在前牙區種植修復的臨床分析[J].中國美容醫學,2020,29(6):136-138.
[12] 孫傳鋒,鳳麟飛,江長軍.牙列缺損患者即刻種植失敗的危險因素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22,21(16):1781-1784.
[13] 楊乾.口腔正畸聯合種植修復治療錯牙合畸形伴牙列缺損的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22,17(11):77-79.
[14] 魏穎.對牙周炎所致牙列缺損患者進行牙周系統基礎治療和口腔種植修復術的效果探究[J].當代醫藥論叢,2019,17(6):70-71.
[15] 龐繼凱.探討口腔種植修復對牙周炎牙列缺損患者種植體質量的影響[J].中外醫療,2022,41(17):87-90.
[16] 毛勝男.口腔種植修復治療牙列缺損的效果及對患者語言功能和咀嚼功能的影響[J].當代醫學,2022,28(5):37-39.
[17] 劉佳.種植義齒連冠修復即刻負重臨床效果分析[J].世界復合醫學,2020,6(6):101-103.
[18] 張兵華,宋濤.口腔種植修復治療牙列缺損伴牙周炎對牙周指數及種植體存留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22,17(14):60-62.
[19] 馬峰.口腔種植牙修復牙列缺損的臨床分析[J].世界復合醫學,2022,8(9):148-151.
[20] 易文靜,張靜亞,孔文達.口腔正畸結合種植修復治療錯牙合畸形伴牙列缺損的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22,17(11):80-82.
編輯 周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