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建青
今年是濟南解放75周年。提起濟南戰役,我們會想到戰斗與犧牲,會想到接管與紀律,等等。其實關于濟南戰役,還有一個份量不輕的關鍵詞——調查研究,在濟南市檔案館保存著濟南戰役前調查研究相關的一些珍貴檔案。
開展敵情和濟南各方面情況調查,是解放和接管濟南的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根據華東局的指示,濟南市委情報部和國軍部于1948年2月便開始了對濟南敵軍防御工事的調查。5月17日,濟南市委正式發出了《調查研究提綱》(包括《軍事調查提綱》和《政情調查提綱》)。隨后,又發出《軍事調查補充指示》《政情補充調查提綱》等。要求利用一切關系,采取各種形式,對濟南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情況進行全面的調查。

中共濟南市委1948年5月17日發出通知,要求深入調查敵人軍事政治情況
濟南市委和渤海工委、魯西工委分別成立了調查研究會,先后動員1000余名黨員和工作關系參與調查,采取派遣情報人員打入、利用市內地下黨員和工作關系、個別訪問和召開知情人座談會、設立國軍招待所向逃亡國民黨士兵了解情況等方法,對各方面情況進行周密偵察和調查。
在3個多月的調查中,濟南市委先后整理了《濟南市應行軍管監視及保護之機關廠店倉庫報社等調查》《濟南蔣匪各機關駐地及負責人調查》《濟南特務組織活動和電臺、監獄的調查》《濟南金融工商業調查》《濟南文化教育新聞事業概況》《濟南市社團調查》《濟南市反動道會門調查》《濟南官僚資本調查》及各種軍事情況調查幾十份,還繪制了各種地圖,分別報送華東局和華東野戰軍。
8月,華東局以青州建設研究會的名義,將各方面的調查情況,編印成了《濟南概況》,較為系統地介紹了濟南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教育和社會情況。9月初,又編印了《濟南概況補充調查》和《濟南人物調查》,為黨、政、軍各級領導干部和接管人員了解熟悉濟南、順利解放和接管濟南提供了重要依據。

以青州建設研究會名義編印的情報資料匯集
濟南解放后,1948年12月的《中共濟南市委秘密工作總結》中寫道:在解放濟南戰爭未打響前,為了便利作戰與接收工作,進行調查研究工作。對敵人防御體系、工事構筑、地形、水系、地質層等,經過兩個月的時間,進行詳細、完整、確實的調查。這個材料的調查,對作戰幫助很大,得到各個指揮員稱贊與滿意;解放后實地觀察與調查的材料一致。除軍事情況外,并對濟南市各種情況的調查,如政治、經濟、文化、黨派、社團、特務、社會名流等;在物質上,官僚資本、敵人財產、工廠、倉庫、公司、商店等進行了調查工作,對解放后的接收工作,準備下很大的便利條件,幫助入城后了解情況,決定工作方針政策上,有它的重要意義。
在稍后的中共濟南市委《解放濟南前后情報工作總結》中,對此進行了更為詳細的記載:這一工作的準備,在時間上,是自5月中旬開始,至7月底才初步完成了對敵人的軍事調查部分,至我軍行動的前數日,始結束了政治的、社會的、特務等材料調查工作。在人力的使用上,上自市委的負責同志,下至機關的伙夫、馬夫;上自主要的核心基本情報組織,下至秘交及一般情報線索,其中包括了60余歲的老太太、14歲的孩子,有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有一字不識的文盲。

中共濟南市委《解放濟南前后情報工作總結》首頁
該總結對開展調查研究工作的主要方式方法進行了歸納,主要包括組建調查研究會,科學統一分工;舉辦測繪訓練班,培訓關鍵技術骨干;召開各種座談調研會,面向方方面面的各種人員,全方位調查了解濟南城的情況,再加以相互對照,形成較為可靠的正確材料,再由可靠人員進行偵察確定;到逃亡蔣軍招待所,收集數百逃亡蔣軍口述,用泥土制造模型,再加以綜合研究;訪問機關來往的客人,既了解相關情況,也收集相關建議,等等。
該總結還列舉了調查研究中整理形成的主要材料:一是軍事方面的,主要包括工事方面的,共制成了各種圖表,總計百余種,共印發了200份,以供各作戰部隊及指揮機關的參考。軍隊及軍事設備方面的,主要是對濟敵戰斗序列之調查,共印發了50余冊,供上級機關及部隊的參考。二是政治方面的,第一期整理了社團調查,學校報館等調查,金融工商業調查,蔣匪機關及人員調查,官僚資本調查,濟南市區域概況調查,共6種各印發了50份。第二期整理了濟南市蔣匪各機關及學校、通訊社等分區調查及實行軍管之材料等調查,各印發了30余份。另外,還有特務材料調查、濟南概況、學校調查、工廠調查、鐵路局調查、濟南人物調查等。
1948年11月21日,中央充分肯定了濟南特別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副主任曾山關于接管濟南的經驗報告:關于接管濟南經驗的報告,已收閱,甚好,當轉發各局,供他們參考。曾山關于接管濟南經驗的報告中第二條經驗就是:接管城市,不僅預先要了解該城一切機關、學校、工廠及倉庫數量,并針對實際情況,分配接管干部,如能爭取舊經營人員交代式的接管,則更為上策。同時,接管干部更要緊隨攻城部隊前進,部隊進行到何街巷,接管人就在該地負責進行接管。

曾山關于接管濟南市的幾點經驗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