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召偉,宋金艷,潘銀玲
扶余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吉林扶余 131200
在我國養殖行業逐步發展的背景下,養殖規模日益壯大,使得牛羊布病出現的概率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養殖戶的經濟效益。牛羊布病的出現需要相關人員重點關注,即便我國已經明確了牛羊布病的防治方案,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治策略,可是在取得成效方面依舊不夠理想。所以為了促進養殖行業的健康運作,每一個研究人員都要重視牛羊布病的防治,分析布病防治潛在的問題,制定科學的應對策略,由此從根源上降低牛羊布病的出現率,推動養殖行業的現代化建設。
研究布病,即布氏桿菌病,此種疾病的傳播以布氏桿菌為主,布病是可以出現在人類身上或者牲畜身上的,在出現此種疾病的情況下,患病牛羊有著性欲降低的趨勢,處于孕期的牲畜很有可能流產,流產之前患病牛羊有著食欲不振和精神萎靡的現象,懷孕之后的4 個月是母畜流產易發階段,母牛羊面臨胎衣不下的威脅,甚至感染子宮內膜炎,不利于保障母畜受胎的安全性[1]。公畜會引發睪丸炎癥,使得其拱背,增加行走難度,降低公畜的采食量,身體日益消瘦,或者自身的配種能力有所削弱,沒有得到及時診治和干預的情況下,患病牛羊可能出現關節炎或者支氣管炎等癥狀。布病的傳染,通過飼料和羊水實現,另外消化道以及呼吸道也是傳播疾病的基本形式。對牛羊布病防治的問題進行分析,包含以下幾點。
諸多區域沒能及時建立牛羊疫病的檢疫體系,使得牛羊運輸期間為布病傳染提供了可能。未科學落實檢疫方案,工作者匱乏疫病防控意識,那么牛羊布病的防治工作受到一些因素影響,降低了布病的防治效果。針對養殖戶匱乏檢疫意識,部分區域尚未關注到動物檢疫補償金的提供,從某種層面上來講阻礙了布病檢疫工作的進行。并且一些牛羊養殖戶以農民為主,勢必會匱乏對于牛羊布病的防治意識,覺得牛羊布病的防治會影響到自己的經濟利益。養殖戶不愿意承擔一定的撲殺損失資金,而財政補助資金也不夠充分,那么養殖戶很有可能對布病防治的工作產生抵觸情緒,所以牛羊布病的防治出現了養殖戶不認真配合的問題,使得牛羊布病的防治項目落實受到影響。檢疫意識的匱乏,特別是體現在牧民身上,即便發現了些許問題,可是不能針對性采取解決問題的方式。另外販賣處于不良健康狀況的牲畜是十分常見的,降低了牛羊布病防治質量。
針對牛羊布病的防治,監測工作是不可忽視的項目,新時期下要把牛羊布病的防控工作落實,即便是養殖人員,也需要接受血清采樣調查。可是具體的實踐中,非職業人員實施血清采樣的現象比較普遍,影響著牛羊布病的監測效率。監測期間,相關人員應該對牛羊的生命周期進行統計,并不是僅僅記錄牛羊的產出期,不然會阻礙牛羊布病的監測成效。在免疫不到位的分析上,最近幾年,我國大多數的養殖戶都能夠意識到免疫的重要性,可是免疫的效果不強卻是比較常見的。養殖戶不能按時免疫、也不能按時補針,擅自調整疫苗的使用量,繼而出現了牛羊重復接受免疫的情況。養殖戶在免疫過程中給牛羊擅自運用抗生素,相關違規操作引出群體免疫效率不佳。
結合反芻動物的檢疫規程標準,發揮動物檢疫作用是牛羊布病防控的重要內容,可是不法商販沒有經過檢疫就隨意調運牛羊,對疑似患病牲畜轉移到交易市場進行出售。養殖戶采購牛羊時有著僥幸心理,沒有經過隔離和檢疫就把采購的牛羊和原有的牛羊混合飼養,繼而出現了牛羊布病的跨區域傳播。另外,牛羊布病的防控中存在著無害化處理不夠科學的問題,地方財政補助的資金比較少,養殖戶由于補助不夠,沒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對患病牛羊進行撲殺和無害化處理。或者養殖戶對疑似患有牛羊布病的牲畜信息隱瞞,擅自轉移牲畜,從而造成了牛羊布病的傳播和擴散。
