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



摘 要 為了掌握當地干旱災害特點,為抗旱工作提供參考依據,利用內蒙古蘇尼特右旗朱日和鎮1991—2022年的降水量觀測數據,通過計算降水量距平百分率的方法,對朱日和鎮干旱災害性天氣的特征進行了分析,并簡單介紹了干旱災害性天氣對當地農業生產的影響。數據顯示,1991—2022年,朱日和鎮氣象站年際降水距平百分率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其變化速率只有-0.022/10 a;1991—2022年,朱日和春季、夏季降水距平百分率呈現下降趨勢,變化速率分別是-0.048/10 a、-0.084/10 a;秋季、冬季降水距平百分率呈現上升趨勢,變化速率分別是0.140/10 a、0.195/10 a。當地應積極開展氣象為農服務工作,同時要不斷優化朱日和鎮生態環境,確保農牧業經濟健康、持續發展。
關鍵詞 干旱災害性天氣;農業生產;內蒙古蘇尼特右旗朱日和鎮
中圖分類號:S423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20.003
干旱是我國大多數地區發生概率較高的災害性天氣,造成的經濟損失也越發嚴重[1]。為了盡可能減輕干旱災害造成的損失,氣象人員均將其作為重要研究課題[2-3]。朱日和鎮隸屬于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地處蘇尼特右旗西南部,境內地形以低緩丘陵為主,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具備豐富的農牧業資源。但是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朱日和鎮的降水異常情況頻發,這使得區域干旱災害增多,農田、草場沙化現象越來越嚴重,給朱日和鎮的農業經濟發展帶來較大危害[4]。因此,本文對朱日和鎮干旱災害性天氣的特征及干旱對農業生產的影響進行探究,為有效防御干旱災害、減少干旱災害帶來的損失提供參考。
1 研究資料和方法
本文氣象資料來自朱日和氣象站,主要包括1991—2022年的降水量觀測數據。四季以常規標準劃分,即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為冬季。本文采用計算降水量距平百分率的方法來分析朱日和鎮干旱災害天氣特征,表1為適用于朱日和鎮的干旱等級標準[5]。
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指的是某時段的降水量與常年同期平均狀態的偏離程度,計算公式如(1)所示。
式中,Pa為降水量距平百分率,P為某時段降水量,P為多年平均同期降水量。
2 朱日和鎮干旱災害天氣特征
2.1 年變化特征
通過圖1不難看出,1991—2022年朱日和氣象站年際降水距平百分率表現為略微下降的趨勢,其變化傾向率是-0.022/10 a。在這32年間,朱日和鎮有13年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干旱災害天氣,占降水距平百分率總序列的40.63%。從各年份干旱發生程度來看,朱日和鎮干旱災害程度以輕旱和中旱為主。
2.2 季節變化特征
通過圖2(a)和(b)可以了解到,1991—2022年,朱日和鎮春季、夏季降水距平百分率表現出逐漸下降的規律,變化速率分別是-0.048/10 a、-0.084/10 a;通過圖2(c)和(d)可知,秋季、冬季降水距平百分率逐漸上升,變化速率分別是0.140/10 a、0.195/10 a。
1991—2022年,朱日和鎮有11個年份的春季出現了干旱災害,占總降水距平序列的34.38%;有10個年份的夏季發生了干旱災害,占該地總降水距平序列的31.25%;有14個年份的秋季出現了干旱災害,占該地總降水距平序列的43.75%;有11個年份的冬季出現了干旱災害天氣,占該地總降水距平序列的34.38%。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發現,朱日和鎮4個季節均會發生干旱災害,各季節中發生干旱災害概率最大的季節是秋季,其他3個季節相差不大。朱日和鎮少數年份甚至還會發生季節連旱,如1992年出現秋冬季節連旱;1994年出現春夏季節連旱;2020年、2022年均出現春、夏、秋3季連旱。
3 干旱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1)干旱災害會對朱日和鎮的生態環境造成較大的破壞,使得土壤、空氣的濕度持續下降,還會導致沙塵、高溫等災害性天氣增加,使得當地草原、農田嚴重沙化,從而影響朱日和鎮農牧民的正常生產生活。2)干旱容易導致作物缺水,影響作物產量和品質。3)干旱災害導致草原植被變得越來越稀疏,使牧草生長不良,影響畜牧業的安全生產。特別是在牧草生長旺季,一旦降水量偏少或出現嚴重干旱,就會使得牧草枯黃,對牧業生產產生不利影響。
例如,1991年7、8月降水量比歷年偏少87.1 mm,氣溫偏高2.3 ℃,7—8月未出現一次透雨,干旱嚴重情況一直持續,導致牧草干枯。年度氣溫偏高,降水偏少,尤其是牧草生長關鍵時期嚴重干旱,極不利于牧草生長,影響畜牧業發展。2001年3—5月降水量14.7 mm,多次出現較強風沙天氣,環境極不利于牧草生長;6—9月降水量與歷年同期相比偏少,加上氣溫高、蒸發量大,牧草生長受到影響,屬于干旱季節。2009年6月下旬至秋末干旱嚴重、出現高溫極端天氣,牧草長勢較差,影響了生態的恢復。2017年總降水量比歷年平均降水量少40.4 mm,本年度春季降水量稀少,土壤墑情不好,牧草返青晚于往年,其中牧草生長的關鍵期7—8月出現嚴重干旱、高溫極端天氣,不利于草木返青生長,牧草長勢很差。
針對干旱災害,應密切關注天氣變化趨勢,認真監測分析植被生長狀況,及時向農牧主管部門報送牧草生態氣象相關數據,積極做好地面人工增雨(雪)準備,抓住有利時機,增強人工增雨(雪)抗旱作業的效果。此外,要加大植樹種草力度,保護當地生態環境,減輕干旱災害危害。
4 結論
1)1991—2022年,朱日和鎮氣象站年際降水距平百分率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其變化速率只有-0.022/10 a。這32年中,朱日和鎮有13個年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干旱災害天氣,占降水距平百分率總序列的40.63%。
2)1991—2022年,朱日和春季、夏季降水距平百分率呈現下降趨勢,變化速率分別是-0.048/10 a、-0.084/10 a;秋季、冬季降水距平百分率呈現上升趨勢,變化速率分別是0.140/10 a、0.195/10 a。朱日和鎮春、夏、秋、冬4個季節均會發生干旱災害,各季節中發生干旱災害天氣概率最大的季節是秋季,少數年份會發生季節連旱。
3)干旱會導致朱日和鎮農業生態環境惡化,影響農牧業安全生產。為了有效減輕干旱災害天氣對朱日和鎮農業生產帶來的危害,當地應積極開展氣象為農服務工作,同時要不斷優化朱日和鎮生態環境,確保農牧業經濟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葛增平.錫林郭勒盟地區干旱原因與指標探究[J].南方農業,2018,12(20):151-152.
[2] 張國祥.天祝牧區干旱防治對策與措施[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3(12):73-74.
[3] 苗志華,侯球峰,張靜靜,等.文成縣夏季高溫干旱特征及其對農牧業的影響[J].現代農業科技,2009(17):290-291.
[4] 張曉華,高云,祁悅,等.IPPC第五次評估報告第一工作組主要結論對《聯合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進程的影響分析[J].氣候變化研究進展,2014,10(1):14-19.
[5] 王瑩.海拉爾區干旱特征統計分析及對農業的影響[J].農村實用技術,2020(6):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