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杰
2023 年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5 周年。近年來,嘉興市人大發揮優勢、主動作為,推動打通發展堵點、聚攏創新要素、提升發展能級,為推進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2023 年9月8日,嘉興市人大常委會對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嘉善)水利工程建設情況開展視察。
2023 年4 月26 日,嘉興市九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推進長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建設的決定》。決定開篇明義,號召全市各級機關部門和全市人民堅定不移把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作為推進高質量的首位戰略,在推進創新深化、改革攻堅、開放提升中實現新突破,以法治之力保障重要中心城市建設加快推進。
找準切入點,抓住關鍵點。今年上半年,嘉興市人大常委會聽取了嘉興市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市域總體城市設計等方案的匯報,提出意見建議,推動規劃與打造長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相銜接,以規劃引領城市搶占發展制高點;聽取重大交通項目建設投資情況的匯報,推動“大干交通、干大交通”,為打造長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提供堅實有力的交通支撐。
認真執行《關于深化長三角地區人大工作協作機制的協議》,參加長三角G60 科創走廊九城市人大工作交流會并簽署共建協議,高質量承辦第二屆長三角G60 科創走廊九城市人大工作交流會,倡議成立長三角G60 科創走廊九城市人大代表企業聯盟……在攜手高質量一體化的“大場景”中,嘉興市人大有為有位,不斷推動“藍圖規劃”變為“現實畫卷”。
2019 年11 月1 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正式揭牌,這片由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組成的2000 多平方公里的熱土,成為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
高質量推進示范區建設,離不開高水平法治護航。嘉興市人大主動參與長三角地方人大協同立法和政策銜接,緊密對接上海市、省人大區域協同立法工作計劃,加強示范區立法工作研究。

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綠色高質量發展,嘉興人大使命在肩。
2023 年7 月28 日,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批準通過《嘉興市西塘古鎮保護條例》。條例明確三省一市社會保障卡持卡人在西塘古鎮享有旅游、文化等有關便利服務,充分凸顯對示范區先行啟動區古鎮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利用,進一步擦亮一體化制度創新的底色。這也是嘉興市人大開展區域協同立法的一次有益探索。
綠色,是示范區發展的鮮明底色。示范區內河網密布、湖蕩縱橫,有47 個跨界水體。如何加強跨界水體聯保共治,做好“水”文章?位于示范區內的嘉善,使命在肩。
嘉善縣人大主動作為,堅持把監督重點聚焦生態文明領域,協助推進噴水織機專項整治,督促縣政府深入開展剿滅劣Ⅴ類水行動,就固廢污染防治“一法一條例”執法檢查審議意見落實情況開展全方位“回頭看”……唯實惟先,善作善成,嘉善縣人大交出了助推示范區綠色發展的高分答卷。
“浙滬共同打造了山塘美麗鄉村,各地游客日漸增多,建議兩地政府努力共創4A 級旅游景區。”
“建議加強制度保障,讓景區內兩地的商戶和居民更好實現增收。”
這是平湖市與上海金山區“浙滬毗鄰人大代表聯絡室”內代表接待群眾時的情景。2022 年9 月19 日,平湖市廣陳鎮人大與金山區廊下鎮人大跨行政區域人大特色基層單元——浙滬毗鄰人大代表聯絡室揭牌,成為兩地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
一體化讓嘉興與毗鄰城市的互聯互通更為密集,也為毗鄰線上做好人大工作提供了廣闊空間。
2019 年5 月,嘉善縣人大與青浦區人大、吳江區人大簽署長三角一體化人大合作框架協議,并確立人大常委會主任例會、辦公室主任例會等合作機制。嘉善西塘、姚莊兩鎮人大參與構建了環淀山湖戰略協同區域鎮(街道)人大互通聯動機制,確立了以“素質共提、問題共聽、矛盾共解、成果共享”為核心的四大合作任務。
2020 年,嘉興市秀洲區油車港鎮、王江涇鎮、塘匯街道,嘉善縣天凝鎮,吳江區盛澤鎮等五個鎮(街道)成立了“運河灣”區域人大工作聯盟,助推大運河沿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探索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2023 年4 月,在人大的推動下,桐鄉洲泉鎮、德清禹越鎮在兩地人大助推下,出臺跨界河道聯合治理的工作協議,共同探索跨界河道聯合巡河、聯合清淤工作機制,進一步推動兩鎮更好實現水生態環境的共建共治共享。
代表是推進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力量。近年來,嘉興市各級人大廣泛組織人大代表參與主題活動、專題視察,提出議案建議,積極助力長三角一體化建設。全市各級人大代表先后提出了《關于聚焦聚力加快建設G60 科創走廊,打造世界級創新軸、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強勁活躍增長軸的建議》《關于支持嘉興機場口岸開放,打造全球航空物流樞紐的建議》等意見建議200 余件。
嘉興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高玲慧表示,嘉興市各級人大將持續聚焦“一體化”“高質量”,立足人大職能,發揮制度優勢,為嘉興加快打造長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努力在推進共同富裕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作示范貢獻人大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