要想防治牛羊布病,一方面要關注牛羊自身的疾病防治,另一方面要關注人類的疾病防治。針對牛羊,養殖戶可以利用弱毒疫苗實現口服免疫,口服期間要通過滅菌性生理鹽水全方位稀釋疫苗,不可以運用自來水或者礦泉水。弱毒疫苗結束后,盡可能在2 h 內飲用,冬季可以延長到6 h[2]。口服期間,保證每頭(只)牛羊都有一份疫苗,服用疫苗一個月之后,再次對牛羊進行為期一年的疫苗使用。服用弱毒疫苗的前后3 d,不可添加其他類型的抗生素。關注圈舍的消毒和清理,檢疫過程中應確保采購的牛羊經過隔離后達到飼養標準,后續開展疫苗注射等任務。配置消毒液要即刻使用,不然可能產生了抗藥性的問題,清理建設內的雜物,接下來落實消毒工作。
在布病防治上,養殖戶等相關人員要遠離牛羊的排泄物,一旦養殖戶和患病的牛羊進行接觸,要通過口服藥物的模式,避免疫病出現。可以選取鹽酸多西環素,服用周期定位在14 d。接觸的人員要意識到清潔的重要性,勤洗手與多通風,清除圈舍期間,盡量不要出現皮膚感染的問題。養殖戶等相關人員和牛羊接觸時,應佩戴口罩以及使用乳膠手套,定期開展圈舍的消毒任務,保持認真嚴謹的態度落實布病防護,體現布病防治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且人員不可以食用尚未熟透的肉類食品,不可以在養殖區域食用食物,杜絕布病傳染到人員身上。在此階段,完善牛羊布病的防治責任機制是存在重要意義的,政府管理單位要關注牛羊布病的防治,建立完整的防治目標責任制,督促養殖戶認真執行牛羊布病的防治。牛羊布病的出現會嚴重威脅到牛羊的身體健康,政府單位可以開展布病防治的講座,讓養殖戶意識到布病防控的責任和義務,從而提高養殖戶對牛羊布病防治工作的參與程度。
養殖戶進行牛羊的養殖,如果潛在布病的可能性,不管是對養殖戶來講,還是對牛羊來講,都會產生不好的影響。所以應定位不明防治目標,把和疾病存在相關聯的機制全方位落實,控制牛羊布病的出現和擴散。如果人員患上此種疾病,最大的可能是和患病牛羊接觸,此種疾病體現出反復發作的特點,所以相關部門要大力推廣和宣傳,加強養殖戶對布病防治的認知,讓養殖戶能夠形成疫病防治的重要意識,促進養殖戶獲取更多的養殖效益。之后是牛羊檢疫管理,牛羊布病的具體防治,相關人員應該重視監督和管理。在每年的4 ~8 月份,落實血液采樣任務,針對性劃分牛羊布病的檢測范圍。借助現代化的檢測技術,增強牛羊布病的防治治療,若有必要進行異地引種,需要對牛羊檢疫運輸期間細致管理,圍繞檢疫的基本標準和過程,精準化落實牛羊疫病的檢疫,使得安全性可以充分落實。若調運牛羊達到一個月的監督時間,出現異常情況,要把信息反饋給檢疫部門,在平時管理中關注牛羊疫病的監測,降低牛羊布病的傳播速度,保障養殖戶養殖的牛羊能夠健康生長。
牛羊布病的防治階段,政府應該大力發揮政策指導作用。政府要通過一定的機制,扶植牛羊疫病的防治項目,按照規范的標準開展針對性防控項目,特別是監督和免疫預防[3]。增加牛羊布病監測的補貼資金,在一定時間內消除養殖戶的不良情緒,讓養殖戶能夠積極配合牛羊布病的防治工作,促進牛羊疫病的規范化防治。并且增加牛羊撲殺的資金,給養殖戶提供保障利益的權利,避免養殖戶有經濟損失。規范化引導養殖戶的思想觀念,重視牛羊布病的防治,在防治期間投入積極向上的態度,真正落實牛羊布病的防治工作。另外政府還要進行檢疫監督,強調無害化處理和撲殺工作的重要性,調整資金比例,充分進行牛羊布病防治工作的預算處理,強化牛羊布病防治的綜合效率。
綜上所述,牛羊養殖的經營和管理,牛羊布病防治是比較重要的任務,在防治過程中,可以降低布病的出現率,避免養殖戶因此受到經濟損失。養殖行業的持續化管理,布病防治的重要性逐步凸顯出來,國家管理單位已經明確了布病防治的意義和價值,號召養殖戶和獸醫全方位配合布病防治任務,對布病防治的方針政策充分落實,由此精細化開展牛羊布病的防治項目,制定布病防治的關鍵點和結構體系,從多個維度上貫徹布病防治,最大化降低養殖戶的經濟損失。